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在阳光下的淮阳(散文)
刘西安
贾红卫写的散文《谁写的这首诗,竟然将淮阳人文与自然美景一网打尽》,把淮阳描写得古色古香,蔚为壮观,被誉为“陈楚故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万顷龙湖,环抱古城,烟云浩渺,蒲荷茂盛,此乃驰骋中州之胜地,陈州之所在也。古有伏羲女娲,兄妹合璧,开天立极,围郭筑城,开启华夏文明。悠悠六千余载,至今传承。”淮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转厢楼后,乃伏羲陵冢,古柏环抱,高如泰松。香烟袅袅,升汇天庭,朔望之日,香火更盛。历年二月初二,界止三月初三,乃为太昊庙会,显贵达官,信女善男,焚香膜拜,日众数万。”这是他对淮阳庙会的缩写,太昊陵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中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2008年,因超过八十二万人次赴太昊陵庙会祭拜,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的世界纪录。“登岸酒肆小憩,品味风土人情,一道蒲菜似翠玉,两条焖鱼赛武昌,三杯陈酿裹腹内,四肢飘然如腾云。情不自抑,遂发狂咏,陈州兮,羲皇故都,古老而年轻,胸怀博大,人杰地灵。感叹无穷。美哉,龙湖也;壮哉,陈州城。”碧波荡漾,蒲苇婆娑,荷花飘香,鸟鸣鱼跃,水草千姿百态,水胡芦随风飘浮。欣赏了淮阳的美景,再去品尝淮阳北关苏义忠的烧鸡、羊头、羊肉、豆腐皮,苏义忠先生潜心钻研,广取各地名吃之长,创造出了独门秘方,使苏家烧鸡享誉豫东。你从淮阳回来,黄花菜必须带回家几斤,自己品尝,还要送给亲朋好友,因为淮阳黄花菜独具七蕊,菜条丰润,色泽金黄,质地筋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黄花菜中的极品。除淮阳之外的任何地区种植的黄花菜皆为六蕊,即使根系是从淮阳县挪出的黄花菜亦是六蕊。 
他笔下的苏轼和苏辙是耳熟能详宋朝大文豪,苏轼多才多艺,全知全能,还是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水利专家,甚至对茶道、佛、道都有很深的研究。陈州的历史人文,柳湖的美丽风光,以及这里的文人雅士,在弟弟苏辙眉飞色舞的讲解下,愈加活灵活现,让喜欢江湖游历的苏轼欲罢不能。于是,他便与弟弟及本地文友畅游陈州各处,吟诗作对,畅所欲言。不知不觉间,竟在陈州逗留两月有余。精美的描述,把陈州(淮阳)之美描写得自然真率,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你体验千年以前陈州的风采。
《有些地方一生去一次就够了,为何淮阳非要三次?》我对淮阳更加神往,朝拜伏羲,游玩庙会,赞美荷花的碧荷流翠,粉莲飘香,体验品荷叶茶,尝东湖鱼,吃荷叶鸡……“有人说,爱上一座城不需要太多的缘由,只是那里恰好有你喜欢的故事或你喜欢的人!淮阳,之于我,便如是。”“初春朝祖会——必去。无论如何,今生也要去淮阳逛逛中国最大的古庙会吧?如今的太昊陵朝祖会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它在寄托中国劳动人民祈福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日渐成为民间物资文化交流及网红网民争相打卡的火爆之地,所以,淮阳的初春朝祖庙会,作为中国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去,也必须去!”盛夏荷花节——非去。无论如何,今生也要去淮阳看看中国最早诗集里描写荷花美景。“闲了,你可以漫步湖岸欣赏古老建筑、民俗风情;累了,亦可寻清静处,品荷叶茶,尝东湖鱼,吃荷叶鸡……定会有种不可言说的惬意。此外,荷花也是中国国花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到淮阳欣赏荷花最古老的样子,非去不可!”淡淡的时光里——想去。有时候,总感觉身为淮阳人是件很值得庆幸的事,只要你喜欢,每天都可以到太昊伏羲感受真实庙会的风情;只要你乐意,你也可以每天到荷花飘香的龙湖岸边漫步。“如今的太昊陵朝祖会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它在寄托中国劳动人民祈福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日渐成为民间物资文化交流及网红网民争相打卡的火爆之地,所以,淮阳的初春朝祖庙会,作为中国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去,也必须去!”二月二庙会、淮阳荷花节我已经去了淮阳两次,亲眼目睹了它的壮美,我买回来泥泥狗,布老虎,芦苇画……被亲朋好友抢了精光,在亲自动手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散文《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一篇有很深秋意境的散文,深秋的变化就在这里,一场秋雨一场寒是秋天带给我们的特色和惊艳,一种断崖似天气的突变,竟让很多人有些措手不及。“时常漫步在古城淮阳的大街小巷,因蜗居安置在了这里,便有幸见识到了它的春夏秋冬。身处四季变换分明的小城,我却独爱秋,独爱这撒满小城斑斓的秋色。”这是描写淮阳秋的景色,一缕藏在淮阳城里的清冷空气,一片片泛着枯容却又繁花似锦的落叶,无奈地飘落,旋转,随风滚来滚去,这就是深秋带来萧瑟的味道。“时至晚秋,叶渐黄,风渐凉。秋,褪去了繁华与浮躁,别有一番格调和况味。此时,若邀三五好友,煮一壶陈年老酒,着几碟特色小菜,看一场花落缤纷的演出,聊一场曾几何时的旧事。让那些许搁浅的记忆,在微醺的醉意中豁然明朗,往日幽深的情愫在那一刻顿时破堤而出,溢满心头。”虽然深秋带来了寒冷,带来了无奈,带来了萧疏,作者还是喜欢深秋,喜欢深秋带来的褪去了繁华与浮躁,淡淡来,静静去。“感谢故乡一草一木填满我生活中快乐的每一天,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情,无论几度春花开,无论几度霜叶红,故乡,永远是我对外炫耀的最美风景!”周口淮阳,我美丽的家乡,你虽然经历了深秋的沧桑,空气中弥漫着点点忧伤,似梦如幻,走在深秋的季节里,依然感受到你的温暖,体会着真爱,感受着珍惜,我爱你,周口淮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