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治民
惊闻李致荣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心中很难受,回想起昔日与李老师相处的岁月,有许多事情至今忘记不得。
一九六四年我从孙吉中毕业到闫景上高中,李老师也是刚从山大毕业分到闫景中学不久,代高三数学课。他穿着很朴素,戴一个老式有脸蓝色棉帽子,穿一双农家中式棉布鞋,个子不高,外形俨然一个有文化的农民。
以后时间长了,才知道李老师是荣河南李庄人,成份不好,家中弟兄面多,经济也不宽裕。
从高四班同学口中得知,李老师教学认真,讲得清楚,深受同学欢迎,他代的毕业班,高考成绩都很优秀。我们到高二李老师就代我们解析几何,果然名不虚传,李老师讲课能抓住重点难点,语言简炼,逻辑性强,深入浅出,听李老师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那时我爱好文科,但对李老师的课还是有兴趣的。
六六年文革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以后又产生了派性斗争,我和李老师都是红联,自然接触多了,对他也就了解得多了。以后的日子万荣武斗两派斗争步步升级,学校停不成,我们都回村接受再教育,这以后李老师的情况我不知道了,只听得传言说以后不久李老师也回他们村里学校了。
后来,我在大队搞清理阶级队伍去荣河裴庄一带外调,在李庄李老师家住了一晚上,李老师热情接待了我,并诉说了师生分别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我对李老师的坎坷的经历充满了同情。
匆匆一别,几十年再没见过李老师,退休我到运城空港北区看孙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又遇见了李老师。师生相见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他在康中住着,离我住的奥梅花园也很近,我们停上三天两天就在一起坐谈一次,谈的最多的还是闫景中学的事。杨岗校长、王鹤年等先师的情况都是从李老师那里知道的。他还给我介绍了也在康杰陪读的李立忠同学,我便找到几十年未见过面的老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李老师就成了我在运城交往最亲密的人了。只可惜两年后他孙子考上大学,他又搬回老康中了。远了就去得少了。特别是近一二年,新冠疫情时紧时松,行动受阻,与李老师几乎没有再见,心想疫情过后去老康中看望李老师,然而昨天传来不幸的消息,李老师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了。
因情况特殊我不能前去奔丧,只能在家悼念。
再见了,我的李老师,祝您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