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在黄昏里温柔

文/ 何俊锋
夕阳,在黄昏里温柔,清风,在岁月间舒然,每一个晨起月落的时光,都有忙与闲的更迭,每一段来去匆匆的相逢,都有喜或悲的交错。岁月悄悄而过,将一池风起云涌的波澜,都化作入目可静的安然。人生看似漫长,却又一晃经年,走过了万千山海,此时的我们,是否还有彼时的执着。归家的那一条路途,化作了眼中的景,我喜欢在喧嚣的人海里,遥望天际倦倦而轻的绯云,它半染山河,漫卷时光,等人们不经意的相逢,浅笑间的欢喜。

忙碌中几分难得的闲暇,琐碎里一抹缱绻的温柔,它伴着黄昏而来,倚着夕阳而暖,于我们匆匆来去间,悄无声息的洒落。时光里有很多个黄昏,于蝉鸣蛙叫中来到,有时候我会望着悠湖的水,听岸旁清风来拂,有时候,我会踩着微灯的影,寻街角流年而轻。黄昏的温柔,时光的惫懒,就像遥遥无尽的奔途中,偶遇了一段如画的风景,便顾盼而望,那是喧嚣里少有的静宁,忙碌中难得的安闲。斜倚车窗,静静的望去,这一路的风景,好似从春色斑斓,到秋风萧然,从竹林深幽到山水映湖。

每一段时光,都染着悲喜,每一程岁月,都透着斑驳。
黄昏里夕阳斜斜,天际处绯霞卷卷,我走在秋天的岸旁,看清风吹过角落,很多莫名的思绪,悄然而过,像纷繁琐碎的日子,恍然间几分明悟,又若遥遥不见的往昔,转瞬里几分念怀。秋深深,一抹晚霞染黄昏,半卷光阴藏心眸,于偶尔的闲暇里,踱步时光的悠湖畔,我们所见所念,是那眉梢叠起的浅浅思绪,还是那人间忽深的潇潇秋色,亦或生活之间,数不完的昨日今朝。
一茶 一书 一静谧

文/何俊锋

深秋的山峦,五彩斑斓,依稀清晰可见,仿佛一幅淡彩水墨画,寥寥几笔,勾勒出几分素雅,几分萧瑟。脚下的落叶,似是岁月枝头跌落的年华,安安静静,铺陈在大地之上。俯下身,捡起一枚落叶,放在掌心。枯萎的褐色,是它凋零的容颜。也是岁月匆匆,留下的痕迹。时光,最是无情,苍老了容颜,瘦减了年华。朱颜辞镜,落花辞木。时光,却也最深情。埋没了凡尘喧嚣,了却了世俗恩怨。曾经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四季轮回,从华枝春满到叶落归尘,是结束,亦是重生。

那一片叶,始终是寂静的,不争,不抢,不怨,亦不哀。没有一片叶,可以躲得过寒风冷雨的侵袭。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逃得过岁月的雕琢与洗礼。过往云烟,如风飘散。好的坏的,都静默成了一道风景。光阴易老,韶华易逝。与其感伤,与其惆怅,不如卸下一身的疲惫与沧桑,坐在安静的角落里。心怀一份安然,煮一壶暖茶,读一页闲书,静静地,不染季节风霜。在一盏茶里,看茶叶起起伏伏,如同我们的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绚烂过后,最终归于平淡。
在一卷书里,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得自然之趣。读苏东坡的“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可得澄澈之境。就这样,在茶香与书香的缭绕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问世事,无问西东。不谈别离,不诉忧伤。午后的阳光,暖暖的,透过玻璃窗,落在眉间,生出浅浅的欢喜。一枝檀香,袅袅燃尽。心,也越发地安静了“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人生最美是安静。这种安静的感觉,让我如此沉迷,如一朵清幽莲花,开在心间,素净,安然。

心静则安,在安静中才能感受生活的美意,才能抵达更加辽远的境界。静,是心的归隐。无需远离红尘,也不必归隐深山。只在内心修篱种菊,生命自有芬芳馥郁。在安静中褪去人生的纷纷扰扰,悄悄积蓄生命的力量。不贪浮华,不慕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时坦然以对,失意时淡然处之。宁静安详,拥抱内在精神世界的蓬勃。在这个清冷的冬日里,褪去一身繁华,删繁就简。守着一茶一书,回归静谧,自在从容。心中有静,随处都是净土。不问山长水阔,只愿淡然前行。安安静静地生活,不惊不扰,活出恬淡的诗意。

青岛之行
文/吕松柏

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在孙女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去青岛、蓬莱、烟台游览观光,这里不愧为人间仙境,美不胜收!几天来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一路上,防疫检测不论走到哪里都很严格,机场车站,码头饭店,公交车岀租车等,都严肃仔细,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我觉得,越是这样才越安全,才越让人放心!二十九日晚,我们乘飞机回家,清早,我准备向我所在的社区党支部报备,汇报这趟难忘的旅游。

人生说"道"
秋作篆刻“金石寿”

文/屈军强

厚德载物人称道,读书勤耕有家道。
尊重爱护讲人道,做人处事别霸道。
知法守纪走正道,坏人拦路多劫道。
平常饭茶好味道,不无正业入邪道。
奉养老人好孝道,立身修己勤行道。
博学思考要悟道,游山玩水乘索道。
坚毅守恒走远道,化肥催苗有力道。
行情知礼在世道,昏君暴虐真无道。
互学共进赞同道,学佛讲义重修道。
寻情问理看古道,采风创作爬弯道。
待人热忱很和道,温厚谦逊称柔道。
乐观宽容说厚道,道士谦称为贫道。
办事合理扬公道,琴棋书画喜乐道。

对话名家杨胜咸

文/屈军强

话题:生活、艺术和作品意韵

时间:2022年10月28日上午
形式:视频连线西安
访谈人:八宝楼屈军强

屈军强:杨老师好!您作为画坛的一位有建树的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富有独特意韵的山水画,让人们感受到了您从艺向道,执着而行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与艺术、思考与创新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热爱生话,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杨老师:艺术来源生活,生活反映需要,艺术则是人们心旌中荡漾着的美妙。我的艺术创作理念是,紧紧拥抱生活,用眼晴真实观察自然,用心灵感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自然的深处寻觅自己的心声,捕捉表现的影像,创作自己的艺术语境。活过,爱过,奋斗过,就心满意足了。

屈军强:艺术讲究情韵,工作着是美丽的,从事艺术工作更加美丽。为了塑造美丽,您一直在生活中穿梭,在风景中寻觅。心诚则灵,干艺术也是如此,请谈谈您对生活的感悟。
杨老师: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是感情的流露。近几年,我乐此不彼走南闯北,放飞心情釆风观景,特别是前年去西藏,一路风尘,一路写生,收获满满。虽然苦些、累些,值得!我深信,精耕自有丰收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永远感恩生活。

屈军强:此时我到了一位画家的话:“路,只能在探索中找寻。”在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举办的长卷展、小品展中,您的作品很是亮眼,那景、那势、那色、那情,真是美不可言,让人十分难忘。您在创作中对美怎样理解?
杨老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多方面的审美体现。我的审美标准是:好的书画作品就是精、气、神、韵四个方面的融合统一。眼有高山,心听流水,笔下留情,是我山水。

屈军强:艺术当随时代,书画当赞时代。弘扬真善美应该成为艺术家的最佳追求。您的作品中常常让人品味的是真情、壮美、和谐与力量。您对当前的书画形势怎么看?
杨老师:当前书画界形势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不足。书画艺术平台比较乱,好艺术作品和不好的作品在网络上并存,影响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质量。作为书画家要有责任感,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对美的欣赏水平,多读书读好书;另一方面要普及知识,引导群众审美,惟有如此,书画艺术才能健康发展!
屈军强:画蕴于法,妙合自然。溶古生我,变则超俗。杨老师您心目中的创新是什么?
杨老师:创新是什么?是守传统,是别寻蹊径,是画外功夫,是自己感悟,是文化写意。作为书画家必须探寻诗书画之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书画艺术各朝代的风格特点及演化过程,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惟有如此可做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中国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就是书画艺术的创作融合精华。“凡我眼见,皆我所有”。张大千的话很有哲理。我既画画,又写大篆,书画借鉴,共融其中,重气,守神,写趣,才有了不同于别人的作品。
屈军强:艺道无边,惟瞻天海。您今天是访谈,既讲出了自己创作的感受,又传授了欣赏的方法,句句意味深长,人能宏道,内藴真诚。为您的德艺双馨,为您取得的艺术成就祝贺!愿您今后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祝福您健康快乐,美意延年!
杨老师:钟情艺事,快乐别人,幸福自己。谢谢你,也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望穿春光
文/张海强

透来云中一线光,
凝眉轻舒整行装。
抬脚欲行天复沉,
檐水涟涟又溅窗。

五古-梦奔

文/李周省

玉枕伴梦香,
现实比梦强。
倚天持剑笑,
仙客人间享。

壬寅十月初七(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