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
丑牛
提起长沙橘子洲头,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涌上了心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每当读到这首词,常常对湘江产生一种浮想,从远古的风流人物到近代的革命先烈,都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赞歌。所以漫步湘江瞻仰伟人的情怀是我心仪已久的一件事。
10月下旬北京已枫叶如彤,秋色满园,然橘子洲头却绿草如茵,鲜花锦绣,满园黄澄澄的大柚子和挂满枝头的橘子着实可爱,园子里的月季花争相怒放,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让人不忍离步,可谓洲头尽染。

来到橘子洲头,一座巨大的毛泽东半身石雕像高高矗立于洲头。毛主席英俊的面容,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蓬松飘动的长发,高高的额头,秀美的剑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雄视天下,充分显示出他的非凡气质,再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精神风采。
雕像高达32米,长83米,宽41米,这恰好与毛泽东书写这首词〔沁园春.长沙〕时的年龄吻合,1925年的毛泽东是32岁。83岁逝世,从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到主席逝世正好41年。

走到橘子洲最前端,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指点江山”四个简洁的大字。为橘子洲的文化主题画龙点睛。
驻足洲头,极目四望:浓云重雾绕苍峰,碧山翠岭舞青龙,滔滔江水流不尽,百舸争流又一秋。
洲头的石阶从江面层层递增而上,直到洲头最高处。清澈的江水轻轻地拍打着石阶,发出轻柔的声音,似乎在向游人们讲述着橘子洲古往今来的故事……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涌现出著名诗人塘萍老师的诗篇《毛泽东颂》
从韶山农家走出东方之子
立橘子洲头倾吐报国之情
面对乱云飞渡
耳闻血雨腥风
一腔中华志几代炎黄梦
从此弃舍离亲割爱忍痛
从此聚镰刀斧头燃星星之火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凭借此文,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怀念和对党的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