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夜里的亮窗
文/平安
我从贵州来到这个年轻的直辖市已有十五年。那扇夜晚一直亮着灯光的窗,就在我当初刚来时打工、现在住房对面的办公楼第五层,中间相隔一条双5车道公路、以及大约10米宽的人行道和绿化带,每到夜晚那扇窗户始终亮着灯光,十点左右才熄灭,有时十一、二点钟甚至凌晨以后。
当年,我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农村青年,高考以5分之差落榜,因为家在深山,家里也没有更多的钱让我复读高考,“志向远大”的我,不愿一辈子在家务农,一心想走出山区到大城市闯一闯,于是,我毫不犹豫告别父母乡亲,只身来到这个年轻的直辖市。
没有技术、人生地疏的我,只好在建筑工地打工,工地就在那栋办公楼的对面,每到夜晚,工友们聚在工棚聊天,对着公路就能看到对面楼上那扇亮着灯光的窗户,隐约看到办公桌前坐着一位长发姑娘,或伏案疾书、或敲打键盘、或翻阅资料、或托腮沉思……侧面图犹如一幅美人剪影,偶尔,她沉思时会将头偏向我们工地方向,用左手托着腮帮子,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她目清眉秀的五官和秀美的小脸。
当时工地打工仔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工友们无聊之余要么打扑克,要么聊天,要么就着几粒花生米喝“老白干”,不知从何时起,起哄打趣声此起彼伏:“看看看,对面办公楼的美女又在看工棚了,是不是看上哪位帅哥了?”日复一日,对面办公楼亮着灯光的窗户,成了工友们夜晚枯燥生活的“调色剂”,更是我每晚必修的“视频课”。
初来城市的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同样,也特别好奇那亮着灯光的窗户里面是什么人?这么晚了在做什么?……
生性胆怯的我,尽管很想去那栋办公楼一探究竟,但又怕工友们取笑,只好暗地里悄悄打听,才知道那里是这个城市的政务服务大厅,1—4楼是审批大厅,有二、三十个行政部门入驻,据说,办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开税票等所有的行政审批都能办,亮着灯光的窗户办公室在第五层楼,是专门管理大厅的行管科,那个美女是科长,她们上班时间为朝九晚五,但大厅工作人员下班后,她们还要进行数据汇总、情况分析等,提出改进措施,以便第二天审批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天做完后才能下班。
当时我很不理解,都说当干部是很轻松、很体面的工作,特别令农村人羡慕不已,认为当了干部就是“当了官”,就是“光宗耀祖”,怎会如此加班辛苦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对于打工的我来说,整天忙碌劳累暂时无暇去细想。
为了让自己工资更高,也让生活更充实,以及莫名其妙对“亮窗”的梦想期待,工作之余我报名参加了建筑专业自学考试,每当夜晚,当工友们聊天、打牌、喝酒打发无聊时光时,我便对着那扇亮窗,自学知识,同时也给自己定了个小小计划,就是对面窗户灯不息,看书学习决不停。无论白天多累,无论酷暑寒冬,我始终坚持着,不知不觉中已把那扇亮窗,作为我人生的灯塔……。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学习,我不仅拿到了建筑专业大专文凭、本科文凭,还拿了建筑师、工程安全师等资格证书。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拿到营业执照那天,我特地穿了一套崭新的西装,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亮窗那层楼,走廊的墙上我看到了“党建园地”里醒目书写着“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子”“当干部就是当公仆就是做奉献”“工作再难没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难”等大字,光荣榜里就有“行管科”科长的照片和姓名,下面有一行承诺“今天的事今天毕。用我的青春奉献,换取群众的称心满意”……瞬间,我明白了之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了……。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我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公司,买的房就在那扇亮窗的对面,还买了车,结了婚,生了子,妻子就是亮窗里的那位美女……。
放眼望去,这座城市行政机关的办公大楼,夜晚亮着灯光的窗户早已不只一扇,如繁星满天……
作者简介:
徐永,女,中共党员,行政机关工作,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