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
文/霍旺
“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一声叫卖声传来。“现在才是九月份,怎么这么早就开始买糖葫芦了。”我自言自语的说道。
思绪飘到了两年前的初冬,那时女儿从法特镇中心小学毕业后,进入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校读书,为了女儿上学就读便利,我们家也搬到舒兰市居住。初冬傍晚时分,一声声由远及近的“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的叫卖声徐徐传来,在寒冷的月色下,听得格外清楚。
女儿早已按捺不住了,急着要下楼买糖葫芦。老婆阻止女儿出去,却急着催促我去买。是的,自从女儿升入初中后,女儿的衣食住行全由老婆倍心呵护,我的职责就是外勤服务工作。当我从室外归来,手里拿着两串红彤彤的“小冰塔”,对着女儿那急不可待的笑脸,微声喊道“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全家人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笑的是这叫卖声很有特色性,笑的是馋嘴的女儿如愿以偿,笑的是全家人其乐融融!
来到舒兰市两年了,每当这特色的糖葫芦叫卖声传来,女儿那尖利的小耳朵,都能准确的捕捉到,而我每次外出寻觅,从未失过手。女儿钟爱这糖葫芦,不仅仅单单是味道的喜欢,还有它的不同种类和形状——香蕉、桔子、葡萄、大枣、山楂等水果做成原型的或是压片后的,表面撒上密密麻麻的芝麻,真是色香形味俱全。
但有一件事后,女儿不再钟爱这糖葫芦。记得,那是去年深冬的傍晚,躺在沙发昏昏欲睡的我,被女儿摇醒,缠着我去买糖葫芦。由于晚饭时和朋友喝了酒,身体发沉,实在懒得动弹,但看到女儿那“饥饿”表情,在父爱的促动下,在室外络绎不绝传来的叫卖声催促下,我急忙起身披上羽绒服推开房门,匆忙中穿上鞋,冲出楼道。迎面的寒风袭来,顿感寒气入骨,风中的雪花漂漂洒洒落在脸上,一丝丝冰凉,带去裹在脸上的室温。
拿着女儿最爱的扁型山楂糖葫芦,走在光滑的冰雪路面上,一不小心,右脚踩在左脚未系好的鞋带上,身体重重的摔在路面上,手中的糖葫芦,像两支飞镖一样,径直地被抛出四五米之外,生生的插没在路旁积雪中。我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捡起糖葫芦,却发现周身被污雪粘裹的糖葫芦,根本无法食用。本要回去重新买过,远处的“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叫卖声,已离我很远。
进屋后,女儿仍像小燕子一样,笑盈盈的扑奔过来。我正向女儿讲述未带回糖葫芦的原因……,“妈,你快来,爸爸手出血了。”我注意看时,发现手掌被路面锋利的冰凌,割出一道深深的口子,血已经流到我的手腕。老婆听到女儿的喊声,跑出卧室,急忙用酒精给我手上伤口消炎,将医用纱布轻轻地缠绕在伤口上,“你这孩子不懂事,天下雪路又滑,非要你爸去买糖葫芦,这点罪遭的……”,一旁的女儿抽泣的哭了,我急忙打援场说“我喝多了,出门时忘记系鞋带,不小心自己踩到自己鞋带上了。”
从那以后,“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的叫卖声,在我女儿身上失去魔力。每当听到“糖葫芦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粘牙”的叫卖声,我又要外出寻觅,女儿却说,她吃够了,不想要了。今天的糖葫芦叫卖声和两年前我初次听到的叫卖声没有变化,吃了一口女儿自己买来的甜甜糖葫芦,咀嚼在嘴里,味道更醇更甜。
看着眼前拿糖葫芦的女孩儿,长高了,变成大姑娘了,懂事了……。
作者简介:
霍旺,男,1977年3月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法特镇。2001年毕业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同年到舒兰市法特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2021年9月,投稿《三梁村:后起之秀》获首届“三道粱杯”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