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576)一一提倡做老实人
作者:杨忠敏
老实人这个话题,也算是又古老又新颖的话题。说它老,是因为自人类有了社会意识,就关注到人是有类别等级的。说它新,因不同时代对老实人有不同理解和意会。

如时下,对老实人多少有点曲解和误解,或明或暗地有了贬意。现在说谁是老实人,多有调侃的味道。言下之意,却是说这人迂腐、木讷、固执、低能云云。对老实人的扭曲诬判,这不是老实人的悲哀和不幸,实是社会风气和风尚的低俗和堕落,是时代的病患和痛楚。
老实人的稀疏或绝迹,这是社会生态恶化的结果,也是人文环境最深重的危机。如果老实人也变得不老实,八面玲珑四面通风一味圆滑,那人情世故都会加速腐化,任何正义事业正经事情都会葬埋在这股社会风气的泥石流中。
《梁书》中记载着南北朝时著明经济学家明山宾卖牛一事。他年少时因家境困窘去变卖耕牛,成交后他告诉买主牛曾患过漏蹄病。买主一听,这病极易复发,就退出这桩买卖。后来明山宾入朝为官,担任博士一职,编纂《吉礼仪注》,系统介绍古今各种礼仪规则。一人完成二百卷煌煌巨著。时人阮孝绪称颂明山宾是做人做学问的"老实人”,明山宾堪称一代楷模。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厚重诚实的为人之道。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撰写的巜三槐堂铭》名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流传至今。就这短短十个字,揭示出人生家传的真谛,道出了福祉因由的缘起,指明了家国朝向的所在。
伟人一生都十分尊崇老实人。井冈山时期,在任命罗荣桓任职时,他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就因为他老实。并且说“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在延安时期,老人家对抗大学员讲: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老人家在重要时机重要岗位上任用人,都反复强调用老实人,他评价华国锋主席是“一个干实事的老实人”。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一个意大利记者问朱老总,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不是巜语录》?朱老总说:不是!是《识字课本》。老人家听到后说:“真是大老实人一个”。
老实人是人文环境中的瑰宝,因其稀有而珍贵,因其纯粹而高贵,因其忠诚而可贵。老实人有三个显著特征:守住底线。他明白做人做事的底线在哪儿,一生一世绝不碰撞,方寸之间构勒人生格局。天高有境,地大有涯,只把人生写在天地间;坚持主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不三不四。不颠三倒四,不随波逐流。达则不狂不骄,穷则不坠不堕;活出自己。本色本相做人,不做作、不打扮、不掩饰。本本顺顺做人,自自然然做事,活出自己的样子。
老实,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也是人立世的基础。在历史长河里,那些中流砥柱式的人物,无不站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