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与担当筑起社区防疫屏障
--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志愿者抗疫路上负重前行
文图/梁卫国、罗宙纶

“请大家排好队,先打开穗康码,然后扫码登记信息……”11月4日,羊城微风细雨,已略有寒意。值守在海珠区江南中街核酸检测点的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志愿者向街坊温馨提醒。
从10月26日开始,南国羊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祥和的生活。无情的病魔,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场捍卫生命和健康之战正在展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的街道冷清了下来,曾经川流不息的社区、商场按下了暂停键,街道社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考验。

海珠区政府立即启动新冠肺炎疫情Ⅳ级响应,实行静默管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一群人肩负责任、践行使命,尽全力做好静默管理期间社会秩序、生活保障等工作。他们就是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的志愿者,如今他们又是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管是与疫情的正面较量,还是助力防疫的默默奉献,大家团结战斗。协会领导班子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广东省人大代表、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理事长刘伟全,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协会秘书长赵广军,协会监事长赵晓光,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陆鹏毅等协会领导,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连夜发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寒夜中,他们"闻令而动"。赵广军同志更是每天一早来到工作室,直至晚上9时多才离开防疫一线。
当天晚上,协会发出紧急招募,号召志愿者尽快到达工作室集合,支援大规模防疫战。“不到半小时,协会就建起了近100人的紧急支援志愿者群。不到1小时,近30名的志愿者到场参与服务,不少志愿者连晚饭都没顾得及吃就来工作室报到了"协会有关领导感慨地说。
深耕志愿服务20多年,赵广军是党建引领融入南粤志愿服务的实践者和见证者。赵广军志愿服务总队是全囯首支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是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同时协会也被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地。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和广大群众,赵广军生命热线工作室成为志愿者们"网红打卡点",协会志愿者达三万七千多人。其中更多的大中小学的青少年积极融入志愿服务队伍中,他们是推动志愿服工作的主力军。志愿者们秉持“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生命挽救生命”的理念,为民众提供更为切实的服务,志愿服务已经在此蔚然成风。

“您好!我是广州疫情防控人员……”近日,广州市海珠区疫情突发,区委区政府紧急部署,群众积极响应,所有人都在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一群志愿者,手握电话,日夜以待,他们就是赵广军生命热线负责流调工作的志愿者。10月26日,协会接到海珠区紧急召集流调志愿者的任务后,志愿者们踊跃报名,义不容辞参加抗“疫”行动,以志愿服务为荣!
电话流调工作涉及面广、覆盖人数多、人员构成复杂。在协会工作室,志愿者们已经数不清自己打过多少个排查电话。收集、汇总、整理、推送,所有信息都要精准核实、精确排查、精细记录。在电话流调中与病毒“赛跑”,被挂电话是家常便饭,被误认为骗子会让她们感到委屈。“但当一个个电话号码终于变成一张张充实的数据表格,交给街道有关工作人员的那一刻,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一位志愿者阿姨说:“我们注重心理关爱,倾听封控管控区域群众的烦恼、痛苦和纠结,疏导他们的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提供简单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疫情期间情绪上的波动非常常见,我想让阳光照进人们心间。”
“后期流调电话内容较多,志愿者每人一班需要打超过200多通电话,任务量相当大。他们有的是退休教师、医生和群众,更多的是青年志愿者,他们担负起一名志愿者应尽的责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尽自己的力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志愿者晖姐说道。
据统计,这段时间里,共有100人次参加,打出流调电话约10000多个,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凸显出来,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赞扬。

志愿者们穿戴一身防疫服,坚守岗位,检查来往行人的健康码和行程码以及穗康码“请大家戴好口罩,间隔2米以上,扫码排队……”资深志愿者林小卫等已经熟练应战,她和志愿者们分布在秩序维护、入场测温、轮候分流、贴标登记等不同岗位上,确保各个环节顺畅有序,她居住的社区成为了管控区域,但不影响她的志愿服务工作。
工作中,共同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把守小区大门、在小区内进行巡防、在小区内外进行消杀、为居民配送物资、维持秩序、场内控制……这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广大志愿者们在忘我奋战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这轮疫情期间,在陆鹏毅总队长的带领下,赵广军志愿服务队有500多人参加了突击队,为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