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检记事
相健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从外地一所中学调到本县文化局创作办公室,读读报纸,看看书本,写写文章,编编报刊就是工作,时常清闲无事,轻松自在。直到2016年冬天,这种状况才发生了显著变化。
先是严格上班考勤制度。点名用的是刷脸的那种考勤机,一天四刷脸,什么时间具体到某分某秒都记录在案,清晰可辩,一旦旷工、迟到或是早退超过规定要求都会被纪委通报,各项纪律逐渐严明起来。
后是参加全县扶贫攻坚之战。一趟一趟不耐其烦,前往20多公里外的玉山镇代庄村所包贫困户家中询问情况,采集信息,获取数据,核算收支,填表登记,形成材料,上报备案,逢年过节前去走访慰问,两年间跑了不下50趟。
紧接着又去青云镇埠上网格驻点,每周不少于一趟,两年间入村开会、办公超过百次之多。定向扶贫、网格驻点两项工作常常交替进行,否则完不成任务。
正当网格工作如期进行时,疫情突发,新冠来袭。于是,工作重点立即转移到疫情防控上面来。
接近三年了,疫情非但没被遏制住,反而卷土重来,四处蔓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此,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战疫。
防瘟战疫的重点之一是做核酸,通过检测来筛查新冠病毒传染源。只要是单位安排我去所包小区组织居民做核酸检测,我都是在清晨天刚蒙蒙亮,悄悄骑上电车,早早赶到小区物业办核酸检测点,与同事们一起,将各种防疫检测所需物品搬出来,在门口两侧台阶下摆上桌子、椅子、高凳和各种检测用具,支好太阳伞,待准备工作就绪后,匆匆吃点早餐再继续投入工作。县里安排来的护士们早已换上隔离防护衣,6点半一到,便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七点过后,我拿着事先录好音的喇叭,骑上电车,在各个楼前楼后的路上一边行驶一边播放:“各位业主,请抓紧时间下楼做核酸!”一遍遍播放,提醒、催促业主及其家人尽快下楼做核检,高亢响亮的声音在小区上空回荡,不绝于耳,远远就能听到,不少男女老少闻听之后纷纷下楼前来做核酸。
转完几圈后暂停播放,回到检测点上再维持秩序,要求每人间隔一米远的距离,再拿着酒精喷壶喷洒周围地面,进行消毒杀菌,以免细菌毒素传播。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再去转上几圈,重复一遍。
就这样,核酸检测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工作并不繁重,但重复繁琐,尤其是检测人员穿上宽大肥实的隔离衣坐在那里活动不便,一坐大半天,夏天捂得慌,常常累得腰酸背疼,手指僵硬。我呢,在外面转的时间久了,夜晚值班接连奔波,再加上清晨起得早,睡眠明显减少,早饭又匆匆忙忙吃不好,已明显感觉疲劳。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以后结束检测,这才一同收拾起各种物品,归类摆放,打扫“战场”,清除垃圾,然后各自撤离,满载疲惫而归,好多时候还要上单位处理应急工作,或是开会传达上级部署,回到家常常已过十二点了。
下午两点左右,还没歇过来呢,小区工作群里已发出此次应检未检人员名单,要求各包楼人员抓紧落实未在小区做核酸人士的检测情况。每次人数有多有少,最多时一幢楼竟然有二十七、八个之多,于是便尽快找出号码拨打电话,有的拒接,有的一直打不通,只好每等个十分钟八分钟再打,直到打通为止。
就这样逐个联系,查问实情,告知做核酸的重要性,催促其尽快去做;倘若已在别的地方做过了,便询问是在哪里做的,何时做的,以前有没有漏检,一经查实后便赶忙记录下来。往往由于一两个人不能及时接通电话,无法获悉核酸实情,只好将发布时间一拖再拖。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等到全部询问完毕填表上报时,往往已到五点多,有时竟到六点之后,自己要办的一些事情就这样被耽误了。我时常告诚自己,这就是工作,当下必须做的一项具体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决不能敷衍搪塞,应付了事,得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的健康安全负责,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万不能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细细想来,最忙不过这个月,从“十一”过后,疫情紧了,活儿更多了,需要经常不断地组织小区人员做核酸检测,有时值完白班值夜班,晚上7点去小区查验进入人员行程码、健康码,直到10点半才回,第二天早上6点到8点再接着值班。
尤其我所包的盛德御园西区27号楼,共50多户200余口,原本两人包一幢楼的,结果一个半月前同事调走了,只有我一人,不管什么都由我自己承担,核酸检测、追检催问、填表上报、发布消息、上传下达、解答业主疑问等项事宜,本来就繁杂琐碎,而今工作变得越发繁重了。
即便这样,我每天还是得找时间做《学习强国》答题,每天都在网上收听收看,始终按要求坚持学习。三年多来,成长总积分已接近5万分,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为此,忙得不可开交,难得清闲,外出采风的时间多次推迟,书法也无心思练了,乒乓球也不打了,钢琴也没时间弹了,就连微信都难得常看、常发了!原计划写的文章也未能如期进行。我常暗自思忖,我这个搞专业创作的早已变成业余的了,倒是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我的专业了,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大得多,在此可以不加夸张地说,当前工作比以往忙上十倍还要多。没想到正常上班工作没累着,却让当前疫情给拖累了!
从今年春节过后,有一段时间防疫工作松动,没那么忙了,而每当听说疫情又起,单位一声令下,我又是在第一时间冲上前,经常来去匆匆,早出晚归,忙碌不停,当成头等大事来办。无论是到小区组织人员做核酸,还是去守门执勤,也不管白天夜晚,风雨无阻,按时值班。我与文旅局全体参战人员一道,风雨同舟,协同作战,精诚团结,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谱写一首抗击疫情的壮丽诗篇。
如今的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刻,瘟疫不除,我还会这样继续下去的。我志向已定,壮心不已,只要有疫情存在,我就不会停止战斗,就会顽强不屈,持之以恒。心中始终会牢记一句话: 坚持就是胜利!
衷心期盼疫情早日退去,不用再做核酸,生活呈现常态,进出自由往返;祈愿天下无疫,铲除新冠,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2022.10.31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
相健,山东临沭人。曾任中学教师多年,后调入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创中心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在《临沂日报》《作家报》《当代文苑》《上海青年报》华艺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天涯社区、美篇、海外头条等各级报刊、电台、出版社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文作品300余篇(首),曾获第七届“校园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第四届“得雨杯”全国精短诗文大赛优秀奖。2003年加入山东青年作家协会,入编《山东作家词典》。与人合著诗集《去远方》和长篇小说《凸凹情愫》,现任临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简介:王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临沭文学》《山花》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