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灯下的姑娘(小说)
文/刘正双(湖北)
入了心的人,
怎能说忘就忘。
动了情的人,
怎能说放就放!
___摘自小梅日记本扉页
一、
路灯陆续放亮,白惨惨的灯光,拉长了一个孤寂而又瘦削的身影,倒映在水花四溅的水泥地上。秋风瑟瑟,落叶纷纷。路上极少行人。
8路车站的站牌下,只有她一个人,撑着花雨伞,在翘首以盼。
她在等人,那个夺走她的魂,牵走她的情的那个人,那个离开她三年零二个月又五天的那个人,说近两天就要回来。但,她不知道他具体坐哪趟车,啥时到,她就这样每天候着,望着。
这,己是第三天了。
夜晚秋风有些凉,她不觉打了几个寒颤。
姑娘,到店里坐坐等吧,喝口热水。邻近的小卖部阿姨喊道。
她笑笑,说:谢谢阿姨,我就在这儿等,不然他下车找不到我,会着急的。
来了一趟车,吐出一批人,又吞进一批人。又来了一趟车……。马路上,伞花朵朵,到底哪一朵,才是她心心想念的那朵格桑?

二、
杜小梅,你今儿敢出这个家门,就永远别回来,就当我没有生你这个女儿。妈妈气极败坏,咆哮道。
拎着手提箱的杜小梅两眼泪汪汪,妈,玉刚他病了,他现在需要我!她一边哭着,一边挣脱爸爸的手,哭着跑出别墅的大门。
身后,只留下妈妈的哭声和爸爸边追出边急促的呼喊声。

三、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低矮的三间瓦房,红瓦青砖,东边院墙边种着几棵菊花,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争艳斗奇,各展芬芳,花香四溢,整个小院洁净而温馨。看得出,这家的主人一个极讲究生活品味的人。
一个农家妇女,在鸡圈边咕咕咕咕地唤鸡喂食,一边欣赏着鸡群啄食的盛图。她齐耳短发,面容清瘦,花格子布衫穿在瘦削的身体上十分得体。她是小梅,她已经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大嫂了。
待她忙完院内的杂活,喂罢鸡猪,清扫庭院后,才走进厨房,饭已煮好,馍已馏热。她先给丈夫盛好送去。
梅,对不起,是我拖累你了!丈夫玉刚摸着小梅粗糙的双手,愧疚地说。
小梅边给他掖掖被角,边说:别说傻话,我们是夫妻,……快吃罢,洗漱后我还得赶到学校,上午头一节是我的课___小梅是村聘老师,忙着哩。
玉刚不再说话,爱怜地望了妻子一眼,眼含热泪吃起饭来。
下午我带你到李家坡去一趟,听说那里有个张医生针灸技术很牛,医治好不少像你这种下肢瘫痪的人。小梅说道。
看了那么多家大医院,多么多专家教授会诊,花光屋里积蓄也没看好,一个乡村名医能看好?算了,别花那冤枉钱了。玉刚有些泄气。
单方治大病,乡医有高手!说不定这次有奇迹呢!小梅鼓励丈夫道。
他又何尝不想康复呢?这样家里的重担就不用小梅一肩挑了!
可那里离这儿有十几里山路呢?玉刚有些担心。
别操心,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去,只要能医治。小梅斩钉截铁道。

四、
小梅和玉刚是高中同学,两人同桌。平时关系挺好,整整三年,相互之间无话不谈。她替他补代数,几何,他帮她整理学习笔记,文艺汇演,两人表演的《兄妹开荒》,获得掌声连连。她温顺大方,他腼腆体贴。特别是有一次小梅大姨妈来了,不小心泄露,凳子上沾上几点红,她浑然不知。他悄悄的用纸擦掉,塞进自已兜内,丢进厕所里。又写张纸条告诉她原因,她也即时处理了。他的细心和体贴,从此在她的心里扎了根,她笃定他是她这一辈子能托付终生的人了。
青春的火苗熊熊燃烧,爱情的种子悄悄发芽。两颗年青的心灵相互碰撞,炙热的火焰势不可挡。
理想很丰满,理实很骨感!
小梅家住闹市,家境殷实。玉刚是地道的农村娃,祖上几代务农为生。门不当户不对,注定结的是一颗不成熟的苦楝果。特别是玉刚冒着生命危险,为救一个差点被失控货车碾压的孩子而导致自己双腿瘫痪的时候,这样的爱情还有得选择吗?
但生性倔强的小梅,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下嫁到玉刚家。于是,出现了开头离家出走的那一幕。

五、
从李家坡回来以后,为了防止玉刚因缺少运动而小腿肌肉变萎缩,小梅按照张医生交待的方法,自学针灸和按摩,每天放学后不厌其烦地重复做,按摩,针灸。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感动得玉刚一蹋糊涂,邻里都说老王家烧高香了,娶了这么个懂事、贤惠又能干的俊媳妇。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奇迹出现了。玉刚的瘫了二年的腿竟然有了知觉。全家都欣喜若狂,小梅更加信心十足,寻医问道,不久,玉刚慢慢地能站立,能行走了。

六、
小梅此时己调入镇中心小学教书,恢复后的玉刚没有在家赋闲,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发挥自已头脑灵活的特长,出门闯荡,到城里做起了小生意。诚实守信,和气待人,硬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在县城在省城,都有自已的分公司。后来又把总部迁到深圳,事业蒸蒸日上,日进斗金。

七、
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
小梅站在8路站牌下,焦急地等待着。
路人甲:姑娘,第三天了吧,别等了,他也许被谁绊着,不回来了呢。
路人乙:可说不定,年青、帅气又多金,是多少漂亮小姑娘的梦中王老五,能少奋斗多少年呢。
路人丙:姐,听妹一句劝,别干教书了,到王哥身边去,守住阵地,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不比你教个破书强。
路人丁:对呀,对呀……
路人戊:……
……,……
她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八、
晚上9:30分,末班车来了,又走了,没有人下车。
小卖部的阿姨关上店门,望了一眼仍旧伫立在站台上的那个身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2022.10.31襄阳

作者简介:刘正双,笔名刘柳,湖北襄阳人。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笔耕不辍。9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襄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都市头条》,《帝乡文学》,《南方文艺》,《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头条,公众号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等四百多篇(首),参加全国文学大赛,小说《礼物》获三等奖,散文诗《收获》获二等奖,优秀奖若干。现为襄阳市浩然诗社会员,《双河》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