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牛肉面的精髓
外地的朋友听说我是从兰州来的,都会说起“兰州拉面”,然后附加一句:你们兰州的拉面虽然名气大,可是也不怎么好吃呀。仿佛兰州最有名的就是拉面了,很少有人知道兰州还有《读者》。
我能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去过兰州,既不了解兰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也不了解兰州人的生活习性。当然,也就更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兰州牛肉面了。
网上有许多关于外地人对兰州的认知,被人们编成了笑话。诸如:你们兰州是大沙漠吗?那里的人都是骑骆驼吗?
还是言归正传吧。“兰州拉面”在外地卖得不太好,其实是有原因的。在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兰州拉面”的招牌。我在很多地方都品尝过所谓的“兰州拉面”。说实话,这些拉面与兰州的牛肉面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完全就是两码事!

如果您要了解真正的兰州牛肉面,那就要脑补一下关于兰州牛肉面的知识了。
首先,只有外地人,才会把兰州牛肉面称作“拉面”,而本地人只会说牛肉面,或者牛大碗!如果你到了兰州,来到牛肉面馆,对开票的人说:“来一碗拉面。”他就会把你上下打量一番,因此可以判定你是从外地来的。
然后,你拿着小票,交给收票的师傅。师傅就会问你两个字:“啥的?”意思就是问你要哪种形态的面。
这里有一个小笑话:有个外地人来兰州吃牛肉面,递小票的时候,师傅问他要吃什么样的面,也就是说:“啥的?”
这外地人不懂其中奥妙,随口道:“你拉粗的我就吃粗的,你拉细的我就吃细的。”结果把里面的几个拉面师傅笑得前仰后合。这到底是哪个“拉”呢?

真正的兰州牛肉面,大抵分为如下几种形态:大宽,韭叶,二细,三细,还有“细的”和“毛细”。老兰州人有时候还会要一种很奇怪的面,叫做“荞麦棱子”。顾名思义,也就是呈三角形拉长的面。
真正的兰州牛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一清,指的是汤要清爽,不能浑浊,汤很重要,是用专门的秘方配料加上整鸡和牛棒骨等食材熬制出来的,汤好,面才好吃。
二白,指的是面,要把面和的很筋道、容易拉长,色泽要亮白。
三红,指的是辣椒红,这辣椒不是普通的红辣椒,而是把口感最合适的、晒干了的红辣椒打成碎末,先用等量或者超量的热油炝一下,再加上少许的芝麻。处理过的辣椒油呈暗红色,口感不是特别辣,闻起来格外香。
四绿,指的是新鲜蒜苗和香菜。
在兰州吃牛肉面,必须放醋和辣椒,不然味道就“不窜火了”。这可能跟地域习惯有关。有时候,在面馆还会经常听人说起四个字:肉蛋双飞。意思是,必须加上一份牛肉和一个煮熟的鸡蛋。

兰州人说话就是这种风格,简明扼要!
牛肉面是兰州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他们为此津津乐道,甚至上瘾。有些人每天不吃一碗牛肉面,心里就会感觉空落落的。
兰州的牛肉面馆,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一般只有早上和中午才营业。到了晚上,大多都关门休息,或者专门卖烧烤了。
在兰州生活的人都清楚,牛肉面,只要出了兰州市,哪怕到了周边的县市,也就变味、不正宗了,更别说到了外地了!所以,外地人只能做“兰州拉面”,而非“兰州牛肉面”了。
很多人都说,这可能跟黄河的水有关系吧?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