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虎虎原创:《酸楚的爱仍然无际》我清楚地知道大爱无疆这个成语的基本内涵,但却真的不知道大爱无疆的边际到底延伸多远。近日,我在瀛海公园邂逅了一对七十岁的老年夫妇,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孙爱的边际线无尽无休,那种无言的大爱,爱得令我酸楚,令我窒息得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对来自离小城约二十来里路的农村老年夫妇,从装束及言谈举止观察,他们既不是农村的土豪富绅,也没有什么文化素养,如我的父母一样,就是典型的土里刨食的农村老人。这对老人是我在秋冬交替季节公园晨练步行时频频闯入我视野的。首先是那位个子矮矮有些佝偻衣着陈旧且脏兮兮黄色制服的老妇,一头乱蓬蓬的花发在清晨寒冷的风中飘舞着,瘦瘦弱弱单单薄薄的手臂挥动着长长的扫帚在弯弯绕绕的甬道上清扫着残枝败叶尘埃纸屑,是那么吃力地踽踽独扫着,扫帚如千钧般沉重地左摇右摆,枯萎的枝叶被清扫到甬道两边的草地树丛中将化为肥料滋养绿植,而飘起的尘埃却纷纷扬扬四散开去。我经过老妇身旁,躲闪着飘飞的尘埃,在掩鼻护目的一刻,我陡然间发现老妇脸上的汗珠已滑下滴落,在布满尘土的面颊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我霎那间心底泛起酸酸的触觉,眼晴不知不觉有咸咸的泪水溢出。
我禁不住停下了脚步,掩住鼻眼的手羞愧难当地垂落下来。我满怀虔诚之心低眉俯视着老妇,心剧烈地颤抖着,有撕心裂肺的痛挤压得我憋闷难耐,忍不住窃窃地叫了一声大姐真辛苦别累着。万万没想到,这位老妇竟然爽朗地笑着对我说习惯了不累。我就势和老妇攀谈起来,老妇告之我,她今年70岁,家住城南农村离城20里,有3个孩子都已结婚,几个孙子孙女都是由她帮着照料看护,现在都已上学,用不着照看接送了。老两口身体都比较硬朗,在家不愿吃闲饭,就和老伴来到瀛海公园当清洁工,每人每月有1700块钱的收入,平时不回家,就住在公园里的房子里。老妇见我肯诚地听她说话,倾诉的愿望喷涌而出滔滔不绝:现在都是往下辈疼爱,对老人的孝顺自然就顾不上多少,所以不能过多指望孩子们照顾,能挣就得拚力去挣,有钱给孩子们是顺茬,真向孩子们张手要钱花,还挺难为情。孩子们有没有,给不给都挺难说,谁有也不如自己有,用着方便花着顺心舒坦。现在身体还行,就得挣点钱以备急需,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越来越弱了,病也会找上身来,老了没钱,罪孽就大了。千万别指望孩子们救济,救急行,救命不行。老妇说到此,突然停住,脸上便添了一丝愁绪。这或许是仍在为生活打拚的中国老年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和认知。我的眼前便涌现出一群群的老人:站在街道边打零工的老者,在建筑工地上仍旧推砂砌砖的老者,每天在漆黑的夜清扫街道的老者,在菜市场摆摊设点卖菜的老者,在饭店洗碗的老者,在官宦富贾之家当保姆的老者,等等这些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莳花遛鸟垂钓云游的花甲老人,依旧为着生存为着减轻家庭和子女的负累,拚命地劳做不息任劳任怨。他们的身影虽然佝偻弯曲却如丰碑般矗立挺拔,令我仰视皆不可达顶,但却让我的灵魂处于一种极度痛楚的折磨中,是悲凉无奈,是迫不得已,是心甘情愿?我梳理不出一点清晰的答案,远不是生存两字所能涵盖诠释的。
老人家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对人生精透深邃的理解,用身体力行践行着大爱无疆,这种没有边际的大爱和无私诠释着这对农民夫妇至高无上的品行操守,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和行动,却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美德最贴切的印证,是颠扑不破的真情真理和罔替传承,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朴实且富含哲理的话语和自觉无私的勤劳所爆发出的感召力让我振聋发聩且无地自容,我萎靡衰颓的精神和魂魄瞬间被荡涤得无影无踪,曾经消弭的激情豪迈被激活了。我无法再伤怀于垂垂老矣的悲凉,忧虑于世事沧桑的难料,彷徨于生存维艰的沮丧,困顿于灵魂无归的宿命。而这一切皆在无疆的大爱面前不堪一击。或许有人觉得这只是一种小爱,是囿于狭隘视野的小爱。但隐忍着无奈酸楚且无怨无悔的小爱却是宅心仁厚心智清明得足以容纳天下所有的大爱,无疆的大爱恰恰是这种无怨无悔的小爱汇聚而成。不积跬步,何以达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汇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丝一缕的爱凝聚起来,便会化作熊熊燃烧的烈焰,让温馨的大爱无疆,播撒弥漫于无边无际无形。(2022年10月30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