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指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报告中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报告中强调,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报告指出,我们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我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坚持全民国防。
军事,即军队事务,古称军务,是与一个国家及政权的国防之武装力量有关的学问及事务,是与战争、军队、军人等有关事务的总称。一般来讲,“军事”仅指武装力量内部,以军队为主,直接有关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的事项。
而“国防”是包括行政机关领导和管理的征兵、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以及武装力量军事活动在内的一个综合性国家防务系统工程。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
人民防空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相结合,组成国家三位一体的国土防空体系。要地防空是指为保卫国家重要地区或目标安全而组织的区域性的防空。野战防空是指军队在野战条件下进行有组织的防空斗争。
三者相辅相成,同为国家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战时防空、保存实力和战争潜力的任务。
“人防”即人民防空的简称,人防职能的着眼点在于战时人民群众的防护,应对战争灾害。从一定意义上讲,人防属于被动型防护,战时主要采取“鸣、走、藏、消”等手段防敌空袭。
“民防”是民众防护的简称,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与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它包括对战争空袭的防护、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
民防职能的着眼点不仅限于战时防空,还具有平时防灾救灾的双重属性。民防在处理非战争灾害中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主要采取强化预防措施,把灾害或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减轻灾害损失,实现灾后重建。
人防和民防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无论是人防还是民防,都是由空袭与防空袭发展而来的。从应对战争灾害角度讲,两者的职能是一致的。
全民国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筹划举行一系列重大庆祝纪念活动,极大提振了党心军心民心,全民国防意识不断增强,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在实施全民国防教育行动中,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六进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