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鱼原是小乌巷
作者展恩华

贺肥城名士王庆吉先生编著
《肥城衡鱼王氏五代人书画集》付梓
古邑衡鱼都君庄
万世文祖丘明乡
王氏一门称望族
俊采星驰若乌巷
三槐世泽皆人瑞
两晋家声百世扬
族人五代精书画
光彩夺目胜琳琅
年高德昭数庆吉
天赋其才压群芳
书追右军多凤采
诗慕辋川有鸾章
美酒三觞对山饮
桃花十里合墨香
一生不做庙堂梦
偏爱山高流水长

(庆吉先生书法作品)
肥邑名士王庆吉先生是我最为敬重的长者,他视我为忘年之交,诗书多有来往。近日,王先生发微信说,于今年国庆之后,准备编印一本大型书籍——《肥城衡鱼王氏五代人书画集》,足有二三百页。嘱我写个题词或者写个序。闻之既高兴又惴惴不安。笔者人微言轻,学识浅陋,故不敢应允,但又却之不恭。思之再三,还是以贺词赠之为佳。
先生家居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我家在平阴县孝直镇黄楼村,看似相距很远,其实,直线距离不过十余里。王先生是文史专家,我在县政协文史委工作,说起来也是同行。我们志趣相同,心灵相契。先生对我的创作多有关注,常常不辞年老眼花,满怀热情地写些激励的话给我,令我甚为感动。

(庆吉先生父亲的习字)
先生是肥邑诗书世家,其族人才辈出。先生更是多才多艺,赋诗作文、研经究史、长书善画,满腹学问,实实是一位当下的海右名士。笔者上述所撰《贺肥城名士王庆吉先生所编著的<肥城衡鱼王氏五代人书画集>付梓》一诗,所要表达的就是对王庆吉先生及其王氏家族无限敬意。
“古邑衡鱼都君庄,万世文祖丘明乡”。衡鱼村是千年名村。据传:该村建于周代(约公元前700年)。衡鱼原名“都君庄”,是舜帝成都之处。这里还是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左丘明故里。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实为人文渊薮。

(庆吉先生书法作品)
“王氏一门称望族,俊采星驰若乌巷。”衡鱼王氏世代出名人,这让人想起当年的乌衣巷。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因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而得名。乌衣巷里王谢两家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两家的艺术成就。
“三槐世泽皆人瑞,两晋家声百世扬。”北宋丞相王旦之父王佑,字景叔,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他在自家的院里亲手植下三株槐树,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王佑故有“三槐王氏”始祖之称。两晋时,王氏家族更是高官众多,名人如云,尤以瑯玡王氏为最,声名远播,如雷贯耳。
“族人五代精书画,光彩夺目胜琳琅。”庆吉先生至今存有他的祖父在宣统三年(1911)给董氏写的白事册子,虽随手而为,但颇见功力。他的父亲也是知名书法家,笔法稳健,端庄不失灵动,古雅不失隽永。先生书法,诸体皆善。书如其人,从其书作中既能看到他为人的刚毅果敢,又能读出他作为文人的儒雅闲适的书卷气息。王氏上下五代,多有书画高手,各具风采,各显风情,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庆吉先生祖父于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为人写的礼簿)
“年高德昭数庆吉,天赋其才压群芳。”庆吉先生生于1945年,年近八旬。曾就读山师大,一生从事小学教育,为小学高级教师,数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先生热爱文学,是泰安作家协会会员。热衷文史,多次被评为省市党史先进工作者。钟情书法,多次在全国及省市获奖。著述甚丰,编著有《山水诗韵》《石横镇志》《左丘明文化研究》《史祖故里诗文选》《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肥城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肥城文化通览》《泰安文化通览(肥城卷)》《山东省强镇名村志》《深圳市南山区志》等。退休后,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为肥城市君子诗社终身荣誉社长。先生德高望重,才华横溢,今之肥邑,少有人能出其右。
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老年在布山“借居”,不慕名利,诗书为伴,书画为乐,大有隐士之风。齐鲁名士多来相访,朋友之间,没有庙堂之上的弹冠相庆,却有山高水长的君子风度。

(庆吉先生书法作品)
王庆吉先生,不但名士,而且高士也。故歌之曰:“书追右军多凤采,诗慕辋川有鸾章。美酒三觞对山饮,桃花十里合墨香。一生不做庙堂梦,偏爱山高流水长。”

作者
复函
作者 王庆吉
展主任,您好!
一天的时间,您火速撰写出佳作,数读而不厌,但觉得有过高评价之嫌,实感惭愧。熟思之,无奈之际,作为鼓励鞭策加油吧。无需加鞭自奋蹄。
谨遵台命,发几幅书法图片,无奈水平有限,大有惶恐不安之感。思之只好从命而为之。
您还要用毛笔写出。我早有耳闻,您不仅写作水平高超,椽笔一支,而且书法大有名气,使我《书画集》锦上添花,增韵添色,有更上一层楼之感。您的作品写作俱佳,成为名副其实的“宝篇”,我真是,选对人才,坦然担当,默默无闻,精心制作费苦心,精心书写下苦力,使我感动,赞叹,尊重,佩服的五体投地。您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知己的忘年交!使这部书更增加了珍贵的份量。
精力所限,就说这些,知己不客套,您受累吧!!!
文朋王庆吉具
2022.10.31

作者简介
王庆吉,男,1945年6月生,衡鱼村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山师大、中国书画函大,1964年参加工作,3次被评为我县优秀教师。1980年参加地市镇志书编写。曾主编《石横镇志》《史祖故里诗文集》《左丘明文化研究》《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衡鱼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泰安区域文化通览》《深圳南山区志》《山东强镇名村志》等。2019年,其主编的全面介绍布山及周边山水人文风貌的文学著作《山水诗韵》出版。曾被评为泰安市史志先进工作者,荣获省党史办荣誉证书。泰安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君子诗社荣誉社长。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