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剧引出的伤心泪
心理咨询师手记连载(17)
作者 曹立萍
诵读 红雨橙
来访者:林林(化名),女,大学学历,企业高管。
30岁出头的林林在电话中自称自己婚姻幸福,与先生结婚以来一直相互理解尊重,从未红过脸,感情很好。俩人常常一起看韩剧。可是最近这三个月以来,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知为什么,总是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韩剧的影碟,不喜欢丈夫陪同。下班回家就一个人看开了,既不吃饭,也不睡觉,还不怎么搭理先生。并且总是喜欢看有关爱情悲剧题材的韩剧,每次都要流很多眼泪。而且过后还在伤心,烦恼。先生都发现她不大对劲了,叫她来看看心理医生。于是,她就来了。
在约定的时间,我们在咨询室见了面。她讲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个子不高,身材和长相都属一般,不丑不美的那种,衣着打扮较为中性。看过她的初访登记表,知道她的基本情况:已婚,大学文化,兴趣爱好广泛,在一个大型企业做技术工作。她对我说:曹老师,我以前有什么烦恼自己能找到原因,都可以自己处理掉,这次,不知为什么,我找不到原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来找你,主要想请你帮助我分析一下原因。我问她:以前你看韩剧的时候不会伤感流泪吗?她说也会流泪。我说是呀,很多人看了韩剧都会跟着流泪,我也会的,这很正常呀!她说:不正常。我以前看韩剧是很随意的看,不选什么剧本,看到人家悲伤也跟着悲伤,人家流泪也会跟着流泪,但那只是当时的感动,很快就过了。现在不一样,我会专门选一种类型的剧情来看,而且反复地看那个悲剧的结局。好像是有意让自己沉浸在那种情景中不想出来,一边看一边就不停的哭。先生叫我吃饭、睡觉我都不理睬。每天都要看到深夜,看到累了脸都不洗就睡了。我也知道这样不好,长期冷落了他,他会不满意,但是我完全是不由自主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末了,她还反复重申:她爱人对她很好的,她也是很爱他的。他们关系很好。我让她回想韩剧中的什么人物最让她难以控制眼泪,她说是男女主角。我再让她想看到男主角时会想起谁?她想了一阵,眼泪就出来了,告诉我她想起来的是高中时的一个男同学。然后她向我描述了这个男生的特征:一个外貌英俊,身材高大,很多女生都喜欢的男孩子,但是他似乎根本不在乎我的存在,从来都不看我一眼,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喜欢他。而且,他也不可能会喜欢我。中学毕业后,我们分别上了不同的大学,再也没有见面。十年后的一天,我突然在我家外面的花园里听到一个声音在问我的名字,我确定是他的声音。没有见到人,很快声音就消失了。这时,我已经结婚了。但我听其他同学说他是单身一人。后来就没有消息了。我说你都听到他的声音了,为什么没出来见他一面呢?她说不想见面,见了不会有什么意思。
我问林林:那现在想起他有什么感觉呢?
她说:想起他,我就感觉我和他就是韩剧中的男女主角,最终是没有结局的。说完,眼里又有了泪花。

我问她:如果当初,你向他表示了心意,会怎么样?他会接受你吗?
不会的,肯定不会,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你想,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他的成绩不怎么样,而他的长相出众,我却很一般。我们之间其实是不现实的。他不会喜欢我这种类型,但是我很喜欢他的形象。
我进一步问她:你感觉他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现实的初恋情人吗?还是更象一个梦中追求的偶像?
林林说:是的,我知道,他只是我梦中追求的一个偶像,但我无法释怀。
林林其实是一个内心充满了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女孩,尽管从理性上讲,她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人是不适合自己的,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是现在的丈夫,他能给自己一个踏实的安稳的家庭生活,能每天陪伴在自己身边,问寒问暖,关怀体贴,这是那个人不可能做到的。但丈夫太平淡了,没有那个人身上的那种特殊的魅力。林林心中的迷惑解开了,我和她自己都知道她为什么伤感了。可是这么多年的单恋情结,为什么现在才如此强烈地刺激她的反应呢?

最近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变化吗?我问她。
没有呀,生活如常,不同的就是我自己变了一个人。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突然出现一个警觉的表情,然后说要想想。
在自由联想的状态下,她谈起了她的大学学习,最后谈到她现在的工作。上中学时,我是文理兼优,我很喜欢文学,也喜欢自然科学,比较下来,我更喜欢文学艺术。本来我的文科成绩比理科好,但是上大学时我选择了理科的专业。因为我知道文科是可以自学的,而理科的数理化必须跟老师学。这样我跟着老师学理科,自修文科。我觉得我是一个知识面很广,很全面的人。她这样评述自己。大学毕业后,我来到这家国营的大型公司工作。由于我学的是理工科,所以我专业对口地做了技术工作。说实在的我更喜欢管理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不过我的专业技术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很快就当了部门经理,也就没有更多的想法。我的业务在公司是数得上的,我本以为我可以在这个方面深入钻研下去,搞出点成就的。但就在三个月前我被换了岗,也是一个技术岗位,属于后台维护。虽然还是经理,而且这个岗位也很重要。但我的感觉是我现在所做的离我的理想差距越来越远。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总之自从换了岗,我的工作热情一落千丈,每天应付了事,保证不出差错就行。下班就忙着回家,回家却什么事都不想做,只看电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废寝忘食地看韩剧。仿佛韩剧中的人物能给我一种同病相怜的慰藉。他们沉浸在愿望永远不能实现的痛苦中,我也是。
我试着去揣摸她的内心世界:你本来只是想通过看韩剧消遣消遣,释放一下情绪的,不料想工作中的失落情绪与韩剧相遇时却在心里勾起了潜伏多年的初恋情结以及它留给你的失落感。
是的。现在我突然发现,不仅在事业上,在感情上我同样是失落的,选择了现实的,放不下理想的,而离开了现实,我知道我将一无所有。我很清楚,我的理想与现实总是分离的。
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她:在你的个性中,既有追求浪漫色彩和理想主义的一面,又有现实主义的一面,而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没有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因此,你的理想与现实是分离的。你的理想总是空虚的,或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论婚姻还是工作都一样,现实虽然让你有安全感,却又似乎是不尽如人意的。你内心的冲突在于:你不想过没有浪漫色彩的现实生活,却又不敢挑战那有危险的浪漫理想。你痛苦并且不敢面对,只好躲进韩剧里哭泣。是这样的吗?她点头认可。我进一步分析林林的行为有两个方面的心理学意义:一是借看韩剧可以尽情哭泣的机会发泄悲愤情绪,二是可以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她在潜意识中并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对工作或婚姻的不圆满感。
林林认同我的分析。后来,我们谈到了许多人都有的偶像情结。我跟她谈了我的认识:其实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不是完美的,或多或少心里都有那么一点点缺憾。因而有人就会给自己找一个幻想中完美的偶像或者什么来弥补这个心理上的缺憾。既是偶像,那就注定只能把他作为一个美丽的梦幻保存在心灵深处,必要时,这个美丽的梦可以出现在心灵的图像上,让自己暂时离开平淡的现实在梦幻中浪漫一下再回来。人在梦幻与现实间巡回过后,也许会有更多接近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他(她)变得成熟和理性,理性则教人学会在现实的平淡中去寻找和发现更美好的东西,也使人获得更多快乐与幸福的感觉。这样,可以让一个人在享受了梦幻中瞬间的浪漫美丽之后,更加懂得珍惜现实的平淡人生。我们不能强求完美,但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理想。我们的理想在哪里呢?在梦幻中去寻找理想的结果当然就是一场空,在现实中去创造理想才有可能使人生更趋于完美。
曹老师,你说得对,我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那天我和林林谈了很多,谈得很投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尝试在现实中去寻找美好,发现浪漫,把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更理想的现实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这是我最后给她的建议。临走时林林对我说:曹老师,我想我不会再继续了,我会处理好那个梦幻的。这个看起来衣着很随意,外型很中性的女子,有着男性的刚强和理性,但理性深处却掩藏着女性特有的浪漫柔情。也许,这才是她的本来面目。我衷心的祝愿她在现实中找到她的更美丽的梦。
咨询后记
本案例中,来访者中学时代是一个文理皆优的学生,考大学时,更喜欢文科的她,却选择了读理工科。她的理由是数理化必须跟老师才能学好,而文科可以自学,如果选择了文科,就没有机会学理科了,而选择理科,文科却不会荒废。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一个现实的、理性的、完美的选择。而她的第二个重大选择是放弃了对梦中情人的初恋,与一个平淡无奇但是爱自己的男人结婚。这是她人生中又一个现实的、理性的选择。第三个重大选择则是工作,她再次接受了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而放弃了争取自己更喜欢的管理工作。当然经理的职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她的心理需要,使她仍能保持理性。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中现实主义与完美主义的色彩都十分浓厚,她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她总是十分理性地压抑着自己情感,去作她认为最现实合理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使她避免了婚姻与就业的风险,有一个看起来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人生。她始终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渴望过着平静而安稳的生活。可以说她是一个理性而智慧的女人。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潜伏着巨大的波动,那就是她潜意识中对理想和浪漫的渴望仍在内心时时产生冲动。但是由于她的理性十分强大,感性因此受到过度压抑,以至于自己都忘记了内心真实的需要。三个月前的岗位调动,也许是在无意中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使她内心潜伏着的冲动找到机会提醒她它们的存在。但是痛苦的她还在拼命压抑,不想让它们宣泄出来。原因就是她认为自己的对浪漫和理想的追求都是不现实的,或者说就是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威胁。她既不想脱离现实,又不愿放弃梦想,无法解决冲突的她只好躲在韩剧里哭泣。那样,谁也不会知道她在哭什么。防御过度的心理机制也使她痛苦不能自拔。咨询师在这当中做的工作只是帮她看清真实的自己,帮她认识到理想与现实并不是一定要发生冲突的。人对理想和浪漫的追求,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而且也只有在现实中找到理想和浪漫的人才会真正的获得幸福快乐。
作者 曹立萍

主播 红雨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