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转一响”变奏曲
文/纪天才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上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成为富足家庭的标配,也成为多少新婚夫妇梦寐以求的陪嫁上品,也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伴随着国人走过一段开怀大笑或潸然泪下的历史,折射了那些年代的生活和状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时代在前进,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四大件,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老四大件,又到彩电、电话、电脑、微波炉新四大件,再发展到当下的手机、电脑、汽车、新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需求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折射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现在再看这些东西不起眼或早就被淘汰了。可在当时这“四大件”,成为人们口中的流行词,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一切供应全凭票,尤其是前三样,如果没有票,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况且人们手里的钱相当紧缺。记得那时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要170元左右,一台缝纫机需要150多左右,一块“上海”牌手表,需要120元左右。购买齐这几样东西,大约需要五百元钱。那个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是30多块钱,积攒17个月的工资,才能买齐这几样东西,有没有“三转一响”,也是家庭贫富的一个标志。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梦寐以求的“私家车”是自行车。上世纪80年代初,与手表、缝纫机并称“三大件”的自行车,仍是新人结婚的“标配”。能有一辆‘永久’或‘凤凰’,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人们出行,骑上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绝对让人刮目相看。
进入21世纪,从凭票到现金支付,从刷卡再到手机支付,背后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所用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也在飞快地进步更新,“三转一响”被新时代飞奔的车轮逐渐淘汰,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吉普车,到如今的小轿车及进口车,普遍进入了百姓家庭,并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高科技的服装厂如雨后春笋,遍地生花,服装商场林立,家用缝纫机及缝纫作坊被丢弃,网上购物成为时尚,唱起了“主角”;收音机渐渐被播放机、录音机、电视机所代替。现如今,手表、挂钟、包括一时盛行的电脑、电视机也受到了冷落,取代它们的仅是一部小小的手机。手机的功能竟全部替代了这一切,打开手机一上网,既能听歌,又能看电视、看电影,而且还有多项让人预想不到的效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三转一响”早已成为历史,已成为人们的回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的“三转一响”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大哥大”无线电话到智能手机,网络购物支付,再到目前正在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AI,4G,5G……区块链,万物互联。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每个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们工作、生活、学习更方便、更快捷,同时也丰富了每个家庭的文化娱乐生活。改革开放无疑快速推进了家电产品的创新制造,一款家电、电子产品从流行到没落,犹如闪电般的速度,家用电话、电视机、空调、电脑、微波炉、燃气灶等等,新款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品牌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如今,家庭影院、中央空调、液晶电视已成为家庭必备,手机、电脑、汽车、房子成了热门。
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20多年相比差距太大了,可谓天翻地覆、今非昔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从住平房到住高层单元楼,从无产到有产;餐饮多样化、穿着高档化、家庭电气化、出门机械化已是日常的节奏。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家庭生活很快将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宁的伟大时代,目睹了祖国的繁荣复兴。“三转一响”,曾经轰动、国人骄傲的一个时代,为新中国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证了时代变迁,也折射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变迁,见证了祖国前进发展,走向繁荣的奇迹。
斗转星移,历史在不断向前。回首往事,想想那“三转一响”年代的生活,比比现在的生活状况,两种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可真称得上是两重天。如今,腾飞的中国,神舟飞天,蛟龙出海,航母亮剑,嫦娥问月,开拓创新,向寰宇浩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三转一响”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开拓进取的伟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对比,才更让人感受到了如今生活的富有和甜蜜,才会让人不忘过去,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纪天才,现就职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信访局。曾被《张掖日报》社聘为特约记者、《甘肃经济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曾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网》、《共产党员网》、《每日甘肃网》、《甘肃新闻网》、《浙江在线》、《中国特产报》、《中国旅游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科技报》、《甘肃农民报》、《兰州晨报》、《张掖日报》、《人民信访》、《作家导报》、《作家天地》、《上海文学》、《党的建设》、《党员之友》等报刊、网站发表新闻报道、通讯、论文、散文、杂文、调研文章1000多篇。其中有近百篇论文、通讯、散文、杂文调研报告获国家、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