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敬奉“天地國親師”
文/段文华
湖南城步苗乡,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堂屋正面墙中央安有家先牌位。人们在堂屋正墙神龛的上方,张贴着一张书写有“天地国亲师位”(民国以前为“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的红纸,红纸左、右两侧分别写上“×氏先祖”、“普同供奉”八个小字。红纸旁都配有专用对联,常书写的联语有:“天高地厚国恩远;祖德宗功师范长”、“祖德振千秋伟业;宗功启万代文明”、“祀祖宗必诚必敬;教儿孙曰读曰耕”等。家先牌正上方常书写“祖德流芳”或“光前裕后”四个大字。神龛正下方接近地面的位置,都安有“镇宅土地神位”,用半张红纸从上至下书写“镇宅土地神位”6个字,两旁分别书写“招财童子、进宝郎君”、“兴隆土地、旺相夫人”16个小字。土地神位两侧还配有“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等吉祥联句。更有不少民众在“镇宅土地神位”正上方贴上一个大“福”字,旁配“春康夏泰、秋吉冬祥”的联句,预示着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无论书写还是安置家先神龛,苗乡人民都把它当作一桩很庄严神圣的事情来对待,一是家先牌内容的书写要请书法功底好且门庭兴旺的先生来书写;二是要择吉日良辰叩请师傅宰杀雄鸡来安置。
特别是“天地国亲师位”6个字的书写是很有讲究的。这6个字要自上而下依次写在整张红纸的中间:“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且第三笔撇不能与第一横相连,含“人不顶天”之意;“地”要宽,即“地”字要写宽一些,不要过窄,且“土”“也”相连,含“地不离土”之意;“国”不开口,即“国”字的“□”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含“金瓯永固”之意,为统一体式,“国”要写成繁体的“國”;“亲”字要写成繁体的“親”,且“親不闭目”,即“親”右边的“見”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含“开目常见”之意;“师”要写成繁体的“師”字,且左边要少写一撇,写作“ ”,含“师不带刀、师无别意”之义,即老师为人师表,崇尚文明,堂堂正正地传道、授业、解惑;“位”字“亻”和“立”要相连,且书写者要坐着写,含“位不离人”之义。写完“位”后书写者要马上起立给主人送上诸如“五世其昌,家道兴旺;吉祥如意,兰桂腾芳”之类的好话。主人也要用“谢谢先生吉言”等客套话回谢书写者。懂礼仪的人家会给书写者敬茶敬烟,或递上一个事先备好的红包,以示感谢。
“天地国亲师位”短短6个字,字字含义深厚,若书写者不懂这些约定俗成的常识,是会贻笑大方的。
以前苗乡人民一般用红纸书写,除夕前一年一换。如今国强民裕,城乡巨变,物阜民康,有不少民众喜到招牌店定购制作工艺精美、豪华气派的成套家先牌回家悬挂,既方便又可长期使用。
城步苗乡,山川秀丽,民风淳朴,人民长期敬奉“天地国亲师”。“天地国(君)亲师位”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代表了一种人生信仰,成为稳定社会、安慰人际和健康身心的支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奉“天地国亲师”:天地造化我,国家护卫我,亲人养育我,老师教导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倾心信奉这个价值体系,围绕它建立了种种文化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历万世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天地国亲师位”在继承传统道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段文华,笔名乐耕斋主人、乐夫,生于1965年10月,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希望小学高级教师,原办公室主任,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协会理事、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城步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诗词楹联作品入编省内外报刊、书籍、网络微刊,有诗联作品获省内外等级奖,部分作品镌刻悬挂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