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不老,军魂永恒
文/陈光伟
我叫周显贵,现年66岁,系贵州省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人。我于1976年12月参军,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月退役,从军4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的记忆;拼搏的历程,挥洒出梦想的诗篇。现在戎装虽褪,军魂犹存,军人的责任和胆识永远在血液里流淌,在党的关辉百年之际,回忆起自己的故事,已是几十年的过往。
故事一: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康而战。
时间如梭,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42年。42年前的自卫还击战,好多人都已淡忘,淡忘了这场战争,淡忘了在战火中牺牲的军人,唯有那些真正经历了这场战争的人才无法抹去记忆中的硝烟。
战争太残酷,一直不想重提。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用笨拙的笔来客观地记录那场战争中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以此诠释正义,彰显忠诚,缅怀英烈。
42年前我荣幸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境外作战,虽说境外作战仅有短短的22天,在我一生中,参军入伍能有这样的经历已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和光荣。
1977年至1978年越南当局在前苏联支持下,有恃无恐,反华排华不断升级,在野蛮发动武装,侵略柬埔寨的同时,不断在我国边境地区进行武装挑衅和敌对行动,一再侵犯我国领土。他们在我国境内埋地雷、插竹签、挖陷阱、修工事,任意开枪开炮,杀我军民,毁我村寨,抢我财物,袭我火车,制造严重流血事件,罪行累累,馨竹难书。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我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保卫我国“四化”的伟大事业,保卫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奋起还击,保卫边疆,1979年2月17日清晨在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展开。我当年所在的11军33师97团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前往越南719高地,踏上了开往前线的征程。白天站岗,夜晚放哨,蚊虫叮咬,口干舌燥,大风大雨,我们生怕暴露目标,纹丝不动。克服山高、林密、雾大、河多、谷深、地形复杂、越方构筑的大量碉堡、暗堡和坑道工事等困难,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作战精神;虽然前线条件艰苦,战士们的斗志却饱满。
一天,我们接到部队首长的命令,我和我的战友前往越南攻打719高地。我们趴在战壕里面,突然炮弹一响,战场上炮火连天,空气中迷漫言无灰尘,盖满了整个战场上空。只见越南兵来势汹汹,战斗异常激烈。越南兵凭着优势,冒着炮火,不间断的组织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和战友们一次次打退越南兵的进攻。经常有战友被越南兵的试探性流弹击中,疼痛难忍,但受伤的战友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我们和越南兵打了七天七昼夜,在这七天七昼夜中,由于中越双方炮火的轰炸,不知不觉的紧张战火中,我的左手手肘被弹片炸伤。当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红着眼端起手中的冲锋枪毫不留情向越南兵射去,为死去的战友,也为祖国的边防。当我换弹夹时,一阵剧烈砖心的疼,眼前一黑,我就昏过去了。后来被战友们把我从炮火连天的前线抬下来,把我送进云南省曲靖市人民医院治疗20多天;由于手受伤严重,后又转入昆明市陆军医院治疗13天。治疗期间,部队领导很关心我们受伤人员。这些过程,都是我伤愈后,战友们告诉我的。
伤愈后,出院转回思茅地区军部学习半年。1980年1月退伍回家。有人问我, 你是受过伤的人,就这样回来了,为了什么?当有外敌侵略祖国时,为了祖国的平安,拒外敌国门之外,我毫不犹豫选择当兵。当兵就是革命,不怕流血牺牲;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康。当年,部队大熔炉教会我勇敢、正值、公派,对党忠诚。
故事二:为了不向命运低头而战
2013年在一家私营砖厂务工,由于操作失误,左手被打砖机砸伤,被工友们送往仁怀市人民医院治疗,当时市医院鉴定九级肢残。
有朋友问我,你为了保家卫国而负伤,你应该去找政府给你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就因为我保家卫国而负伤就去找政府给我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朋友,你把我想像成什么人?当年望着倒在我身边的战友,如今我是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而他们呢?他们可能有过五彩的梦想,他们的梦想都化作了五彩云霞升到了天空;他们也许有过小小的渴望,他们的小小渴望都化作了清风细雨轻轻随风飘逝。他们走了,走的一去不回头;可他们那倚闾守望的白发亲娘呢?他们那翘首等待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四十二个日月轮回,花开花谢,叶零人间。此时,我才深深地理解了深藏功名、默默生活的老战士张富清所说的一句话:“他们为了祖国牺牲了,而我有幸活着,又有什么功劳可与他们比呢?我虽然两次受伤,同样一只手,我在生活中确实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还能自食其力,不能因为我是有功之臣,而向政府伸手要各种好处!朋友,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而且也是一名军人。想着牺牲的战友,他们的英魂长久地守护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我这点伤算什么!这点困难又算什么!
故事三:为了家乡建设而战。
我时刻以军人服从天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先进模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的担当和奉献本色。
2020年我村坝区建设,坝区建设涉及面积大、农户多、时间紧,任务重。我是本村人熟悉地形、谁家田在哪儿、渠道该怎么建我都知道,我自告奋勇参与群工组,风里来雨里去,同村长、支书奔波坝区、做群众思想工作。一起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坝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我还参与村其他工作,比如小两口吵吵闹闹寻死寻活之类的事。农村工作时常要面对许多矛盾,更要及时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以及各种邻里纠纷,对村民的调解申请,做到不推诿、不拖延,第一时间和村长、支书到现场,及时了解情况,就事论事,就情讲情,不偏袒不徇私,公平公正地做出调解,调解结果总能让人满意。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兑现一个军人对家乡父老的承诺。
作为退役军人中的一员,我享受到了党给予的温暖,感受到无上荣光。我始终将“部队的军魂还在,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和老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作为人生信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军人的铮铮铁骨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忆里,战火连天,我的战友很多都牺牲了,而他们所向往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我继续替他们看着、守着、感受着,在安静的夜晚,我把祖国的变化和家乡变化一点点说给他们听,来祭奠埋骨他乡的忠魂。
作者简介:
陈光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2月出生于仁怀市茅坝镇茅坝社区居委会新街组。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仁怀市诗联书画研究会员。2000年开始创作,先后在仁怀市2019年第一届“劳动杯”诗词大赛成人组获优秀奖,仁怀市2020年第二届“劳动杯”诗词大赛成人组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