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柳滩村走出去的老革命董超
董超是我们董家的“大官”,按辈分我叫他爷爷,他老家是济南市平阴县柳滩村,行政九级(原来是七级,是毛主席主动降工资的时候他也主动降了两级)。家谱上的名字叫传瑞,泰西董氏家族的十七世。一九七八年去世后骨灰没有埋回柳滩的祖茔地,而是安放到了八宝山第十室,和其他领导人的骨灰盒排在一起,因为他够那个级别。他生前任国家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长,去世于任上,终年五十八岁。生前经常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外宾和跟随领导人出访,陪同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外宾的照片我们祠堂的贤德堂里就有。说起他老人家从出生就有一段传奇故事。

一九二一年,柳滩村董衍经的家里添了一丁,一家人都高兴,可是当仔细看看他的全身上下时有点不正常,发现手指特别长,要比正常小孩的手指长出一节的样子,家人们觉得疑惑,在那个年代,只有求神问卦,找了个神婆看了看,说是泰山下边的卧龙槐神转世,手长抓财,能做大官。别管怎么样了,拉扒着吧,起了个乳名叫槐。那时候柳滩一带归肥城县,因为和东边的村里有好几家亲戚,有的亲戚家三七年以前加入共产党的,他走亲戚受了影响,十六岁就跟着张杰(又名张怀珍,建国后任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干革命入了党,后来张怀珍还给他介绍了一个会使双枪的抗日女侠妇救会长尚栖霞做媳妇。那个女侠奶奶脾气火爆,没两年爆病身亡了。后来他跟着队伍走远了,不知道他打了多少仗,吃了多少苦,反正家里也没有他的消息。建国后稳定了,他邮信回来了,他成了南汉宸的部下,在中央人民银行当公关部长(就是现在的办公厅主任),后来南汉宸调到国家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当主席,又调他去当了对外联络部长。
我一九七四年上高中期间就听说过,董超探家气死老爹的事。当时我也对这个爷爷有点生气,怎么这么大的官这么不孝顺啊,2012年我修祠堂,在办展室收集资料时才知道了这事的原因,他的侄子宪香叔在北京钢铁公司退休后住在柳滩村的老宅子,我去了解董超爷爷的资料,族叔给我了他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外宾的照片,讲了他所谓的气死老爹的事情经过。

大概是六几年,董超爷爷的父亲被接到了北京的家里,看到后来儿子找的这个家是河北无极县的儿媳妇也挺好,可是老人没有见过大世面,看到儿子和儿媳妇挂到衣架上的貂皮大衣总想摸摸看看,还想穿穿试试,被儿媳妇看到了,板着脸说,别看了,别摸了,我和你儿也买不起,要买起早给你买一身了,这是国家配发的,平时都不能穿,你别弄脏了。老头不懂得他们的工作是干么的,钻了牛角尖,心想,国家发给你们工资了,还能再发给你们这么好的衣裳?别骗人了,气的老头非要回老家,就这样回到了柳滩老宅子,给人说,我死了也不能给小槐说。到了一九七四年,老爷爷病重了,有人偷着给他写了信,让他回来看一眼。他做火车到了肥城,县里派小车送他回来的,还跟来了三个警卫和秘书,有人看到大官回来了,跑着喊着去报信,老头一听是儿子回来了,一口气咽了下去,安葬了老爹,他回了北京,忙起了工作。上海宝钢项目也是他谈判签署的。由于操劳过度,他五十八岁就离开了人间,也是为国家累死的。他一辈子为人低调,儿女也是普通的工作岗位,儿子在一个国企上班,就是儿媳妇有点本事,升成了审计署的副署长级退休了。他为革命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是我们家乡人的楷模,他的事迹介绍将永远在我们祠堂的贤德堂里激励子孙后代!
(2020、11、12)
附人物部分图片:






作者简介:
董光生,1955年5月出生于平阴县沙岭村,曾任店子公社资料员,文书,平阴县园林处主任。退休后致力于家乡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多篇著作在县市报刊发表。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