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我晚上散步,从中北镇来到了杨柳青镇,从我家距离孟宪奎老师家是7.5公里。来到了孟老师的画室,画墙当中正好挂着一幅刚刚画好的巨幅山水画。当时我看到这幅作品特别的漂亮,我就问师父孟宪奎老师:“师父,这幅画画的太好?和你以前画的景色不太一样呢”?

此幅作品为友人:允博(天津)电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白祎波先生而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品
老师跟我讲:“画山水呀,分四时和四季。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不仅要注重对于画面中空间的表达,也不能忽视与之并行的时间,中国山水画不同于风景画,它不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摹,其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有对于宇宙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的领悟。中国山水画中有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山水图景的表达,对季节性的描绘也是历代山水画家热衷的主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品局部图
听孟宪奎老师这么一讲解我对山水画中表现的季节。有了更仔细的观察。孟宪奎老师说:“自然中存在的时间或者说是物理的时间,我们在年、月、日、时、分、秒中感受到时间的长度,在春,夏,秋,冬中感受着时间的流动。绘画作为一种静止的视觉艺术,在画面中并没有真实的时间存在,但经过画家艺术的处理,呈现的都只是时间的假象。让观者通过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引导和物象暗示,引起自我的情感共鸣和心理想象,就会在观者的脑海里形成一种映射,从而感受到画面中时间的存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品局部图
我问孟老师:“您以前画山水的风格大多是青绿,为什么这次的风格上面还加入了很多橙色的画面。”?孟宪奎老师说:“说到太行山必须给你讲我在太行山写生的事。十月是柿子丰收的季节,走进邯郸涉县的刘家庄村,随处可见乡亲们晒秋的忙碌身影,那悬挂晾晒的柿子如同一面面橘色的彩墙,绚丽夺目。游走其中,到处都能看到硕果累累的果树,那高高挂在树梢的柿子,为村庄添加了无限的魅力,令人来了就不想走。太行山沿线,各地晒秋的特色不尽相同,但最好看的要属那红得似火的辣椒和金黄色的玉米,远远看去色彩鲜明,经过简单的堆放便可摆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品局部图
孟宪奎老师创作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全景式山水画,经过提炼加工。创作出原生态、纯自然状态的太行山作品,去除了代表现代文明的公路及钢筋水泥建筑物。因为水是围着山转的。此幅作品用勾、皴、擦等笔法对主峰进行深入刻画,用墨以浓、淡、干、湿等不同墨色,画面的主次、前后、虚实关系用稍浅淡的墨色,以皴擦为主,笔法概括结构,含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品局部图
在交谈中,孟宪奎老师又拿出了一幅他昨天的新作让我来观看,孟宪奎老师说:“无论写生还是创作,都要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能凭空去想象山石、树木的造型特点,只有到自然中去,以造化为师,看过物象的真实特征,再进行研究,画出来的东西才有意义。”

此幅作品为朋友于桂全先生而作
在和孟宪奎老师聊天中了解到“写生能够引导画家感悟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源泉,画家们通过写生不断地积累素材,记录自己写生历程的点点滴滴,置身于自然能去发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物象的变化,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

此幅作品为朋友于桂全先生而作的作品局部图
孟宪奎老师给我讲到:“从地理位置说起,太行山横跨北京、河北、山西和河南四省,绵延400余公里,所谓八百里太行即出自于此;它处于中国地形上第二阶梯的东面。太行山以西,便是黄土高原,以东便是广袤的华东平原。太行山山脉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由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山体抬升,河流下陷,形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陡峭的山崖、纵深的峡谷。”

此幅作品为朋友于桂全先生而作作品局部图
此次聊天当中我感觉受益匪浅,所以编写了这篇文章,以给广大山水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
作者:王贵来
2022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