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标题,似乎形容成都过于惊艳,与温婉如水不惊不诧的都邑形象相去甚远。再细细说“辞”,词性同“词”,在祖国文明的典籍上与“赋”同根同源,那就糅合在这里,形成一座熠熠生辉的纪念碑,让我和我的同辈人氏注目,在心里默诵成都的名字。早春二月在绵阳已是春色胎动,我将手机上那个诡秘的阿拉伯数字反复看了三遍,2022年2月22日下午2时22分,一个让老天也尊崇的符号,很“2”的时光。绵阳一上午阴沉着天空,密云又层层叠叠地堆积,雨水是滴滴答答顺着楼顶落地,贵如油的春雨是不是下多了些?我用过午餐解衣上床午休,脑子里隐没着艳春的疑惑……起床拉开厚实的窗帘,天宇突然放亮,炫舞的阳光驱赶乌云后高天透明,光芒快活地奔向大地,将一个干干净净的雨后春天送到了巴蜀子民的面前。
我悄步于生长新枝初绽的阳台,回味着几天前应友人之邀去观赏和考察的几处成都文化遗址,首站是位于成都郫都区的望丛祠,在它辽阔的一望无际的蜀地平原,骄傲的古蜀国,让一个尘封的名字浮现在人们的眼帘。唐代诗仙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描述过古蜀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据考证,地处大盆地的蜀人约略早期活动于商代至战国后期,领袖有蚕丛、柏灌、鱼凫等人中之杰,他们崛起川西岷山一带,逐渐迁徙到富饶的成都平原扎根。我知道晚唐诗人李商隐有名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流传于今,这个望帝便是古蜀国王杜宇,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末年,杜宇已是目光炯炯的君王。西汉辞赋家扬雄著《蜀王本纪》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这就怪了,天上还掉下个古蜀王?学界考证朱提即今天的云南昭通,昭通海拔最高达4040米,而杜宇的部族生活在朱提以西的高山。响亮声声的杜宇即杜鹃鸟,被认为是杜宇部族的图腾,这从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生动的鸟形器物得到印证。杜宇从云雾缭绕的昭通一路向北,跨过山水连绵的宜宾和乐山艰苦跋涉里到达蜀中。一个外来者怎么成了古蜀国的帝王?盖因杜宇在成都坝子勤勉地教导土著居民种植庄稼,让荒芜的大盆地蓬蓬勃勃地生长庄稼水产和药材,百姓为之感动不已。遥看远古时期四川盆地水患严重,杜宇谦逊地拜请荆楚人鳖灵为相,恳求他带领饱受水患的民众治水。杜宇信任的丞相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即都江堰宝瓶口那座山)。驯服水灾后杜宇把帝位禅让给鳖灵,退隐深不可测的西山,因其时在春天,蜀人思念杜宇之功德,便把子规鸟叫做杜鹃鸟,把山上春天开的第一朵红花称为杜鹃花,说那是杜宇在催促人们春耕了。今天我们拜谒的望帝祠始建于战乱不止的南北朝,扬雄在《蜀帝本纪》载,杜宇“代鱼凫为王,徒都于郫,即杜鹃城也。”南朝齐明帝下旨将望帝陵从灌县(今都江堰)迁至郫县(今郫都区)丛帝祠,二陵合为一处,史称望丛祠。当天我步入其中,深感陵墓森森,先祖深邃,封土壮阔,功绩流传……其实在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与厚重的典籍里总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湮没于岁月长河的宝贵信息,譬如“蜀”的国名与开国国王蚕丛这个名字,都表明其与巴山蜀水源远流长的养蚕习俗有关。这个“蜀”字也可称象形文字,它上为四川,下环盆地,并拥抱着虫,史界已公认这条不简单的虫就是天地间蠕动的珍贵的蚕,我们从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里获悉,黄帝正妃嫘祖,为西陵氏之女,她发明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嫘祖出生于西陵(经唐代韬略家赵蕤撰《唐四方碑》记述,西陵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黄帝与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华阳国志》记载,中国“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史书首次提到声名鹊起的四川是天府之国由来出处据此。同时也透露出生于蜀地的嫘祖在川北丘陵里生活劳作创造的场景。由此来看,莽莽苍苍的群山与奔流不息的河水以及生生世世披星戴月劳动的人们,他们何曾欺凌过历史,历史又何曾辜负过他们?
《华阳国志》是一本大写的书,奇幻的书,它对古蜀国的描写有诸多怪异之处,比如说蜀国的第一位国王蚕丛“其目纵”,曰眼睛竖着暴出,曰眼睛凸出突兀。在广仅三星堆出土一具让我震撼的青铜纵目面具,它宽1.38米,高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猛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单体青铜面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原型?三星堆遗址年代久远,出土文物器型硕大而造型怪异引发学术界和民间众多猜测,他们是外星人?抑或是《山海经》记载的神话传说的原型?三星堆出土的那株青铜神树已被很多访问者认为是《山海经》中扶桑的原型,《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之前三星堆出土后被命名为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脉相连,主干三层,从山顶节节攀升,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环绕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硕大的树枝栖息九只鸟,它们沉默地站立在朝天的果实上。我们如果将“蜀”、蚕丛和扶桑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核心词是蚕。蜀的本义就是蚕,蚕丛是蚕,扶桑是一种神桑树,那么鼓眼青铜面具应该是古蜀人崇拜的蚕神像,而这一次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还出土了蚕的衍生物品丝绸。因此可以理解远古时期,有一条从成都出发的“远古丝绸之路”,延伸在日落月升的山道和黄沙扑面的西域,古蜀国辛勤的商队通过这条国际贸易线,将西方宠爱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运向穿过中亚的高雅的欧洲,又通过丝绸之路将西域的和田玉和沿海地区作为货币的贝壳运入中原,古蜀国在以丝绸换来自己所需的海贝、象牙、青铜合金原料等大量物资的同时,也较多地吸纳了包括青铜雕像、黄金权杖、黄金面具等重要文化元素,在想象力与血与火的炉前创造出属于三星堆独特而神秘的青铜文明。可惜这样辉煌的文明在公元前316年落下帷幕,这一年,血性的秦惠王灭掉了勤劳智慧的蜀国,作为附庸的蜀地从此成为秦国廪实的粮仓,为秦随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在秦灭蜀国的寂寥星光里,蜀人残部一脉辗转南迁到达离海洋很近的交趾(今越南),时至今日,越南某个群落的先祖足迹可追溯到蜀人的这次辗转迁徙。
我进入位于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遗址时已近午后,据悉这是一座距今约3200年一一2600年的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约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镇馆之宝“太阳神鸟”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该器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我恍惚间捕捉到一束神光从天而降!前往金沙遗址是最后一站旅途,我在那条干枯的河床和泥沙夹程里发现大型祭祀物的挖掘坑里边走边看,我觉得人类通向宇宙的尽头是从脚下这些吊诡的洞穴与深坑出发的,天体与大地的交汇点是在这里融合的,连那只金光闪闪的神鸟也是从这里展翅的,还有从懵懵懂懂森林里走出的目光犀利的人类也是到达这里的!我问工作人员三星堆与金沙的距离,答不到五十公里。我再询问金沙到望丛祠的距离不过三十公里,倏忽之间,我立定平一平心情,四川成都这个诡秘的三角图形,太刺激我的好奇的神经。
迷乱的天体
一颗硕大无朋的花瓣在火星爆炸,一株魔性的大树在戴帽的土星漂移,一座屹立不动的山脉在水星游泳,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在海王星沉浮……还有念念不忘的睡眼惺忪的银河系,也堕落尘世一展妖娆身段;还有匆匆赶来的人马星座,在六根不净的人世间搔首弄姿。有喘息未定的观众讲,这是洪水泛滥里的一条生机盎然的“诺亚方舟”;有儿童在惊心动魄的参与里,将自己分割成一小瓣忽闪忽闪的云团;有睁大惶恐眼神的男女不敢直视,他们觉得牵着上帝的手直奔天界;还有沉醉幻想里的情侣,闭上美目产生花朵薰香的秘境……我悄悄的来了,在四川大盆地之成都,在国际艺术双年展之场馆,盘旋的楼梯左拐右弯,似乎是通向苍穹;宽容而窄逼的大墙,似乎是直抵人心。在炫舞的场景,我与千万个重叠的“我”向着开放的天空微笑;在精美而小巧的一只“孔”,我与垂暮而倔强的“巨人之躯”对视;我在脑机接口的伟大技能面前,向天马行空的马斯克匍匐致敬;我在密密匝匝的吊诡丛林之间,怯生生地合影以志留存。
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世界只有雷在闹没有蚂蚁叫!
椭圆形之馆
朋友略显神秘地说,带我在料峭春风去观赏一处夜景。我任由他去,我知道在时尚与传统两花并蒂开放的成都,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产生,什么大地的传奇都可能无尽地袒露。是夜,我从停稳的小车走出,忽见无边无际的黑色里呈现出一座带椭圆形的体育主场馆,它好似一只向两边扩展的花篮安放在龙泉驿宽广的土地之上,它满身闪耀霓虹灯炫酷的光彩,它向祖国和人民展现稳稳的幸福,它期待迢迢牵牛星沉醉在花篮里入睡……我见惯了摩天大楼的伟岸,见多了十里灯海环绕崛立的城市,我见识了多层立交桥对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我还见过地铁恰如都市的血管纵横交错于地心。可是,可是,将一只温润如玉的花篮轻放在劳动人民流汗播种欢喜收获的泥土上,将一只装满青春与梦幻的花篮摆放在星斗闪闪的长夜里,这匠心真是绝世了,这理想真是丰满了,这现实真是质感了,这美颜真是逆天了!
公元2022年2月22日原创于四川绵阳东河坝
地铁青年
像花朵喜欢上了阳光,像鱼儿游曳在了锦江,像云朵漂浮在了天空,像庄稼静静地守护着梦想……成都,成都,你的地铁贯穿着城市的心脏。无数个青年轻轻地汇聚而来,从网红太古里从优雅的春熙路从宽阔的人民南路从湛蓝的兴隆湖,还有那天府新区呢还有太升南路,还有千年的杜甫草堂还有情人走不完的玉林路……时尚的文静的微笑的内敛的各地青年,在这个壬寅初春如万千粒星星汇聚于1号线6号线10号线的青年,他(她)们身着雪白的深蓝的藏青的羽绒服和得体的舒适的长裤,脚穿系带的运动鞋,从斜着运动的电梯上下地,守候在地铁门口,等待那声汽笛从远方传来。地铁已经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四通八达的血管,纵横交错的向黑暗的前方延伸,它在建设者有力的臂膀下,凿开畅通无阻的道路,将府河南河托举在头上,将大盆地托举在头上,将万物复苏的梦想托举在头上,将鲜花与鸟声托举在头上。更重要的是,地铁将那么辛苦那么创造的青年拥入怀中,小憩一会儿吧,眯眼打个瞌睡吧,放松一下吧……我将你们开向光明的出口,开向明媚的春天!
树德协进中学门口
从名噪一时的成都宽窄巷子游览出街,陪我的亲戚讲旁边是西胜街,今晚你住这条街的一家安静的宾馆吧。多次参观宽窄巷子以后感觉常看常新,我略显疲倦,冬去春来的成都平坝依旧黑得早,不过七点就看不见天边的云影了,那就早早入睡吧。一夜酣睡让我神清气爽,用过早饭,信步出门,可见朗朗的红日升起,温煦的阳光如花瓣撒落车辆稀少的街道,我走向对面,一座宽宽的校门迎我耸立,在闲适里我走动几步,忽然心有灵犀,这不是树德协进中学吗?成都是一座文脉深广的都市,它的“文化”通过根系发达的经络向看不见的时空拓展,一眼水流清洌的薛涛井,一座茅草覆盖的草庐,一冢埋藏皇帝的坟墓,一只仙鹤飞升的道观,已然让我沉醉不止,忽尔在如此偏僻的市井座落这所文风流布的学校呢?树德协进中学实实在在是一座百年老校,它以大智慧大教育大格局大境界之门,迎接睁着好奇眼光的学生登堂入室,又在文化的春风轻拂里,培养出戏剧家阳翰笙,作家沙汀,教育家张秀熟和教授李小文等国家精英。阳翰老的大名鼎鼎,其戏剧大作风行天下,沙汀老和秀熟老籍贯系绵阳安州和平武人氏,也是为祖国文学事业做出宝贵贡献的人物。还有一位李小文教授,坐在讲台上嗜酒如命,穿双布鞋不拘小节,被人们赞誉为李小文是这个世界上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一派仙风道骨,也是科学界不动声色的“扫地僧”,可见评价甚高。我踩在薄薄的阳光上面,我知道天下有人付出,有人奉献,有人克己,有人孤独,最终捧出满天的星斗和幻象出来,树德协进中学亦是。
宽窄巷子
听介绍成都宽窄巷子是利用老街区老市井的一些院落打造而成,这就有了意思。我喜欢风尘仆仆到宽窄巷子锦里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永陵百花潭散花楼这些老景点悠转,悠就是卸下一身风尘,转就是漫无边际……从一处叫宽巷子的街井走入,似乎是一脚踏在文明的符号上,民国时期的防火墙院子高高挺立,从斑驳时光的甬道走进,到处是探头探脑打量光线黯淡屋子的游人,情侣嘻笑着照像,老头柱拐闲坐,我很想走过去介绍那一段沾染往日时空的人与物,却动弹不得,我想说这座宅院的主人,当年与某一片激荡的风云有关,与一些美酒美女有关,与深深院落次第走出的革命者作家画师实业家有关,我依然不能迈步,让单纯的情人欢乐吧,让迟暮的老者休闲吧,我不能打扰他们的珍贵光阴。我拐入一片叫井巷子的街区,人流略少,倒也自由自在,看路边介绍说这里有一段存在几百年时期的老城墙,我缓缓走过去用手触摸,城砖厚重而且爬上青苔,它用火与泥燃烧后筑成的长长的防御工事,抵抗过狂啸马队进攻的,抵挡过灼热火焰漫卷的,阻止过入侵者的不可一世的战旗,扼杀过狂妄者狰狞的大笑……我沉默地从井巷子走出向着谦逊的窄巷子走去,人流拥挤,阳光正好,唱川戏闹玩友的,弹吉他唱流行曲的,出售书画作品卖小酒罐的,吆喝着“担担面赖汤圆夫妻肺片”声腔的,我一时陶醉了,在早春那风吹过的土地上,宽窄巷子,你是我,你是他,你是众人生命旅途一处懒散而舒适的驿站,将灵魂轻轻安放如此,又未尝不可呢。
双眼井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老家盐亭读过巴金老的名著《家》,还抽空读过印象更深的《雾》《雨》《电》,我以为生于成都的巴老有一只如椽大笔,在茫茫天地间翻动,写出醉心的春秋季节,写出慨叹的生与死,写出窒息的霉气的厅堂,写出倔强的青年冲破李家大院的笨重的双扇门。也是在我几十年的文学阅读与鉴赏里,我知道巴老本人叫李芾甘,而他笔下有个出场人物叫方继舜,这人物原型是从我故乡走出的革命者袁诗荛,汉字是神奇的符文,方对袁,荛对舜,还是趣味横生的吧。巴金与袁诗荛是那个风云再起大时代的好友,好像蒙文通与郭沫若李劼人是亲密的同学关系一样,总是让我向往的生活。多年来让我耳熟能详的那条正通顺街,一直在梦境里隐隐约约地出现,这条弥漫着成都气息的一条三百多米长的街道,曾经承载过少年李尧棠(巴金本名)欢快的脚步和晚年巴金沉重的思念,巴金老曾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可以找到童年的足迹。”在巴老十九岁之前,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条让无数读者注视的街上,在《家》《春》《秋》的主要场景里,多以这里的宅院作为蓝本刻画一卷卷民国早期发生在成都这座深井大院的动摇与追求的传奇。我去的这天,光芒初孕,蓝天如洗,我不断地从寂寞的双眼井走到一处幽暗的巷子,我想象着封建桎梏的李家大院,怎样冲破罗网,昂头走出那个英气逼人的觉慧,走出中国文化界的良心巴金先生!
望平街
这不过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靠近府河的市井,又很奇异的一夜爆发变成青春少男少女追逐的网红打卡之处。我有个朋友居住此街一座小院,因为靠得近,我到成都办事或旅游就受邀到此街茶叙,或是在恬然的茶室,或是在水畔的树下,一人一座,一桌一盏,茶是好茶,仿佛刚从蒙顶山采摘焙制而成,仿佛是从都江堰运来的雪水烧沸冲沿,总之是将天地的精华和日月的甘露汇成一壶,就散开出花开的芬芳,就漫舞出嫩芽的幻影。回去十多年,这条街道与大多数成都市井一样的简陋,我就时常与朋友在此茶房喝茶,谈天说地摆起热爱的文学,朝夕相处吹起龙门阵。后来一天一月一年,望平街被能工巧匠改造成漂亮的风景线,可以观赏来来去去的靓女帅男,可以打量街道尽头的地标四川电视塔,可以浏览靠在圈椅里品茶聊天的茶客,可以谛听河边高大黄桷树上的飒飒有声。那些府河滩上或石缝里的野草闲花在初生,天上的白云也在河流里晃动,我想起杜甫一句名诗,“锦江春色来天地”,我身边的河水是通向浩浩荡荡的天外的,也是通向温文尔雅的人心的。成都人会过日子,四川人会过日子,他们将喜怒哀乐泡成一壶茶,又沏进一盏茶,掏耳品茗聊聊天,日子就从早上变成黄昏,霞光也织成锦衣,披在悠悠闲闲的望平街的身上。
朋友
一直有人讲,许多年前成都人假眉假眼,招待客人只到市场买回半斤猪肉,心疼地提回家,放置漆马倒黑的案头切成肉片,爆炒一大盘川菜头牌回锅肉,再烧碗菜汤就待客了。如客人在家住一晚上,那么中午吃剩的回锅肉会被分割成肉丝,混上些菜蔬在发烫的铁锅里一顿乱烩,笑眯眯地端上桌子美其名曰叫鱼香肉丝,来客皱眉吃过,如再剩些残羮来汤,那么,第二天早上……当然这是我儿时听过的笑话,当不得真的。我多年前在作家笔会上结识了一位郑姓朋友,年长我几岁,长弥勒佛的脸,酒量也实在是好。我到成都后他只要知道我的行踪,一定邀约着同行聚集晚宴的酒楼大吃大喝一顿,川菜天下闻名,郑哥人称美食家,很会点尝菜肴,什么蒸炖炒拌出口便是,香喷喷的山珍海味摆上一大桌子,香味扑鼻的川酒揭盖斟满,这个晚上,直喝得朋友脸上红霞飞,月儿弯弯照蓉城。你说郑哥的酒量大是真的,奇妙的他是地地道道的老成都,什么支玑石的来历,永陵的深邃,羊子山的祭祀台,早已烂熟于心,一一道来,怪不得成都几家影响很大的报刊时常登载他的这些考游之文,历史总是在无人知晓处虚晃一下,有沉落于墓地荒山,有消失于洞穴石门,郑哥就用他独特的眼光,打捞它,发掘它,研究它,长吁一口气后站起身,将琢磨后考据之文公布于众。主事者围观者抽丝剥茧地去掉荒芜的外表,细心地分析文章的要义,于是一条发现又重见天日。每说到此,郑哥又仰头喝下一杯白酒,快活地说,吃些写些耍些,过好“三些”人生。说完郑姓朋友,另一位老成都冯姓朋友在眼前晃动,他在某建筑公司任职,工作勤奋,待人真诚。业余时间喜爱摄影与文学创作,并整出了动静,搞出了成就,不仅摄影作品接连获奖,文章也是常常见诸报端收入书卷,很被朋友们赞美了一番。冯兄这人存有优秀品质叫重诺守信,这点放成都人身上就是罕有了罢。我时常应邀前往成都开笔会,缘因饮酒就不开上自家小车,隔三差五地坐动车前往蓉城。我是事先与冯兄约好的,他在出站口接我上车到达酒店,一般我推着拉竿箱出站,精干的冯兄已在向我招手了。有时开完笔会还有空闲,他会策划好路线开车带我去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大运会场馆,双年展,宽窄巷子,散花楼,永陵,武侯祠,锦里,春熙路,太古里这些辉耀历史厚实脚印和现代锦衣的古迹参观,冯兄心很细,对文史如数家珍,一路走一路讲,他讲得春风化雨,我听得兴致勃勃……一到午餐寻就近网红苍蝇馆子或地道川菜馆子,斟一壶川酒,点几盘可口川菜,边吃边聊,岂不痛快乎!
郑哥光福,冯兄荣光,两光同城,余之缘分。
公元2022年2月10日原创于绵阳市滨江广场之外滩花园

作家简介:岳定海,公元1955年农历4月18日生,汉族,中国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中北街人,祖世原籍盐亭县古来乡(今嫘祖镇)石水缸村(岳家湾),另外一脉分布射洪市凤来乡张家沟,系作家、书画家、文化学者、旅行家、收藏家,无党派人士。1958年进入盐亭县城北街幼儿园启蒙,1960年入盐亭县城城关小学(现云溪小学)读书,1965年毕业,1966年遇上狂热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入盐亭中学读初中,1969年毕业,1970年做临时工,1971年上山下乡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两河区章邦公社6大队5生产队(现盐亭县云溪镇东永村,世称“苏家山”)当知青,近七年。后招收回县城当工厂学徒,累计工作于盐亭县塑料厂、丝棉针织厂、二轻局,从学徒工起步,历任办公室主任和民选厂长。1987年考进绵阳市广播电台任主任记者,期间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编采专业和四川省委党校经管专业本科毕业,现长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诗仙李白故里绵阳。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集邮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四川《格调》杂志编委,四川省《西南作家》编委,四川《船波文艺》编委,四川省级《嫘祖文艺》编委,电影《樱子》文学顾问,四川赵蕤文化产业园顾问,中国知青协会四川绵阳市分会副会长,第四届绵阳市政协委员,绵阳市人民政府政风督察员,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绵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嫘祖》文艺主编,绵阳市丝雨嫘祖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绵阳散文选》主编,绵阳市三江文化研究院顾问,绵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绵阳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绵阳市盐亭商会顾问,绵阳市广播电视学会副秘书长,盐亭县文同文化促进会顾问,盐亭县岐伯研究开发会荣誉会长,盐亭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盐亭《云溪》文学杂志社顾问,中知协绵阳市盐亭县分会顾问。
作家岳定海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数十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包括“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成都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三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22部,代表作系《蜀境》《岳定海散文卷》《劳动之歌》《小史记》《人民》《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大盆地》《岳定海思想录》《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苏家山:知青岁月实录》《故园》《孤独者的梦想》《笔记》《人类的困惑》《老盐亭》《云》《白云下面是家乡》《嫘祖故里大揭秘》《虚拟虫洞》等达五百万字,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多种文学体裁,相继正式出版,社会各界好评如潮,目前正筹备出版发行《岳定海文学卷》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已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50万字的《岳定海散文卷》。他先后在《诗刊》《诗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江南》《诗选刊》《文学报》《世界名人会》《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纺织报》《工人日报》《中国作家网》《旅游散文》《中外诗人》《名家文学》《中国现代散文精选》《海外文摘》《散文选萃》《大国诗典》《中国当代诗词选》《格调》杂志《大中华文学》《词吟神州》《巴蜀散文年选》《中国知青文学》《四川文学》《中国乡土文学》《天津文学》《鸭绿江》《河南文学》《青海湖》《西南文学》《重庆散文》《西南作家》《中国西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四川日报》《成都商报》《星星》诗刊《滇池文艺》《华西都市报》《绿风》诗社《天山文学》《辽海散文》《川鲁散文精选》《四川散文》《河北燕山文库》《山东文学》《当代散文》《四川经济日报》《首都文学》《当代四川散文大观》《海峡文学》美国洛杉矶《世华文艺》加拿大《枫叶文学》《散文选刊》《西北文学》《成都日报》《川鲁现代散文经典》《江西日报》《成都商报》《胶东散文年选》《今日头条》《陕西工人报》《中国当代诗词选》《川黔散文选》《大中华文学》《网易新闻》《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桂林晚报》《山花》《环境保护导报》《搜狐网》《腾讯网》《上海油岭知音》《湘楚文学》《新浪网》《西南当代作家》《知乎》《晚霞杂志》《联合日报》《四川作家》《天下文摘精选》《四川史志天地》《乡土文学》《西南文艺》《劳动时报》《芳草》《作家文汇》《蜀本》《经营管理者》《天府影视》《贵州散文》《湖南新传媒》《西南文学报》《方志四川》《晚霞报》《国防时报》《沙河风》《菏泽日报》《鲁北文学》《西部文坛》《封面新闻》《胶东散文年选》《西南信息报》《四川文化报》《贵州省青年文学》《四川招生考试报》《剑南文学》《德阳文学》《嫘祖文艺》《四川文化报》《西南经济日报》《西康文学》《四川省情网》《德阳散文》《西部散文》《德阳散文文萃》《四川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廊坊日报》《散文笔会》《大洼文学》《绵阳散文选》《文摘旬刊》《绵阳新闻网》《世界华人作家》《读者报》《金秋文学》《四川农民日报》《红岩少年报》《海棠文艺》《泸州作家》《绵阳科技报》《南充文学》《巴山文艺》《个旧文艺》《牡丹晚报》《绵阳日报》《南充日报》《绵阳晚报》《吾乡》《东方新文学》《西康文学》《德阳日报》《三星堆文学》《乐山三江潮》《新媒体文学》《乐山峨眉河》《达州晚报》《潮头文学》《中岩》《宜宾日报》《阆中日报》《澧水之水》《嫘祖故里》《太白文艺》《散文笔会》《花溪文学》《绵阳文学作品精选》《伊犁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沱江文艺》《甲鼎文化》《悦读圈》《广元日报》《乐山日报》《伊犁晚报》《嫘祖文艺》《绵阳广播电视报》《西蜀周刊》《伊犁文选》《升钟湖》《几江文艺》《贡嘎山》《杜鹃花》《泸州作家》《遂宁日报》《西湖雅集》《五凤溪》《蜀籁》《绵阳政协文史丛书》《子昂诗报》《武东山》《云溪文学》《盐亭百年新诗选》《蒲公英》《嫘祖风》《写乎》《井研文学》《盐亭百年文学作品选》《文同诗刊》《盐亭文史丛书》《盐亭在线网》《嫘祖文化》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正式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几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中国通俗文艺奖”,“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盛世南充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大美南部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散文家年鉴》《当代散文文本》《四川散文大观》《巴蜀散文精选》《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汉语》《蜀本》《胶东散文年选》《湘楚文学丛书》《绵阳文学年选》《文学绵阳》《蜀本》《盐亭百年文学丛书》等选本。
作家岳定海还喜爱书法绘画创作,已创作近千幅气象万千、色彩斑斓、图象奇异、用笔老道的书画作品,已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和国内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海内外藏家精心收藏,代表作是《泄露天机》《天歌》《物象异类图》《生生不息》《巴山蜀水牧歌图》《魅影》《木叶动秋声》《作家肖像系列》《莲叶何田田》等,发表和展出于《四川日报》《晚霞报》《国防时报》《西陵嫘祖》《绵阳文艺》《蒲公英》《四川文人诗书画展》《四川首届乡村振兴诗书画展》等报刊美术版面、精美画册和成都市、绵阳市诗书画院及上百家酒肆、茶坊、咖啡馆、会议室和展览厅。
岳定海词条入编【中国当代一线诗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