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桥》
文/耕月人
长江把武汉劈成两半
一边汉口、汉阳,一边武昌
一条大江,一个大城
十二座大桥,环球鳌头独占
武汉因水而生
建桥12座,座座现代化
殊不知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是万里长江第一桥
而即将凌空飞渡的双柳大桥
是武汉长江上的
第十二座大桥

长江大桥一举跨越天堑
成为共和国桥梁史上的长子
引领今天十一个兄弟
手挽手,肩并肩,把三镇
揽入怀抱,向世界伸展臂膀
青年时,来过武汉看长江大桥
中年时,带着孩子看长江大桥
老年时,领着孙子看长江大桥
近古稀,遥望双柳大桥……
一个人的“看桥史”,复制了
无数武汉人的经历
深藏着美好的情感记忆
这些桥,有趣的是
12座大桥平均相距26.5公里
桥周围还裁满樱花树
林带相连,区片相接
增添了樱花远影碧空尽
千古风流花绣岸的壮丽景象
两岸的桥头,两岸的樱花
交辉相映,相得益彰
真让人远眺也醉,近瞧也醉
说也醉,想也醉
融合贯通地演绎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的
雄奇和傲娇
武汉,从”江城“到“桥城”
是历史性大跨越
放眼环宇,还没见到
任何一个城市,能像武汉
这样深情回馈”母亲河”
一下给她戴上了
十二条金灿灿项链
大江之上,苍天之下
大桥连绵集群,夜雾中灵秀多姿
晨晖中磅礴大气
整体呈现的视觉美学形象
就是武汉新面容
蔚成武汉大气象

长江十二座桥,品味无尽
每一座都情有所依:
有的视野开阔,那就欣赏日出
有的造型独特,那就打卡留影
有的质感古朴,那就眷顾怀想
十二座大桥,让武汉人够浪漫的
十二座大桥,十二个时辰
映衬了武汉“每天不一样”……
2022-10-30日晚 写于武汉

《作者简介》
彭儒华,笔名,耕月人,男,湖北武汉,中共党员,华师本科学历,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文学》特约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散文学会会员,武汉长江诗社、长江诗歌研究会会员,《长江文学》编辑部编辑,网络自媒体作者、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