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程占祥,男,1958年生,冠县人。幼爱文学,成好诗咏。1980年山东警察学院(原山东公安、警官学校)毕业到临清市公安局工作。历二十年刑警生涯,献毕生于警察事业,衔升一级警督。先后任刑警大队长、局副政委、局党委副书记兼副政委等职。2017年享受副县级待遇。系中国诗赋协会会员,山东省刑事科学学会会员,高级痕检工程师。任内多次立功受奖,并获颁优秀人民警察、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称号。发表诗赋、政论、纪实等著作千数篇。

2005年5月
今天春光灿烂,
一派生机。
久已期盼的聚会,
在天沐度假村开启。
面对老师、同学,
心底喷涌而出的,
是我对30年前的回忆——

那是火红的年代,
波澜壮阔,云涌风起,
1972年,
仍经历着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我们初中毕业时,
大部分高中校舍仍被往届生占据,
全县教室很少空余。
多数乡镇无法招纳新生,
大家不得不迎战考试,
金榜高中的我们只能是数十取一。

1973年的初春,
朔风仍送来丝丝寒意。
我们首次离村外出读书,
在荣耀和兴奋中,
跋涉十数公里。
一时间,冠州中部的兰沃高中,
那间50人的教室,
汇聚了拔翠三乡的优秀儿女。
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中,
开始攀登新知识的阶梯。
窗几明净,步伐整齐,
孜孜以求,发奋努力。
蓝天下的少年,第一次开阔了眼界,
沃土上的幼苗,在春风里焕发生机。

忆当年,
尺半宽的炕位,铺上了陈年的被褥,
两角钱的牙刷,刷去了儿时的尘迹;
干黑硬的窝窝头,滋养着青春少年的躯体。
两元多的助学金,是最贫困生可享的待遇。
但这都不影响我们,
学习知识的劲头和毅力。
匀速、加速、抛物、落体,
羟基、羧基、有机、无机......
我们在知识的大海中游弋。
教室里,操场上,
树荫下,菜田中,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曾记得,
夕阳下,我们沿碧野田埂散步,即景咏赋,
晨曦中,我们环校外小道锻炼,跑过万米;
壁报内,有我们创作的诗文,
街面上,有我们刷写的标语。
自编自导,演双簧、说相声,
培养艺术能力;
歌咏比赛,对口词、诗朗诵,
我们夺过第一。

也记得——
施肥种菜,学习农艺,
为补伙食,
我们把校园变成田园,使果蔬鲜美欲滴;
勤工俭学,养猪喂羊,
为筹饲料,
我们到已收获的薯田中再度寻觅......
我们学会了在奋斗中,欣赏自给。
最铭心——
自学马列,成立小组,
坚定信念,理想树立。
我们循着雷锋和王杰成长的脚步,
懂得了怎样奔向共产主义。
批林批孔,识儒明法,
尊重卑贱,高歌正气!
我们踏入守旧与变革博弈的长河,
夯实了弘扬国学的文史根基。
忘不了,
一次次,一批批,
开门办学,走向社会,
我们到梨园中剪枝学艺;
在高櫈上为梨花授粉,
在树丫间相伴蜂飞蝶戏......
还有那,
深入田间,实践磨砺,
我们在沃野中习学农机.......
绘制展板,我们入村助力忆苦教育,
村街规划,多处有我们踏勘的足迹。
又红又专是那时培养学生的要求,
能文能武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
两年半的时光呵,
使我们收获满满,
每个人都扎实了搏击风浪的能力......
1975年的夏天,
风和日丽。
我们毕业了!
大家泪满双腮,难舍依依,
不得不满目深情的别离。
我们忘不了同学间的友情,
更感恩老师的辛勤哺育。
那青春岁月,那美好时光,
将永远铭刻在每一名同学的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