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究竟有没有意义?
作者——祥
这些年全网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是:既然所有的生命最终都要死亡,那人这一生如此辛苦,经历这么多坎坷磨难,熬过那么多的苦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那么拼命地挣钱,买车买房,最后却什么也抓不住,一切如梦幻,如沧海一粟、过眼云烟,又有什么用呢?便会觉得一切不值得。
首先,站在这个问题本身的角度来分析,个人认为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正如作家余华所说:“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而活着。”仅此而已!我们的一生都在索取,可奉献给这个世界的则些微到可怜,活着的时候要吃,要喝、要拿、要用、要住、要行、要穿、要玩、还要惬意的享受,大部分人也基本就是为了这些而活着,漫无目的的活着,大概几十年之后,又悄无声息的离开,再过几十年世界早已将我们忘记,忘记的就好像我们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那么彻底。这是事情真相,无可厚非,可我还是想再问一次,人活着真的没有意义吗?其实换个角度,重新对生命来加以定义或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认。
以前常听老师讲,任何一个人无用不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的,带着真理来的,尽管你觉得自己真的百无一用,真的没有价值也罢,你也不能否认自身,因为无用的存在也是一种尺壁。这样看来,生命究竟有没有价值还是得取决于你自己的心,你崇高的看待它,它自然崇高,你低下的看待它,它自然低下,因此,活着的价值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长度你我说了不算,但宽度一定是能够左右二三的。
中国历史上司马迁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他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活着的意义。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的建议而被汉武帝判处了“宫刑”,这在那个人人尚勇,在那个视名节如生命的年代,就连奴仆都很少有甘愿接受宫刑的,更何况是士大夫阶层。他曾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可尽管如此,司马迁也并没有选择以死来结束屈辱的生活,出狱后,司马迁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史书的创作中,历时十四年终于用自己的血泪著就了《太史公记》,后更名为《史记》。
想要死去非常容易,难得的是背负着使命感继续活下去,司马迁做到了这一点,或许正是由于对生命重新的审视,从而创造了人类史上这伟大的壮举。
——壬寅年十月三十一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