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欣赏一个人?
文/方路
朗诵/M先生
时刻种下善因,回报的就是善果。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反之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古人几千年积累出来的经验,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答案。
人与人的遇见是缘分使然,第一眼看着不讨厌的人,是很有可能成为长期相交的人。
所以,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一个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就会不经意间流露出Ta的人格魅力。
就会吸引那些相同特质的人彼此靠近。
我们这一生走来,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只需一眼,就能惊艳;
也有的人虽平平无奇,但慢慢相处下来,却觉得是可以深交之人。
与人相交,有乍见之欢,也有久处不厌。
既要同频,也要共振,只有契合的三观,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人和人能否长久的相处,大致从这五个层次开始:颜值,才华,性格,善良,人品。
遇见后,只有不讨厌你的外表,敬重你的才华,喜欢你的性格,看到你的善良,了解你的人品之后,才心甘情愿和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或爱人。

1
始于颜值
常言道:相由心生,命由己造。
人的容貌就像一块细腻的布,天生的容貌决定我们的面相,而后天的心态决定着我们的气质。
长期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会改变面部的纹路,让你失去好的面相,而失去了好的面相,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该有的福气。
反之,好的容貌,是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爱与温柔,明媚,自信,阳光。
这些特质滋养出来的持久的赏心悦目,看上去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才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喜欢你,靠近你。
好的形象是人与人初见时的敲门砖。一个人外在形象与气质决定这个人要不要再交往一下。
跟Ta人的第一眼很重要,如果初见没有好感,那就基本没有可能交往下去,往后岁月,你会对Ta抱有偏见,这样以来,就很难再有好感,更不会再次和Ta深交。
好的形象,未必等同于能力,但足以成为你人生之路上的助力器。
深以为然。
也常有人说:四十岁以后,要和长的好看的人做朋友。
的确,长相年轻又好看的人,慈眉善目,这是长久以来的积累,也是岁月的恩赐。
心恶则貌丑,心善则貌美。一个人的形象,藏在他的为人处世里。
可可·香奈儿曾说:“二十岁的脸是天生的,三十岁的脸是生活雕刻的,但四十岁的脸,是你自己造就的。”
你的审美,阅历,见识,涵养都藏在你的气质里。这种气质从哪里来?
最直接的方法便是从阅读中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
为什么要读书呢?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的面相是不一样的,读过书的人更有高贵的气质,Ta的气质在谈吐间,在处世的优雅从容里,在自信坦荡里,在明媚微笑里。
Ta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自然会吸引着同频的人不断的靠近。
所以,你的颜值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走过的路。

2
敬于才华
才华不是只有“写作”“音乐”“绘画”等方面。
还有体现在一个人的思维逻辑,幽默风趣程度,口才的卓越,为人处世的方式。
对某个人有好感,那是因为Ta身上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真正的才华与智慧有关,是一种超然的见识。
他们的魅力来自思想的丰富、处世的内敛、温情与善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磁场,这种磁场才是一个人的核心能量,一个有才华的人自带光芒。
潜移默化的引领Ta人积极乐观,走向希望。
随着一个人不断的提升自己,就有了不断学习的能力,学做人做事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辈子,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但只有装进你大脑的知识,扬在你脸上的自信,藏在你骨子里的涵养,种植在心底的善良,才是别人偷不去的至宝。
莫言曾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3
合于性格
能说到一起,想到一起的人,才能一起听音乐,闲谈,品茶,做知己好友。
Ta们一起看潮起朝落,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谢;
一起在平淡中品味喜怒哀乐,在酸甜苦辣咸中品味生活的真谛。
有句话说: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因为长期相处,Ta们会改变你的性格,影响你的思想。
所以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就像孟母三迁里,孟子学邻居哭丧,学屠夫杀猪,最后,母亲带他来到一所学堂旁边居住,孟子跟着夫子读书,后来才成为了一代圣贤。
和人品好的人多相处,正如孔子所言: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
和性格好,风趣幽默的人在一起,不仅感觉很快乐,很舒服,很自在,还会上瘾。
其实,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那些幽默的人,大多是一些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心地宽阔的乐天派。
和Ta们在一起就是一种乐活的态度,也是最好的养生。
相反,如果和脾气暴躁的人相处久了,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的喜怒无常。
《易经·乾》有云: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所以,万物都是同类相吸,异类相斥。
也就是说,人各友其友,圣人亲仁,小人亲不义。
和对的人在一起,即使一句话也不说,彼此各干各的,也不会不舒服,也不会不悦。
自会心照不宣,默契相处。
虽然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但三观契合,思想在同一频率,是人和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底线。

4
久于善良
心是一块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当你抓起泥巴扔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手。
你和别人吵架,自己也没有好受多少。
所以,伤害Ta人的同时,也在伤害你自己。
常言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你献出了善心善举,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到你的身上。
当你和善的对待他人时,也会被他人温柔以待。
不要和他人斤斤计较,有时候你让他三分又如何,可能当时感觉有些受伤,但不惹人,就不会遭人恨,就会化矛盾与无形中。
善良的人,做事光明坦荡,无愧于心,行的正走的直。
时刻种下善因,回报他的就是善果。

5
终于人品
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从它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而一个人的修养会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一言一行里。
一个有修养,有教养的人,Ta谦逊,内敛,慈悲,善良。
有为Ta人着想的觉悟。
有做事先做人的自律,有说话不伤人的教养,有换位思考的高洁,有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不变应万变,化解矛盾于无声中的能力和品质。
他的一个恒久不变的微笑,一个温柔似水的眼神,就能化解所有的狂风暴雨。
Ta是一个行走的灭火器,也像救世主,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
是一个灵魂闪着光的磁石,也必是德高望重,拥有人格魅力的人。
余生愿你自制,自律,做一个温暖的人。温柔且有力量。
捧着真心,让人安心,懂得感恩,收获幸福。



个人简历
方路,男, 浙江东阳人,1949年10月出生,学历:双大专。党派:民盟。1968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84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医院院长、报社记者、编辑、副总编、总编、研究员、客座教授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项目部顾问等职。 方路教授现任东方红新歌组委会顾问,中德跨境贸易联合会会长,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顾问、美中德中交流投资中国华东大区总策划总顾问等职。 通过中德跨境贸易平台,从2013年开始,已经先后形成郑新欧和义新欧班列。 “义新欧”中欧班列指的是:从浙江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国、波兰、德国,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条铁路线全长13000多公里,是目前所有中欧班列中最长的。“郑新欧班列”从中国郑州至德国汉堡,比海运更快捷、比空运更经济。郑新欧班列现在目的站已覆盖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国内客户货源地已覆盖我国超半数省份,有效地形成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基础货源地。 中德跨境贸易联合会下属德国企业,迄今为止已达一千一百多家。 40多年来,他受聘担任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总监、顾问职务,策划了100多个成功案例,均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是1984年创办的“办法 总比困难多”和“思路决定出路,方法促进成功”系列讲座,其内容已被业界作为“方氏理论”而广泛传播。 迄今共出版专著、合著90多本,发表各类作品2000多件(篇),计1500万字以上。荣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和优秀作品奖励30多次。2008年12月他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被授予“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光荣称号。2012年5月在北京钓魚台国宾馆被授予“道德中国榜样人物” 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等三家单位联合授予“2013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教育科技类)”。2018年6月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三家单位联合颁发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管理创新功勋奖(最高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