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望志愿者在长白岛湿地公园捡拾垃圾二三事
东北区:王敏 马永波 报道
美丽的吉林市三面环山,松花江绕市区蜿蜒而过。霜降时节,松花江上,漫江碧透;长白岛上,层林尽染;鸣飞湖里,成群的野鸭在徜徉嬉戏。为了净化松花江两岸的环境,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免遭破坏,保护松花江水质不受污染,志愿者在行动。
2022年11月1日,东望志愿者吉林吉林船营欣安、鑫春、昌邑慈恩3个课堂及巡网、机动、共享、新闻共25人,继续到昌邑区兴华街道长白岛湿地公园清理垃圾。
上午8点30分,志愿者们在长白岛湿地公园里刻着“美丽河湖”石碑的小广场上集合。他们首先在湖边拉好“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等环保条幅,并且打着“河湖卫士”旗帜,用来宣传环保之用。接着,他们分成三个小队,立即分头行动起来。有的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树林中的落叶,有的在湖边、江边小树林里捡拾各种垃圾。深秋时节,树叶落的很多,他们用大扫帚把树叶攒成一堆一堆的,然后由垃圾车集中统一拉走。树林里、草丛中、湖边的滩涂上,江岸边上,有烟头、烟盒、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各种垃圾。他们仔细地搜寻着,认真地捡拾着,不遗露一片垃圾。在鸣飞湖的滩涂上,有的塑料袋和泡沫盒等垃圾陷进了淤泥里,有位志愿者穿着水靴站在淤泥中,用夹子往外拽,有的垃圾太大,埋得深,夹子受力面积小也不好使了,干脆就弯下腰直接用双手使劲往外拔。搞不好就弄一身水和泥或者是路湿滑摔倒,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从不叫苦,也不报怨。
这时,有两位爱心人士送来了喂食野鸭的粮食,请他们帮着施食,他们欣然接受。深秋时节,天虽然很冷,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是火热的。三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志愿者们不怕苦和累,更不嫌脏,始终坚持美化环境、守护松花江的义举,不仅得到了江城市民的认可尊重与称赞,而且也引起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和吉林省水利局的关注。今天,吉林省水利局委托吉林日报社记者来现场跟踪采访报道。
上午9点30分,吉林日报社陈记者在市水利局的一位同志陪同下,如约来到了长白岛湿地公园。记者对劳动场景,尤其是对清垃圾,守护松花江发起人、组织者志愿者门志英以及她与长白岛护鸟人“河湖卫士”任建国的密切合作等进行了详细地跟踪拍摄报道。志愿者门志英深情地说:“三年多来,为了保护松花江两岸的环境,我们东望志愿者服务队捡拾垃圾保守估计几十吨……” “每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志愿者就出现了……”任建国如是说。为了大力弘扬志愿者守护松花江的善行,以唤起更多市民爱护环境,人人争做“河湖卫士”的局面,记者还用无人机对志愿者的军训等场景进行了空中航拍。
送走了记者和水利局的领导,志愿者各部门的负责人在现场对今天的义工活动及时进行了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以便在下一次义工活动及时改正。
志愿者们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不计任何回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践行党中央提出的“两山理论”,为了守护母亲河松花江,为了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而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带动百姓,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