
说理性散文




《忧国忧名者,还是多忧忧民吧 》
文/春风
题仙桃
悠悠沔水润仙桃,
缕缕和风柳舞绦。
碧宇摩天鳞地起,
玉虹浮浪鹤云高。
灵湖菡萏香鱼米,
湿地清泉壮蟹鳌。
遥望通衢车滚滚,
市廛凤翥乐陶陶。
注:沔水,即汉江。
仙桃:仙桃市,为湖北省直管市。
原名沔阳县。
玉虹,指仙桃汉江大桥。
多么美好的仙桃啊!然而总有人却要将仙桃这个名字抹煞,恢复曾经用过的沔阳。前几天,有朋友转发了一篇《还我沔阳》的文章给我,文章说要发动沔阳名人共同把沔阳找回来,甚至包括原沔阳划给了洪湖的地域一并要回。这些人真可谓是“忧国忧名”。
首先说,他要发动沔阳的名人们,不知道是些什么名人?我想仙桃籍的专家学者大概是不会干这等事的。为一个名字变去变来,根本就没多大意义。况且很多事折腾来折腾去,都与这些折腾者的利益有关。真正的名人,是绝对不会在此分羹的。
说到名人,这些年来也有些奇怪了。就我们认识的仙桃籍几位搞科研和学术研究的,他们是专家院士,其成果被世界认可。可在本地并没多少人知道他们。那名人是什么样的呢?名人大都是在报刊电台上露面的,并且可以肯定地说,越是搞点歪东西的名气就越大。如央视某节目主持人,曾经在给大学生演讲时说,如果你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是处女或处男,你就是一名不合格的大学生!他的这句把学生引向邪路的话,一下子让他的名字震惊中外。这类的名人在仙桃有几个呢?
要恢复沔阳称号的人说,从盘古开天地就有沔阳,不能废。真是这样吗?但通过考证,沔阳这个称号是从南朝开始的。开皇年间曾名复州。中国历史真正明确而完整地用干支纪年纪事是从共和元年开始的。至于盘古,三皇五帝尧舜禹等,都是传说中的事,根本没有某年某月的文字记载。如果有人说三皇五帝时就叫沔阳,那纯属说梦话。沔阳肯定是因沔水而得名。沔水,即今天的汉江,最早出现在诗经,也叫襄河。沔阳县这个名字也不仅仅是仙桃市曾经用过,陕西汉中历史上也有一个沔阳县,也叫过沔州。后来又叫沔县,前些年,因觉得沔字生僻,将沔县改为勉县。之所以叫沔阳,盖因其位置在沔水之北。仙桃这块地方,由于河流走势的变化,早在沔水之南了,已不是沔阳,而是沔阴了。如果我们现在还要为一个名不符实而早已被淘汰了的地名招魂,又有何意义呢?
古代诗文中出现沔字,那个时候还没有沔阳县这个名字。那是沔水。与沔阳县这个名字风马牛不相及。故不要弄错了,别以为周朝之前就有了沔阳县了。
地名变化是正常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在演进。如果都要死守老名字的话,北京是改为北平呢,还是改为燕京呢?
至若洪湖当初为什么要从沔阳分出去,自然是有道理的。江汉平原水乡,行政地域划分大多按水系,便于农业生产管理。故以东荆河为界划了洪湖。如果认为要其回归,那海南省还得重归广东,重庆市还得返回四川。可能吗?
有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得弄清分合的意义,这个分是分裂的分,而不是指划分行政区域。
再者沔阳已更名为仙桃有什么不好?仙桃是该市首脑机关所在地。仙桃这个名字也同样有很久的历史,据说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蕴含着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与已经名不符实的沔阳相比,更增添了几分绚丽色彩。何苦要仇视呢?更何况仙桃已形成氛围。这些年来,仙桃市没忘记利用仙桃二字做文章,曾经多次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使之更富有诗意和浪漫情怀。仙桃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栽种了很多的桃树,夏初之际,香喷喷的早熟桃子,就开始畅销全国。挂上名符其实的仙桃品牌,何其高雅!不仅如此,仙桃牌的大米十分畅销,搞得其它省的一些不法米商也冒用此品牌。真是天上仙境,人间仙桃!
沔阳,就让他成为历史吧。我曾经站在仙桃汉江大桥上,望着滔滔奔腾的沔水,不禁浮想联翩,更怀念起沔阳这个名字,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彩霞映碧空,玉露缀朱果,仙桃莹艳;
清风拂华宇,霓虹耀汉水,沔阳辉煌。
多么美好的仙桃啊,不就是那曾经辉煌过的沔阳吗?
仙桃也好,沔阳也罢,我真诚奉劝不要为这名字的事折腾了。这些年来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据说前些年某地为把县改为市,地方长官成立专班驻京找关系,送礼走后门。这些腐败现象难道还不应该遏止吗?还有必要为一个名字而折腾吗?
我劝“忧国忧名”者,还是多忧忧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