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菜
诗/李伊忠
没有驯化
没有户口和身份证
不认识尿素
也不认识复合肥
散处山林和旷野
听惯了蛐蛐还有树叶
在风中的私语
那只母性的手
在漫漫时光中 采集
当一串串绿色的词汇
装进
经济学的辞典
被广泛地阅读
野菜 却不幸 忽略
一旦正规的食物
频频告急
侠肝义胆的他 便总在
遥远而又切近的地方
等待
给青黄不接的生命
赈济
君子一样 不愠不火 不偏不倚
每当餐桌太过奢侈
司空见惯了 珍馐美味
人们就会想起这位远亲
即使花上大把的钱
也得请他 间或地刷新
满是油腻的肠道
野菜也曾一不小心 就葱绿成
爱情和乡愁的题材
在《诗经》和楚辞里
蓬勃起
簇簇崭新的永远的诗句
春风一吹 到处弥漫着文学的香气
我是男性 五大三粗
却喜欢模仿传说中的罗敷
提着小巧的柳筐
漫步于诗词的领地
在溪水沟渠边 随意一捞
就能盛满
参差的荇和缠绵的苤苡
千万别在自己的责任田里
移植野菜
因为他是居士 只能
带发修行
我与山谷互文
这条山谷的历史悠久
却因为一次杀伐伤了神经
昏睡成植物人,只余
溪流的呼吸
脚步试着阅读
石板道上的文字
期待以声响治疗
跑是兴奋
不疾不缓是流畅
驻足是标点
拐弯是情节转圜
平直是白描或说明
上坡是凝重
下坡是一气呵成
我自信是一阵春风
次第唤醒一群群鸟语
它们在枝叶间瞬间绽放
如同失语者突然开口
爆料聋哑前的健康
为等我,为了一个上午
山谷已潜藏多年
备足了秀色、湿润、声音和气味
对视,相互谛听
我与山谷同享一种修辞
叫互文
山谷咀嚼了我
吐出残渣,还给
熟识我的人们
其实,我也吞食了山谷
一时消化不了,只好
每每于夜间反刍
李伊忠,男,土家族,湖南省张家界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公开出版《故乡的分量》《品读家园》《武陵源民间故事》《武陵源地名文化》等作品集。曾荣获国家级诗歌奖三次。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