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杏惊秋
文/桂人庆
若说秋风袅兮,使人乍惊秋寒,那银杏真可谓锁清秋之物了。秋风飒爽的时节,连齿牙松动的古稀之人,也都迎着微暖秋阳,三三两两地到山间墙下,树杂云合之处,围棋或小酌,映在高远的苍空之下,正是一幅绝好的人间暮色。
少时读书,是在祖母的故乡,一方安宁的镇子,清平世界,宁和无事。姑母爱诵古诗,尤喜汉魏古诗。于是,我常携了几卷线状的古书,踱至城南。城南古寺下有两株可一人合抱的银杏,风姿闲雅而不是威严之神。每踏上园路,遥遥望见古木苍虬,衬着背后略显失修的屋宇,不觉心绪萧然。仰观万物,动心摇焉却于这清秋之际的锁清秋处,得到了一些可以安吾身的禅思。银杏微苦,走近了总有一丝清苦之气萦于耳目、心弦。抚之触之,却觉温良,有翩翩君子之态了。人们每念及银杏之长寿,总少不了叹息一番。物华易逝,而此树却根底槃深,自有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脱风神了。无限情思尽在秋色中绵延,山沓水匝,不知隔岸的烟火又起了未?人有饮食之欲念,树无饕餮之俗音,与此君相比,人似乎是最易放驰心猿,悲然慨然之生灵。
记得晋代王子遒最痴,平生最爱竹,即使暂居空宅,仍令下人植竹,刘义庆赞为美谈,“何可一日无此君”。吾于银杏,亦痴情久已。曾于仲秋之日,于禅寺之中见得数株古银杏。满目的金灿之色,携着几缕明耀的光映入眼帘,此君性温,最能中和了肃杀的秋气,一谐一和,予心以给养。寺院屋顶上歇了几只林鸟,白的像雪,偶尔栖于林枝之上,映着瓦蓝而澄澈的天宇,竟让人心疑是雪落在了银杏上,晴风微浮,抖落的雪四处飘扬,消失在无穷远处了。步入此方清寂之所,难免有人世两隔之感,钟声和着银杏洒落,一悲壮一清明,方知禅家“空故纳万境”的禅思之妙。秋了,万物现出最原始的眉目,纯然一片闲雅。春秋代序,而那盘虬挺拔的银杏,却始终巍然立着,睇视着人间的生灵,不觉山河忽晚,知音浩大。
常见人拜银杏,此风仿佛江浙较盛。也许因了些风物传说,人们不禁将信仰投注于银杏,友人亦自称为银杏痴,尝画数幅笔墨为此君写容。偶见一幅《天凉好个秋》,素绢之上,黄叶欣然怒放,既具梅之奇骨,又兼菊之冲淡,萧疏中见生机,生机中隐妙理,笔法布置,皆为上品,却让人生惜物之心。只见那亭亭的枝上呆立着一只雀鸟。鸟肥而无清癯之神,顿将妙法布置,全盘尽毁。曾有幸于一次展览上,观得画中上品,仅以墨线勾勒树之温雅,水墨写意,淋漓穷相。在一笔一画间,充盈着无限生气,令人垂首数拜,于一片穷白之际冥想。江浙流传着许多关于银杏的传说,有人崇其灵性,有人慕其合欢之意。常常于古树之下,见有人拈香拜树,心意至诚,渴望得到树神之庇佑,得以使相濡以沫之心长久地获得庇佑。
在风清气爽的秋,总适宜与好友相约,登高远眺,秋气已盛,银杏树身经历了风霜之后仍保持着那份岁寒之心。银杏在金陵黄的似乎比江城快些,每到此际,总能借此君之佛面,受到来自友人的馈赠,或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秋”,或是水木清华,遥遥地折来枯枝,以作韶华之期。种种雅趣,赏心乐事,似乎都与银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秋天的街道上行走,最爱的便是看银杏打在黄墙上的光影,随着光源的移动,横横斜斜的枝条映现着一种美之温良,人行于期间,仿佛穿梭到了另一个黄金时代,手持团扇,或捧卷行吟,吐纳珠玉,神思微动,在与物相遇相会之际,体验到一种最原始的归属感,银杏总能给天地逆旅之客以宾至如归之感。在人生的雅集间,默诵着清秋诗篇,于风声悄过之际,感受天地的喜悲怊怅之情。万木凋零,商风肃肃,叶落归根,大地于此之间,得到了兴来如往的欣然。
观银杏最宜于白日秋林之时,于小窗幽阁下,将窗子作了极天然的画框,隔着玻璃或窗子去品读其中蕴藏的美与甄纯。银杏叶黄,却并不招摇,而是坚守着朴实的天然之美,仿佛古人秉烛夜游,衣襟上的锦绣暗纹被烛光照亮,具有一种枯寂真实之美。经过数载沉淀,树显得有些枯朽,而正是这样的枯朽,孕育出了令人心向往之的境界。静观默会,在侘寂之中不显出衰颓之态,而是孕育着枯淡之静。这种静是有力量的,每每读书到心烦之时,陡见此树,顿觉意乱心烦之感,于此顿消了。偶尔会学着古人的雅趣,在叶片之上写诗,或是“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或是“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风雅之诗,与风雅之物,于此方是圆满。
很平和的午后,在楼巷之间穿行,忽听得远处有笛声,跟着笛声走啊走,终于到了一方悠亭之间,见有人临湖吹笛,吹得是辛稼轩的《临江仙》:“只消闲处遇平生。”临湖还有人划船,在荡桨声里,袅袅兮秋风,银杏遂纷纷零落,金黄诉说着这一季的结束,以及下一季的继续。此时,是否也有人在天寒翠袖之时,为满目萧条之景俯仰叹息。银杏的凋零,在走向寂灭之时,也带给人间新的馈赠,但看白果皎洁,如核小,却可入药,医人之疾,益肺气,定喘嗽。何尝不是这位百岁之龄的生灵,予人间最大的给养。
万物萧然,银杏锁清秋,何时能再于小窗幽阁间,凉亭悠处,品读这份物华之美,在俯仰之间,将万物心事尽收胸臆之中。
作者简介:
桂人庆,明月满长安,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安徽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齐鲁晚报》《鸭绿江》《清风文学》《文学中国》等报刊和平台。所为幸事,品茶习文,予燕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