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自成
舞蹈艺术是情感的绚烂,梦中的彩虹,走进心灵的互动。以当地历史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对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言,当之是在为文化旅游凝神塑魂,而创作文艺精品和推出演绎更是文化旅游的“灵魂”。

提起渭源的文艺演出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向你讲述“北苑艺术学校”的校长“马导”,他以文艺演出和执导文艺教学磨砺出了自己闪亮的艺术人生,尤以艺术家和教育家的真情奉献声名迩耳。他以执着的追求和坚韧的毅力,满腔的热忱和对舞蹈艺术的挚爱,获得了无数荣誉的桂冠和精神奖项,他就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定西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马耕耘同志。

情若火云,染放小城。集文艺创作和执导、演出、教学于一身的舞蹈家情似火云,映透渭水一方。走进北苑艺术学校,办公室简架上奖牌和荣誉证书豁然重立垒放,奖项名次纷繁。厚重的地方文化是文艺创作的丰沛源泉,他的文艺创作以渭水一方的历史和风土民俗为根基,艺术人生释放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正能量”,蕴育累累硕果之时,培育着新苗茁壮成长。经“马导”创作、自己编排、亲自执导推出的文艺演出获得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10个,市级80多个,县级若干不可计数。
由“马导”自己担任主演演出的《采薇歌》《大禹导渭》为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2019年6月,《采薇歌》由县上筛选,参加了西部旅游推介会在四川重庆的演出,节目以其历史的拙朴和舞剧的优雅,主演者的气宇轩扬和形具神生完全打动折服了全场。受长江流域的高亢和巴蜀文化印染的渝州人有些不置可否,西北小县竟然有这般文化魅力和出神造化的演绎神韵。《采薇歌》后来获得了文化部全国“青艺节”定西赛区一等奖。少儿舞蹈《草原小骏马》荣获全国第五届校园艺术人才选拔赛一等奖,大型舞蹈《渭河吉祥鼓》参加甘肃省“首届民间民族艺术节”汇演中荣获三等奖,同时荣获编导奖,2016年创作编导红色经典舞蹈《映山红》荣获2016甘肃省电视台少儿春晚一等奖。并获中国舞蹈家协会198期舞蹈展演金奖。
艺术术人生育繁花,奉献社会结硕果。截止2021年,北苑艺术学校培养出舞蹈学员8000多名,考入本科以上院校的学生50多名,大中专院校学生80名,2021年辅导学生叶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曾前我对“马导”的事业不以为然,心里在想,“一个大男人,干什么不好,非要跳跳唱唱的,那种碗是“青春饭”,年轻的时候连跳带唱就过去了,这人“一辈子”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何苦要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从事舞蹈艺术事业,可不是“凭脸蛋”在“娱乐圈”轻轻松松“挣大钱”的“小鲜肉”,那么容易,每天还得练功唉!文艺创作、教学管理、编排执导,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真不敢想。通过工作间隙对他节目的耳濡目染,我砰动的“无眠了”。
一个将要六十岁的人在舞台上旋转、劈叉、跳跃,形神高亢而气宇轩昂,以这个年龄活跃在舞台上的男人不多,著名的舞蹈家黄豆豆比马导还小11岁,这不由使人怅然和追索。 “艺术家”扎根于舞台艺术的天地,成长于艺术的学校。1981-1984年他在定西戏曲学校学习和毕业,尔后进入我县秦剧团。现在的许多人年轻人不知道,新人入班首先是“跑龙套”,即使你有才艺,熬不上个三五九年的,没你的戏。“角们”休息时你就“吊嗓子”去吧!不过还好,他不时扮个“武生”。
“好男儿志在四方”。热血澎湃的青年1985年10月入伍兰州军区某通信总站,定西新兵新训“元旦”文艺联欢的机会里一次拔萃,在一片欢呼“喝彩”声中,他与我县汪志华被首长看好器重,送进兰州军区战斗舞歌团特培大半年,回来成了部队文艺的“台柱子”,部队的“红人”。当时正值“对越自卫还击战”进行当中,一台“血染的风采”的成功推出,省城兰州军地互动“军民情”,不知演了多少回。我和汪志华在一营三连,他在二营二连,我们同在一个大院。他俩可真是让战友们羡慕又嫉妒,热眼又光彩,他俩年轻时候的哪个“帅”和“豁眼”,男女战士们都争着跟他俩拍照,天南海北的战友们心跳眼热的开刷我们不会跳的,“你们渭源人“能的很”,也有不会跳的。”
复员后他成了文化馆的文艺专干,县上组织团体文艺演出热乎的年代,不甘人后的县电力公司撬动公关,上下使劲,挖他到电力公司专门执导文艺演出。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提升,全社会开始重视少儿综合素质的培养,钟情少儿文艺素质培养的家长央求马耕耘利用节假日代培他(她)们的孩子,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意识在渭源由此趋于成熟,这时他已经没有了“分身术”。他挚爱的是舞台,更欣喜培育艺术新苗。
“艺无止境”。他要从事艺术教学,学校承担演出任务,自身和学校必须提升达标“上台阶”。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又成了艺术进修和教学理论提升的一名“大龄学生”,他远赴北京艺术院校学习舞蹈创作和艺术教学专业。花费高额听取名家授课讲座。几年下来如愿以偿,他的“北苑艺术学校”由县民政局批准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渭源教育局颁发校外艺术机构,市教育局评定他的艺术学校为“四星级”学校,被中国舞协命名为会员单位,中国舞考基点定西市文联创作基地,北京欧美思教育集团单位,一连串的冠名让人目不暇接。
战友“马导”的艺术成就和事业发展,让人浮想联翩,意悠满怀。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演绎蕴育千秋,是国人追溯中的徜徉,亦为世界的感慷!一台高水准的力作精品,可掀起国人情感的碧波海涛,收获不可想象的轰动。我们甘肃由最初的一台《丝路花雨》的演出,不仅震惊了国人,更是轰动了世界。从1979年迄今为止四十多年里演出3000多场,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此剧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的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舞台台艺术蕴育千秋,演艺创造不朽辉煌。一部《大宋千古情》推出的二十多年里,演出20000多场,与拉斯维加斯的 O 秀、巴黎红磨坊并称世界三大名秀。这台由杭州精心打造的古典舞剧开创了我国传统舞蹈的世界之最。笔者早年旅游华西五市,有幸在杭州观看了这台演出,演绎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民族“自尊性”的昂扬不可估量。舞台引领观众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徜徉于大宋的绚丽与繁华,这台剧目以不朽神奇,托升给人们心灵的是飞翔的羽翼和梦寐的霓裳。有些人到杭州甚至不是为了旅游,而是慕名领略演艺精品的神韵和不朽经典的感慷。春晚一幕《唐宫夜宴》河南似乎一下子变得优柔婉约,心旌炽烈的国人和仰慕民族文化的旅游者再次“完爆”了河南。 渭河源头的历史传说不光有“伯夷叔齐”和“大禹导渭”,还有很多重大历史题材,诸如秦始皇出巡巡查长城,下榻就寝既成“秦王寺”。唐玄奘西去到无影山喇嘛寺投递佛教关文,十多年取经返回,印度送经的48匹良马中的一批白色玉马,病死寺下沟,寺主念其马托经有功,将马藏于寺内,随改寺名为“马藏寺”。明大臣郭节随建文帝朱允炆一行避“靖难之役”,至秀峰岩隐居削发为僧,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自称“五竹僧”,寺因此得名,较多的历史题材是创作演艺的丰富素材。如果把重点优秀情节整理融合成为一台剧目,花“大力气”,以“高水准”的创作、导演、执导排练,运作实时择机推出,“跨省”演出赢取更大的推展空间,助力“渭源旅游”或许会迎来不可想象的效应。
定西市唯一的中国舞蹈家,中国舞蹈大师研究会会员,定西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渭源县文联副主席,各种头衔真可谓实质名归。艺术人生在梦寐的向往里飞越穿行,实现着个人社会价值的同时,可为生他养他的故乡揽回天边的云霞,为“盛世中国”捧上战士心中的壮美。 叹服由感佩而生,怅然以抒怀而荡漾。渭源县庆祝建党百年“七一”两场大型文艺演出,由“马导”担任总导演。单位发票观看演出票5张,我是当仁不让。一出《映山红》以“井冈山”傲放的杜鹃红为背景,剧情突出革命理想信念,升华红色文化意蕴,由他创作执导和亲自担任主演。观后我心绪如潮,执拗的认为只有军人的导演才能推出军旅题材的文艺精品。战士的心灵息息相通,清明前夕参观苏维埃纪念馆后我顿感心血飞张,“二月清明俏争春,情飞井岗杜鹃红,故国多娇怀殊远,怅然苍穹呕鸣声”。8月份两次深度采访舞蹈家马耕耘同志,竟然由于工作太忙,没有写出心中的怅然和释怀,国庆在即,索性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快完稿。 金色十月,灿烂的神州傲放着“盛世中国”的自信和最美的笑容。舞蹈家“马导”首先是一个战士,战士自有战士的心灵和品格。他以坚韧的秉性情耕沃土,舞蹈作品深植渭水一方,培育着一方文艺繁荣的同时,深重的民族情节,满怀捧出的是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弘扬“主旋律”,文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
作者简介:侯自成,甘肃渭源县应急管理局一般职工,微信号枫叶林,喜欢阅读文艺作品,也爱写作,有通讯报道和评述,以及散文散于《定西日报》和其它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