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红聚聚来歌曲评论
文/吴苏妮
2022年,春。红棉似火的昌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泛舟而行,巍巍青山,层层梯田,山岭起伏,红棉连片,弥漫其间甚是无比惊艳。一朵朵盛开红艳而不媚俗的木棉花,满山遍野竞相绽放的英雄花。是春的邀约,更是昌江各族人民的邀请。
“大地春去春又来,梦想随着百花开,热带雨林天堂美,木棉花红聚聚来。”歌曲《木棉花红聚聚来》展现出一幅新时代新征程昌江的美丽画卷。近年来,“中国木棉之乡”海南昌江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坚持保护环境为先,呵护黎苗族同胞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昌化江、霸王岭;坚持以民生为本,致力于海南黎乡文化旅游的发展,努力积极抢抓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融合昌江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推进昌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宣传推介,展示热带雨林,体验感受热带雨林的魅力。
歌曲《木棉花红聚聚来》悠扬、淳朴。其音乐言语体现出鲜明的黎族音乐风格和特点,欢快的旋律像是飞舞的彩蝶在林间翩翩起舞,像是奔流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更像是璀璨的宝石发出耀眼的光芒。其鲜明的黎族民歌曲风和黎语方言生成的独特语汇乐调,不仅是传承了黎族民歌传统经典的曲韵,也是创作者们的真情流露。歌曲旋律底蕴深厚、朗朗上口且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些得益于其优秀词曲作者的挖掘和传承。伴随着“聚聚来呀聚聚来......”的歌声,此曲已渐入人心,成为昌江一张优美的旋律名片。
词作者符天明,退役军人,立过三等功,海南黎族作家,昌江黎族自治县原宣传部部长,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先后任昌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政策研究室主任、县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县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现任昌江黎族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怀着对家乡热爱之情,创作了《多情的棋子湾》《棋子湾边等阿哥》《落日映红棋子湾》《遇见重阳树》《我爱昌江的山和水》《山美水美是昌江》《金歌银曲唱响石碌河》《幸福情歌甜蜜蜜》《放歌唱响新昌江》《山海欢歌三月三》等一系列优秀的歌曲,其中20多首歌曲作品先后在融媒体《每周一歌》《海南经济频道》《海南卫视频道》播放,作品多次获奖及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歌曲类、报告文学类二等奖。报告文学代表作《五指山下母女情》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作家符天明躬耕少数民族题材写作长达40余年,退休后,又筹划成立了昌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促进会,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歌曲《木棉花红聚聚来》的歌词,从霸王岭到昌化江畔,从二月木棉花红到“三月三”,五月香甜芒果,简朴深情的言语表达出昌江各族人民对八方来客的欢迎之情。黎语“奔奔踵”衬词及汉语歌词与旋律完美的结合呈现出独有的传统黎族民歌,展示了自贸港建设新时代下新昌江焕然一新的时代风貌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表达了黎苗族人民振兴乡村勤劳致富攻坚克难的信心,欢迎八方宾客一来领略昌江自然风光的秀丽之美,感受黎苗族同胞生活的幸福之美。
曲作者晓其,国家一级作曲。原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音协理事,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著有《晓其艺术歌曲十五首》、《晓其歌曲选集》、大型交响诗画《钱塘江》、交响乐《元,源,圆》为香港回归而作、民族管弦乐《秦山之光》等。受邀为献礼党的二十大,宣传海南黎乡文化旅游而作的歌曲《木棉花红聚聚来》,调式音阶以宫、商、角、徵、羽为骨干音,级进较多,节奏节拍以4/4、2/4为主,体现着独特的黎族民歌风格。采用传统的黎族民歌“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的特点,歌谱曲、曲载歌。旋律鲜明的民谣特色和浓厚古风,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传唱。音乐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
演唱张华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现为火箭军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悠扬的歌声,甜美、淳朴娓娓道来,一直唱到人们的心坎里,又从心里流淌出来响彻黎乡山谷。山谷回响发出最真诚的邀约,邀请八方宾客来聚聚一起体验感受黎乡风情。
歌曲《木棉花红聚聚来》正在二十大时光唱响,在雨林时光回响……。这首悠扬动听的歌谣邀约您一同走进新海南、新昌江、新黎乡,领略海南黎苗族“三月三”故乡”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风光,体验感受美丽乡村各族同胞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吴苏妮,海南中学优秀声乐、戏剧教师。指导声乐学生多次荣获海南省及全国声乐类一等奖,曾多次担任学校各类大型晚会导演及策划。编剧、导演的微电影在第二届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微电影”比赛中荣获最佳原创微电影奖。编剧、导演的多部舞台情景剧多次荣获海南省及全国戏剧类一等奖。(编剧、导演)音乐剧《一路往南》在第六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全国校园春晚节目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应邀参加全国校园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