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供销社炒得很热,但很多解读的人并不了解供销社的历史和功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当时要实现工业化,只能实行统购统销,通过价格剪刀差,让农业支援工业,同时要加强农业基础,保证农业物资供应,供销社起到了城乡流通主渠道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产物的供销社逐步退出了县乡市场。但供销社的机构还在,原陕西省长白清才、省委副书记王侠曾先后担任过全国供销社的领导。现在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实力增强了,到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供销社就成为有力的助手。在新形势下重振供销社,发挥供销社流通网络的作用,帮助农民销售农副土特产品,保障农村物资供应,支持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
重振供销社不是恢复计划经济,不是要办社区大食堂,那是当年人民公社的功能,供销社不是社区组织,而是流通组织,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推共同富裕,不必过度炒作。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