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思伟人 牡丹寄情
中原区:尚兰英 李春刚 报道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虽已远去,但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为表达对领袖毛主席的敬爱之情,塑造伟人的光辉形象和歌颂伟人的伟大业绩,一位80多岁的老人花费毕生的积蓄在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河西村北的象山,建造占地600多亩的纪念伟人毛主席的红色教育基地,里面屹立着一尊铜、四尊汉白玉的毛主席大型建筑塑像,供人们追忆和缅怀。遗憾的是由于资金断链,基础设施与绿化带没能配套完善,四周杂草丛生,几乎呈荒废状态。东望集团山东济南中开元课堂员工志愿者李志军得知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们维护基地,使蕴含着伟大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华表。

为更好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让教育基地焕发勃勃生机,2022年10月30日,志愿者李志军自费购买了400株“国花”牡丹苗,并带领济南中开元课堂、济南南山立德课堂及仲宫终军故里课堂的志愿者们,把象征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祝福的“花中之王”一起种植在毛主席雕像周围,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及革命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突出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



上午8时许,志愿者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教育基地,他们用自带的劳动工具对四周长势茂盛的杂草、荆棘进行彻底拔除与清理,他们刨地、挖坑、平整土地,忙得汗流浃背,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种植牡丹苗。牡丹不是普通花草,种植难度有点大,对栽种要求高,志愿者们根据牡丹的特性打好基础,他们运来肥沃疏松的土壤对种植地块进行填土垫高,按照行距、株距挖坑种植,覆土后再捣严实,确保土壤和根系贴合紧密,确保牡丹正常萌芽生长,保障成活率。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具有“国色天香”美誉的400株牡丹苗枝干挺拔、苞牙绽放在金秋阳光下。“静候来年四月,共赏国色天香”。尽管种植过程很辛苦,但能为传承红色基因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追思伟人,牡丹寄情。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捍卫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信仰,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日常行动中,将革命传统不断传承并牢记在心,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的情感,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