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的秋
文/张安全
最喜欢秋日午后的闲散时光。一杯清茶,一把桌椅,一个几平米的阳台,便构成了我秋日的午后生活。往事如风,天凉了,不再有少年时的梦幻,不再有年青时的冲动。此时的我,心平如镜。再不看天空中恣意奔跑的云,极目远眺,繁华都市高楼林立,车流如潮。大地上行走的人们,犹如一个个移动的文字,又如一个个飘荡的音符,穿梭在都市这张稿笺上,跳跃在都市这张乐谱上,书写生命之歌,谱写生命之曲。秋风轻拂,为人生这部大曲写上一个成熟的音节,为人生这部大书划上一个成熟的句号。
生命在时光中穿越,却留下了某些记忆。生活平常得就像一片树叶,绿了,黄了,飘落了,走完的注定是一段并不复杂亦难言辉煌的人生旅程。光阴匆匆,一转眼的功夫,几十年的生命时光倏忽而过。经历了风雨,见识了太多的人间悲欢离合,感受了太多人生的喜怒哀愁,心仿佛被岁月包上了厚厚的外茧,总觉得有关人世间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再也难以感动我那颗坚硬而苍老的内心。
有些事情,经历过了,留下痕迹,成了岁月,成了回忆。虽然有一点疼痛,钝钝的堵在心里,可能会偶尔忽略,但决不会忘却。有些情感,就像少年简单的心事,经历过一场场劫难过后的感悟,便会透出淡淡的蓝。用冷静的、理性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世界,生活中那些浑浑噩噩、恩恩怨怨,就像电影里拍摄的那些场景,尽管明知是虚构,但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俨然如真实的片段,仍然给我们的感官与视觉带来某种冲击与震撼。
置身于尘世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田野的烈日,树梢暗动的风影,长歇短飞的麻雀,淫雨霏霏的长夜,断断续续给时光衔接成一个过程,在日子里一笔一笔地记录着人生的某种得失、荣辱、祈祷、沮丧和向往,人生几多莺飞草长;几多落叶飘黄;几多霜重声寒,而我们匆忙的脚步踏过季节,来不及看清田野、村庄以及一朵野草莓的泪水,年复一年的人生故事,有什么比秋天更深?那些丰硕、金黄的岁月,既可为赤贫者获取馈赠,又可为平庸者酿造一生的浅笑和欢愉。那些鸟啼以外的歌声轻响,最美的言词带到人们中间,在鹰翅以远的高空承载一声声问答,秋风吹动,大地升起迎风的翅膀。一群飞翔之物遁入灰色的梦境,自由,流畅,像琴键上闪动的音符。渐进秋天,有多少人的眼中噙满忧伤?瓦蓝、澄净的绵绵不绝的余音,瓷器一样遍植怀乡的悲悯气息。秋在眼前窗外的蝉声已尽,取而代之的是蟋蟀浅浅的低吟。
在万物宁静、深邃的深秋,我无时无刻不在勤勉地劳作,既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又不是为了这张嘴而活着。在秋天,听些悦耳的歌曲,写些感恩的文字,让内心明亮博大起来,这无疑是一种洒脱,更该是一种睿智和快乐。
而窗外,天空高远,山野原有的茂盛逐一脱落成红、成黄。秋色,秋声,秋风,秋雨,一切都在农谚里成熟。穿行其中,我能否也像南飞的大雁一样,快乐地叫着、唱着,悄悄说出曾经的眷恋和向往、曾经的忧伤和欢愉,可惜一切都不会停留,风会越来越冷,霜会越来越白。雁飞,叶落,流水干涸,水落石出,留给大地一片白茫茫的干净,这个人生的冬天真的要如期降临了吗?
作者简介:
张安全,男,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铁文协、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工人日报》《山西日报》《人民铁道报》《山西工人报》以及《中国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铁路文学》《山西工运》《鸭绿江》《乡土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并多次参加全国或省部级文学创作笔会,有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星诗人作品选》《2008华夏散文诗选》《太原散文选》等,本人名录被收入《中国现当代散文诗作家大辞典》、《山西作家名录》。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