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的情缘
诗/顾国忠
一
三百里云台山,
矗立在黄海岸。
还是孩童时代,
我天天在溪云山游玩。
山上的每块大石,
都留下了我纯真的记忆,
山上的每一棵大树,
我都曾攀上树稍。
春季夏季,
吃罢樱桃吃桃杏;
到了秋天,
吃罢柿子吃板栗;
冬天到了,
满山遍野刨葛根;
富饶的大山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还清楚的记得:
从读初小到读高小,
翻山越岭到学校
翻山越岭,
一天四趟往还。
直到上中学,
住在新县娘娘庙里,
对面就是名闻中外的
孙猴子老家——花果仙山。
在学校呤听老师讲课,,
列举中国的名山大川;
我还没走出大山!
二
到了六十年代,
我穿上了草绿色军装,
离开了溪云山庄,
我从大山走来。
肩头扛着保卫祖国的大任,
还是带着大山青年的色彩。
纯朴丶坚毅丶豪迈!
回首自己走过的道道山路,
忘不了云台山给我的情爱。
我从大山走来,
军营还是大山所在。
战斗在太湖南走廊的群山峻岭,
夏熬酷暑,
冬战严寒。
一年四季,
风雨轮回心花盛开!
耳畔回响起
毛主席的谆谆教导;
深挖洞丶广积粮丶不称霸,
句句话语让我难以忘怀!
我是大山里走出的青年,
山里人的本色,
埋头苦干不畏艰难。
在那繁重的国防施工中,
农村的汉子不惜力,
完成任务挑重担。
由于我表现突出,
被评为学雷锋标兵,
学王杰模范!
入伍八个月,
就光荣的加入了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组织!
这是党组织的信任,
首长和战友的关爱!
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
我始终坚持着大山的豪迈!
三
七十年代,
我所在的部队,
千里拉练武当山。
执行着一项绝密任务;
“四0一” 工程大会战!
我又走进更大的山,
在冬暖夏凉的
武当山大峡谷里,
盛夏季节,
晚上入睡还要盖上毛毯。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胜地,
十里一庙五里庵。
在极度艰苦施工的空袭,
我还要到神秘的野人谷游玩。
有时还带着卫生员丶司号员,
到原始森林采摘”云雾草”
为战友亲人的疾病排忧解难。
这是大山的恩赐,
也是大山与人类的情缘!
注:( 云雾草是治疗气管炎的中草药),
四
峥嵘岁月不再细数,
大山是指引我回家的北斗
我从大山远走,
又回到生我养我的溪云山。
大山里有我悠悠的眷恋,
大山的故事永远充满我的情怀。
大山里有我深深的爱,
为了表现这份倾心的爱,
大力协助江庄村委会,
建起了中云地区
第一个自然生态观光园。
我把市区的诗词爱好者,
邀请到溪云山庄来,
七个年头,年年都来。
一个名不轻传的小山村,
竟然有三百首诗来朗诵她,
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也不多见也!
激情涌动的诗韵,
换醒了沉睡千万年的大山,
让溪云山庄,
唤发出勃勃生机。
这是文化的力量!
这是诗人的力量!
因为他她们的心中,
装着对大山浓浓的情怀!
作者简介:
顾国忠,笔名:溪云山人,男,汉族, 出生于1943年正月,祖籍,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街道。中共党员,军转干部,现已退休。退休后参加连云港市民俗协会任专家委员,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连云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文保会会员、中云溪云谷诗社社长等传统文化社团。近年来以诗歌创作为主。2019年纪念建国七十周年”祖国. 伟大的母亲”长诗,获江苏省退役军人诗词大赛三等奖。同年主编 《诗意溪云谷》诗集一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