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念奴娇.霜降(苏轼体)
层林霜染,草木凋、遥看斑斓秋色。雁阵携风,开七彩、游遍山川畦陌。豆野流金,高粱醉脸,揽胜新丰获。农夫含笑,将收香透新粒。
今望寥廓云天,又星稀月冷,寒侵相迫。落叶缤纷,摇落处、驱腐芳尘无迹。岁月更妆,何须留恨怨,实宜天择。青松如昨,峭寒无惧清碧。
2、
卜算子.秋收
寒露逢秋收,原野机声朗。飒爽晴空雁南飞,民众丰收享。
放眼望田场,欣悦怡情爽,又是丰年秋忙时,巧妇歌声亮。

周鸿飞院长点评:王成志老师的这两阙词俨然如两幅画卷,一幅秋色图,一幅秋收图,读珠玑文字,品秀美图画,喜悦之情弥漫开来。《念奴娇.霜降》描绘“层林尽染”的秋天自然风光,七彩斑斓,庄稼成熟,农民看在眼里,心里乐开了花,辛勤的锄禾之汗终于换来香透饱满的谷粒。作者仰观云天,深切感到“星稀月冷”,看着缤纷的落叶��� ,发出季节更替、时光流转的感慨,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细致敏锐地感觉到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在良性循环着,寒气袭人无所惧,缕缕芬芳驻心房。《卜算子.秋收》字字句句跳跃着欢欣鼓舞之情,田野里一片金黄,风吹谷穗香;高远晴空之上,大雁为避风寒向温暖的南方飞去;民众在忙碌的收割中,既收获了粮食,也收获了快乐,人逢盛世,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国泰民安,新农村里处处笑语喧,歌声扬,“巧妇”在辛勤的劳作中,甜美地想着美梦成真,愉快的歌儿就飘出了心窝。读者读后受到感染,感染着作者的无比喜悦之情,作者因农民之喜而喜,因农民之悦而悦!

3、
行香子.咏王蒙
《笑的风》主人公傅大成
(词林正韵第九部)晁补之体
笑语乘风,随笑扬波。农家子弟布衣蓑。勤修苦读,命运忧多。只求鸿立,有鸿志,若鸿河。
岁华更迭,雄关漫道,幸福寻找唱高歌。不辞努力,跃马挥戈。爱情沉重,人沉稳,去沉疴。
4、
菩萨蛮.致敬王蒙老师
连峰霞碧同欢舞,驰笺如马腾云举。书卷百秋存,青春万岁新。
路遥留隽句,激越竿头步。白发亦翩跹,艺涯美迹传。

周鸿飞点评:王成志老师的这两阙词,语言激情饱满,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扣人心弦。在《行香子一》中,通过对王蒙作品中主人公性格和生活境况的刻画,一个在逆境中不甘沉沦、勤学苦读的形象呼之欲出,“雄关漫道,幸福寻找唱高歌。”突显了主人公不畏坎坷人生的苦旅,发扬乐观主义精神,高歌猛进,寻寻觅觅,寻找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从主人公身上明显可以看到大作家王蒙先生的影子,主人公的曲折人生也是王蒙先生传奇人生的折射,读者读后受到鼓舞,受到激励。作者在《菩萨蛮一》里直抒胸臆,表达对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的崇敬之情,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是王蒙先生的代表作,充满正能量,不同时代读者阅读该小说,都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青春激情和青春力量,励志宝典,常读常新。而今王蒙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身处盛世新时代,激发出“青春的热情”,笔耕不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的一部部巨著在中华文化艺苑里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5、
喝火令.感秋雨
昨日逢秋雨,今晨遇晓霜。桂残枝败满庭殇。风到雨收云霁,遥看旅鸿翔。
断雁来孤旅,斯人去远方。寄愁多少怎能量。怕遇舟横,怕遇独陂塘,怕遇夜深萤火,好梦暂收藏。
点评:王成志老师的《喝火令.感秋雨》,面对秋雨,抒发感慨,字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表情达意,酣畅淋漓。内容自然连贯,如水到渠成。作者开门见山,首句用“逢秋雨”、“遇晓霜”烘托出寒凉的气候环境,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也不例外,在秋雨中看着“桂残枝败”,不禁触目伤怀,顿生惆怅。一句“风到雨收云霁”点明天气的变化,秋雨停了,天空转晴,抬头望晴空,见孤雁在飞翔。作者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想念起远方的亲人(友人),愁绪萦绕心头,三个“怕写”写出了作者无奈的心态,想写点文字倾诉情怀,可是千头万绪,理不出头绪,只好将“好梦”珍藏心底,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结语很妙,妙在欲语还休,妙在不言自明,这恰是语虽尽而韵无穷啊!
6、暗香.丹桂
(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姜夔体
暗香月帔。想秋风来聚,黄花堆积。丽影偎依,恋恋红尘暗香倚。举目桥头怅望,远不见、秋鸿随地。更堪怜,霜冷烟浓,寒雨独人醉。

桂子。夜怎寐。想过往续延,渺无声字。断肠梦里。犹记当时落花起。便是繁华凋减,褪不尽、残香霜洗。暂别离、长相忆,月魂难弃。
点评:王成志老师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词牌“暗香”和题目“丹桂”完美契合,丹桂天生含香,暗香浮动。词作句式和平仄韵律符合词牌的严格要求,语言大有南宋词人姜夔的风格,词工句丽,意象鲜明,干脆利落,含义隽永,韵味十足。传说中月中有桂树,衍生出“月中折桂”等祝福词语,作者开篇一句“暗香月帔。想秋风来聚,黄花堆积。”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低头看到秋风扫落��� 的黄叶满地堆积,抬头望月,月中桂树永不凋谢,犹如“月帔”,增加月亮的神韵和魅力,尘世和太空,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风的残酷无情,写出了片片黄叶对丹桂的依依不舍深情,无奈季节在交替,寒流在突袭,丹桂满树绚烂的叶子纷纷飘落,“繁华凋减”,“残香霜洗”,作者看到的是令人伤感的凄凉景象,带着惆怅的心情向桥头望去,已见不到鸿雁的身影,天暖时陪伴在我们生活中的这种小生灵已飞去南方,寻找避寒的栖息地,作者怅然若失,孤寂感顿时而生,发出了“霜冷烟浓,寒雨独人醉。”的感慨,大自然中有离别,我们生活中也有离别,作者写物而不滞于物,物中有情,情中寓物,面对眼前风华锐减的丹桂,回想起风华正茂时的丹桂,枝繁叶茂,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如今美景不在,只能在梦中浮现。读者读着词作,沉浸在作者的思路中,丹桂突然间幻化成人,幻化成风姿绰约的人,亦如作者生活中分别难相见的友人,徒留美好的回忆在心头!在作者眼里,丹桂已不单单是一种树,而是月亮的化身,秋风可以带走丹桂的年华,却撼动不了青春永驻的“月魂”,留得“月魂”在,丹桂还会重现生机。



王成志,濉溪县沈圩学校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淮北市作家协会理事,淮北市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濉溪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濉溪县诗联学会副会长、中华福苑诗词学会常务理事,2018年十大年度优秀诗人。获得第六届“中利杯”微文学大赛三等奖,“美丽烈山.南湖之声”杯征文大赛三等奖,“西散原创”“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提名奖。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教学闲暇之余,勤于笔耕,我手写我文,我手抒我心,不求轰轰烈烈,只求默默无闻。在《安徽青年报》《淮北日报》《淮北晨刊》《红杏报》及网络自媒体等发表教育新闻稿件及文学作品近80万字。

点评:
周鸿飞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