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书画家: 霜凝
霜凝(唐双宁)先生现为知名文化学者,诗人、画家、散文作家、书法家,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曾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曾任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方面
绘画作品受邀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并被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李可染画院、今日美术馆、龙美术馆、厦门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在中国美术馆、龙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李可染画院美术馆、皇城艺术馆、银帝艺术馆、凤凰中心等展出。曾在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山东博物馆、广西博物馆、荣宝斋等举办书法个展和国家博物馆、西泠印社的书法联展,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收藏;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龙美术馆等举办书法展和艺术讲座。
文学创作创作
诗词近千篇,著有诗集《霜凝诗词选》、《若水斋诗集》等;出版散文集《负笈集》 、《唐双宁自选集》 等 ,共计100多万字。 散文《毛泽东的气质》入选《2014年中国随笔排行榜》; 曾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华散文》、《诗刊》、《北京文学》等多个权威刊物发表文学作品。
一、霜凝的诗
浣溪沙二十首//遙寄苏东坡//霜凝
——苏东坡,人生楷模
1、眉州
山月峨眉秋半轮,青衣江水照孤云。一方水土一方人。
程母动情言后汉,范生泣血铸新魂。少年岂是等闲身。
2、开封
汴水秋风流向东,隋堤烟柳旧皇宫。清平乐里宋仁宗。
兄弟高才惊礼部,欧梅慧眼识人龙。太平宰相宦途凶。
3、凤翔
弄玉华山吹凤凰,嬴秦创霸起仓黄。渑池一路话凄凉。
喜雨亭前名物我,凌虚台上记存亡。人生初仕判官郎。
4、杭州
形胜东南烟柳虚,参差十万列三吴。江蓝水绿有人书。
旧党新朋求外放,黑云白雨对谁呼。千年潋滟是西湖。
5、密州
马耳潍河流故齐,泛舟北去守胶西。超然台上展愁眉。
射虎擎苍忧国患,治蝗祈雨恤民饥。十年生死悼亡妻。
6、徐州
大禹彭城分九州,横波汴泗水东流。楼头衔燕筑新愁。
无礼黄河涛肆虐,有情太守志同仇。庐城功业起黄楼。
7、湖州
白鹭肥鱼西塞山,吴门桥外下菰烟。苕花浮雪小舟扁。
总是诗骚成雅兴,却因文字写奇冤。一声霹雳响晴天。
8、黄州
赤壁无言愁大江,人生沦落百回肠。诗人转做水曹郎。
自笑童心难管口,不愁华发易添霜。文坛从此看黄冈。
9、金陵
牛首烟岚撷落英,莫愁风雨绕金陵。鸡鸣古寺响钟声。
扬子江边人一笑,钟山脚下泪双行。天涯沦落别来情。
10、宜兴
花浪流溪诗画浮,蛟桥秋月照周侯。国山僧寺晩风收。
阳羡从来光景好,宦途可与子瞻悠。夕阳长落蜀山头。
11、登州
日出扶桑连水天,凌空仙阁眺无边。渔梁有曲钓云烟。
知府蓬莱方五日,登州对子己千年。八人不敢望苏仙。
@苏东波就任五天登州知府,八仙过海之蓬莱阁上苏公祠对联: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12、颍州
新渡波光连颍泉,南岗雪色满山川。云亭缥缈月孤悬。
诗酒开怀人两醉,颍杭放胆水同欢。西湖南北尽开颜。
@苏东坡杭州通判任上曾假道颖州探望欧阳修,后任颖州太守开挖颖州西湖并有诗“未觉杭颖谁雌雄”。
13、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盘,长堤白塔往来船。瘦西湖畔望何园。
进士卷中思伯乐,平山堂下忆华年。一篇至论到今天。
14、润州
甘露朝晖思仲谋,金山塔影大江流。西津寻渡小山楼。
飞雪杨花明月照,卷帘窗酒少年游。杭州通判润州愁。
15、定州
雪浪寒斋唐水烟,西溪玩月塔开元。中山后圃未知寒。
元佑朝庭怀壁罪,中枢学士放言冤。角声一去不归年。
16、惠州
小阁藤床加罪身,橘梅次第岭南春。鹅城日啖荔枝新。
玉塔微澜吹绉面,冰盘倒影是朝云。谪人南国断离魂。
17、雷州
万顷云连东海波,一龙烟水绕田歌。七星拱秀对银河。
分手罗湖人寂寞,回眸双髻泪婆娑。海天别后日无多。
18、儋州
笔架浮云天有涯,颜塘漾月暮云低。黎民把酒稻粱炊。
九死南荒思去耳,一生西蜀盼归之。桄榔庵里泪空垂。
19、常州
晚眺西城天目湖,风帆城郭下姑苏。浮屠积雪叹唏嘘。
北上孤舟行绿水,南归一命悼寒儒。风流千古后人书。
20、汝州
野渡扁舟横岘山,玉羊落晚照桃园。崆峒云雨画中仙。
五望嵩山通地脉,三归汝水接黄泉。东坡精气好长眠。
@苏东坡五到汝州,三苏归葬汝州(今郏县)
七绝读古人十首//霜凝
1、读李白
豪气冲霄不上船,翰林御用赋闲篇。
兴来掷笔传阉竖,一脱终成大谪仙。
2、读李清照声声慢
几度相思济水边,黄花淡酒两茫然。
秋风细雨离人泪,北望蓬山趵突泉。
3、读苏轼《纵笔》诗
愈是才高愈是痴,道人好意谪人悲。
藤床小阁依然睡,只管听钟莫写诗。
4、读柳宗元《江雪》
永贞事业水东流,雪染千山鸟白头。
万径无言谁与吐,一人独钓一江愁。
5、读《史记.李广列传》
云里银钩借过来,北风箭镞二三枚。
对天一矢深秋落,长叹龙城射虎才。
6、读《桃花园记》
闻听陶令梦桃林,红雨缤纷片片心。
夹岸溪行惟自乐,如今多少是知音。
7、读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君似飞鸿未计泥,世人踏雪认东西。
老僧本是无心柳,新塔留荫百代栖。
8、秋读《史记.淮阴侯列传》
胯下淮阴马上侯,蒯通长恨未知收。
躬身自古艰难事,俯首拾来满地秋。
9、咏伞兼读《史记·萧相国世家》
生来能放亦能收,独对阴晴两不愁。
一举撑开堪大事,雨中高出万人头。
10、读张良
子房意气白云霄,博浪书生十字桥。
天上降来黄石履,一躬拾起汉王朝。
新古·夔门诗咏
霜凝(唐双宁)
君不见万里长江万里魂,
一路奔流到夔门。
君不见夔门诗赋开胸怀,
长江滚滚诗兴来。
君不见夔门麾下千座峰,
千峰都是大诗翁。
君不见夔门诗咏性情真,
长江长流大浪奔......
夔门巍峨巴山青,
长江击节赋比兴。
夔门两岸上下阙,
长江诗浪吞江月。
夔门两阙平仄分,
长江诗水万丈深。
夔门吟诗声入云,
长江堆雪卷诗魂......
夔门脚下雾婆娑,
长江驶入诗人国。
夔门脚下滟滪堆,
长江诗情气崔嵬。
夔门先人石哨音,
长江天籁第一吟。
夔门诗兴不能己,
楚辞乐府民歌起......
夔门走来陈子昂,
白帝城头诗飞扬。
古人来者都不见,
天地悠悠涕怆然。
夔门吟颂王维诗,
晓行巴峡画里痴。
大漠归鸿孤烟直,
长江黄河落日时。
夔门有幸识诗仙,
李白飘在彩云间。
朝辞白帝下江陵,
万重山峦一日行。
夔门有幸识诗圣,
杜甫秋来发诗兴。
落木长江到天涯,
杜诗三分赋三峡。
夔门识得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
寒猿暗鸟月向西,
冷花湿叶碧凄凄。
夔门识得刘禹锡,
竹枝词曲新诗碑。
东边日出西边雨,
情郎江上歌一曲。
夔门识得李贺来,
黑云压城雄鸡白。
惊石哀猿南山影,
瞿塘竹云愁半岭......
夔门识得三苏面,
三苏峡口陵谷变。
夔门灵气染苏仙,
唐宋八家一门三。
夔门识得黄山谷,
桃李春风皆是酒。
寒猿峡口声泪流,
江湖夜雨十年愁。
夔门识得陆放翁,
夜思少陵城上登。
鼓角边声向北哭,
上马擒贼下马书。
夔门识得范成大,
扶得醉人欲回家。
赤甲白盐碧丛丛,
半山人家草木风。
夔门识得杨万里,
山色送别客人归。
夔门小荷无更有,
早有诗情立上头......
夔门诗如过江鲫,
长江长流不停息。
夔门有幸见古今,
古往今来皆诗人。
夔门诗名传千古,
诗根生在巴山土。
夔门对仗唱三峡,
长江挟诗走天涯。
夔门江风不尽来,
长江诗入瞿塘怀。
夔门举杯放歌喉,
长江诗酒向东流。
夔门诗浪摩天耸,
长江长流长歌涌。
长江夔门到今天,
江山代有新诗篇。
长江簇拥新夔门,
今人何须让古人。
今人传承夔诗源,
诗脉文明代代传。
诗脉文明传万代,
夔门诗咏天长在。
夔门诗咏天长在,
大江大峡大未来,
大江大峡大未来......
二、霜凝的画



三、霜凝的书法



落入时间窠臼中的陶冶情操,及诗意的画面
——论霜凝先生诗书画三重艺术的形式架构
文/唐明
诗、书、画三绝,袭古而不拟古,在“形式、逻辑与抽象”之间,有力奠定了“审美、视觉及艺术”——三维组合的契入,使语言、书法与绘画彼此镶嵌,链接成“三位一体”的行为艺术。而诗则重蹈古风劲吹的魏晋风骨及六朝气,莫不涤荡着革新鼎制的理念,一扫千载文人墨客的约定俗成,将当代文化与宋词中的《浣溪沙》格律拆解开;——如是汇聚成一种-既囊括新辞充沛-又蕴含古诗成分的三句式文体,面对这样雅集二者荣耀的语言形式,诗人霜凝是如何把握,并绚丽书写?在获得感知觉识上深刻体验,且凭着二律背反、创造性的实践,以原创者的实绩,再构某种语境上的属性。即:修辞在词语模式中,仍遵循古典,但语言却颠覆性本末倒置。换言之,便是,古典与形式统一,而语境则在现代汉语架构上,反刍悖逆,归之于新颖的抒发与陈述。如此贯彻落实,势必形成另一种在场感,仿佛文字的饕餮圣宴在蹈矩循彟间纯粹就范,而设定却在古代风尚中汲取营养,用一种更新颖的独特,将困扰于古典与现实中的传统桎梏打碎——犹如突出重围,而破旧立新。使再构和逻辑重建,二度还原为语言表达的样板!它绮丽奇瑰又富于诡异和灵动,毋庸置疑,霜凝的诗有鬼才的一面,而更多的是新创与沉淀,诗涵翘楚,寓义深藏不露,于疏阔、闲适及散淡、悠雅间咏叹,并赋予了隽永和洞悉,澄清和熟捻。
古人言,诗中有画,画中有画。书画同规,盖源出自一体而异于形。形具,则诗意出;理备,则工于巧;诗、书、画,三者合一,相互打通,则神形兼备。霜凝的书法意象,在形义变幻上属于现代书体,但根植古代,并诠释阐明了其艺术规范直击心灵感应的延展性与后现代书法语言的深刻体会,在不断攫取消解中加入了某种绘画抽象性的概念和二元解构的元素及观念性提纯,拓宽了艺术空间与范畴,并寄予了时空概念上的穿越,及插入的绘画语言的含混辞汇和多样性。形式上的无疑创新必定高于理论上的实践,它既跨越性地引入了当代书法的逻辑,又融会贯通的赋予了古代绘画大到轮廓、基本指向,及要义。这种探索性无不深藏淇澳,并感味、涉猎了前出性的尝试,或基于人文思想与理念的更新,或取自深刻哲理的悍卫,亦或崇仰后古典主义的变奏,抑或为书画并轨反哺于根性的土壤,在牢不可破中打破,于沉重的反思中产生艺术的哲变,反向构成一种二律悖论的走向,以书法再度还原的过程、朴素的理解、形式的多样、人文情趣的检阅与逡巡,企图反刍、归之于一念,去奠定绘画上理解与途径……
以抽象、写意、造境而取胜,在诗义的田园开拓精神上的牧歌,造就词性生成的坡地,切入艺术的本念与修辞,成为一种意念指引意念的作用。在发微的理论上以抽象性的绘画构成类似张大千的泼彩泼墨与赵无极在艺术形象中的漫游,及跌宕起伏、雄浑瑰玮、波澜壮阔,凭汹涌澎湃般的激情濡沫涂染,而形成绘图文本上的语言,纵横捭阖且诡谲多变,并嵌入茁丽璀璨夺目及类似远古壁画的苍茫遒劲、刚猛异常、拙朴厚重、犀利尖锐。……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至今仍灿,似蓝瑛笔下喷发的炽热而汪洋肆意,在熠熠生辉层叠组织的辉映中嬗变,与诗艺颖灿书规下情景交融!
——读霜凝的画,如览其诗,荏苒、飞动、灵异、营造;果敢、罗列、陈述、阐释。恢弘壮烈卓尔不凡祭出,奇妙坚毅、姹紫嫣红。而其书范功到垂成——则又演义出何等的诗华、绘艺,三者合一,由表及里,充分体会!仿佛一斛珠在锋利迸溅触碰音乐的修辞,宏大辉煌的意境、主旨,它在一系列充满万紫千红下,用虹的颜色提倡,凭诗的腾达邀及书规与绘画,让壮丽颖灿的笔下产生恢弘卓越、惊涛骇浪!诗感泣血之刃而渡书律成画,再生万象簇拥的形式在瑰玮搭箭里,射出语言的警句,构架字字珠玑的美焕美伦。它在诗中言,苏轼的一生遭际,瓢泼离散,魂归何地。语句澄澈,形影诡谲多变!穿凿附会出一个伟大诗人的卓尔不群,忧民忧国的悲情,以及烈怀激烈的赤子之心,和天涯荡孤舟的万里漂泊与人生无常的事事多磨。惟愿宽恕罪加一等的惩处与拯救世界的困惑,徒步九州虽寄身疆野,却居无定所泠然不召回还。——追梦则梦断江渚,寄萍或形影相吊。如其在诗中吟哦(《浣溪沙·二十首·遙寄苏东坡》之一《眉州》):
山月峨眉秋半轮,
青衣江水照孤云。
一方水土一方人。
程母动情言后汉,
范生泣血铸新魂。
少年岂是等闲身。
人海茫茫,从苏轼的出身地四川到其即将闪亮登场,眉州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故地。做为其人生始发的溯源之根,惟有其自然所驻的词汇,可以描绘。仿佛“山月峨眉秋半轮”,在微茫半缺一轮中索求,奈何峨眉山月,朗逸投照,秋色空寂,莫名载悠。宛若“青衣江水照孤云”般辞就别离,江水东去,轻一声喘息,重一声浮现,沙鸥如织,涛尖惊梦。孤帆远影碧空尽样倒流,在苏子笔下荡尽天涯轮回摇曳,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间伴随左右的故土难离,势必影影苍苍缠绵漪回,道不尽“程母动情言后汉”的传奇,惟愿“范生泣血铸新魂”,反倒是堆积千尺雪般,直入“少年岂是等闲身”样诠释缅怀,使苦恋绝唱,在异乡牵系,动辄抽魂寄予愁思梦还故地。
厚土、家国、情怀,于其词令和诗中萦绕,此时作者与苏子共处,坐井观天,同话深谙离恨苦楚。西望长安,东指汴京,乘舟楫远赴文化契约上的朝堂,吻别家乡每一片叶子,远渡劫波始发的异路,使之蹈矩循彟,开启宦游平生,在刀锋上行走,乃赋(词题同上之二《开封》):
汴水秋风流向东,
隋堤烟柳旧皇宫。
清平乐里宋仁宗。
兄弟高才惊礼部,
欧梅慧眼识人龙。
太平宰相宦途凶。
东坡所切入的时间之旅,事态凡此种种迹象表明,开封是其自然要荏苒莅临面对的一个无缘果。尽管在北宋首都构成困扰其一生的伤心,但也仍然将其自己半世漂泊以投名状堪之负载一个忧郁之名。——汴梁,这是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笔下繁华无处不在、人杰地灵的守望之所,也是散文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心仪已久滔滔不绝反复描绘的心灵之书的汴梁。现在归于苏轼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科举之路,足以为之证明其是大宋——最伟大的文学家,诗书画文章惊天动地因之开一代词风、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人物。故而游园惊梦的奇传将在此书写,风骚诗运,千锤百炼,皆付之从容不迫或淡定,举重若轻,则愈发显得铁琵铜琶、卷起千堆雪样,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此时的苏轼似茂林修竹、倜傥不羁、玉树临风,双眸直击,“汴水秋风流向东”,瞳孔明灯朗照无不例例昭示着,“隋堤烟柳旧皇宫”的风景绮丽,忱心荡漾,文字激发,使命垂成。恍惚“清平乐里宋仁宗”,令皇帝也青睐其诗情魁拔,万丈赤励锦纶绾巾擎天一柱之快。三苏之名顿然冉冉升起,俨若“兄弟高才惊礼部”,乃使“欧梅慧眼”如炬,识珠妙解人中龙。恰似魏晋人物,横绝出世,然而介乎于“太平宰相宦途凶”的差池,而换得功名好为力宰烹。盖因此,况如是,一曲描抹的《凤翔》在该词中,以之三为界劝诫,捋一捋衣袖,奕出了一个“弄玉华山吹凤凰”的切入点,在环顾“嬴秦创霸起仓黄”的基础上,勾兑了杯弓蛇影,乃祭出“渑池一路话凄凉”的意境。绵绵恩仇熙熙攘攘抛掷,或为“喜雨亭前名物我”,——因此迅疾涩滞,风衔劲草,剑豪出刃,徒令“凌虚台上记存亡”,感时千古遗传,在出吏之轨中,品尝“人生初仕判官郎”的慨叹与功名。次递即被谪官于《杭州》,咏词一享,建苏堤柳浪闻莺,在三潭印月里搜寻思虑,恍若“形胜东南烟柳虚”般离迷,挈舟三辄饮浆啜醪携妓骋娱,目悬“参差十万列三吴”的觊觎,斗酒十千宜分酌量。到头来雁鸣乌巷,瓢酒当歌,瓦砾堆积滩涂的辞韵在勃兴处,构成“江蓝水绿有人书”的征兆,还原着“旧党新朋求外放”,牵系梦畔载荷,动觉裙彩,香肩芳穗侑驻,俨然“黑云白雨对谁呼”样,勾留于繁昼夜景,并将“千年潋滟是西湖”,且比做西施浓妆艳抹总相宜似的朦胧之况。静沙沉碧,绿野仙踪,俱显诗义寥阔,词鲜红浪。
故此,有时不免细想,是谪官流放的生活途遇,成就了苏轼。东坡才杰卓绝,殊味文灿,若非有此种大游历聊胜于无的周遊,何能蜕变为文虎哲豹,在书法境界里拥有苏黄米蔡之誉,更见诸于绘画范畴铸笔砚耕,颖烂丹青,妙厨饕餮,融会贯通!集南北东西之词式文驰胜名,率真江河皆大喜,云冠当时与迄今。如霜凝之五《密州》词云,“马耳潍河流故齐”,壮阅迎絮与飞虹,目腾野树,气贯三鲁,“泛舟北去守胶西”,随风捉盏,听涛松合,“超然台上展愁眉”般簇拥,乃咏诵云,“射虎擎苍忧国患”,拯救乡彝,“治蝗祈雨恤民饥”,即令人心不苦,也悔之于“十年生死悼亡妻”样悲鸣与惨唤。一晃经年,或至《徐州》,且看霜凝在其词中之六里描述,“大禹彭城分九州”,面对昔日的烟涛薄雾,尘埃落定,岂能“横波汴泗水东流”般感叹,云断空谷,锦阁观景,“楼头衔燕筑新愁”,况似暮光冲天,“无礼黄河涛肆虐”,洪波万里,跌宕起伏,道是“有情太守志同仇”,向来萧瑟处,霓霞翻飞,“庐城功业起黄楼”,使之名垂青史,景添丽显,为此经略共画诗天优选,使之泽及后辈,乃代代传颂。
从霜凝词中,我们可以洞见苏轼种种迁居之路,仿佛诗电影般呈现。由《湖州》之辞所叙述描绘的本质,定义出东坡先生的大觉与感识,一句“白鹭肥鱼西塞山”,使之想起“西塞山前白鹭飞”之略同,而“吴门桥外下菰烟”,则即令不浅忆江南之雪,亦或能读出,苇浪芦烟,桥头霜迹,笠翁对韵,风吹“苕花浮雪小舟扁”的切入点,在怀沙握玉中,囊萤映雪。毕竟词人吟诵的湖景葱渺,飞絮斜织,“总是诗骚成雅兴”,满篇荡漾琥珀声,犹如“却因文字写奇冤”般铸造,使东坡悲从何来?哀离诡吊,寄牵诗怨幽藏,泠鸢似一折纸纵横,如“一声霹雳响晴天”凭栏,再演绎胸中块垒,浇出郁及愤,影与水,舟和人……
阅读霜凝的诗意,在词的二十首遥寄苏子的勾兑中,此一生的历程,充满险峻、悲喜交加,犹如一部影视剧,剧情涉猎吉凶祸福与困顿,而一件件一桩桩一宗宗由此及彼可见的罪与罚、惩与处,在宦海无边里渐次呈现。自少年中考得志,到名满天下,由进官加爵向学涯无边,至在朝、在野。……政治上的争议、见解上的不同,廷堂朝议,矛盾冲突,所构成的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改革派与保守派势力,此消彼长!官僚机构、权倒朝野的人,使苏子难免触及权利中的各种纷争,雄才伟略、尴尬不幸、令身陷官界鬼才般的词人,凭文人气象与风骨寄予胆识及绝望。——迁怒就继续迁怒,诽谤则秉承诽谤!以讹传讹的罪过传至皇帝,在杜撰里口诛笔伐、于事态故技重演中继之被绞杀。无数森严壁垒,让苏轼断不可以救赎,……他百口难辩!赓续的执念,力不从心。做为一个文学家其是魁中龙,但若在官场厮混、往上爬,他算不上一个钻营者。……倘若举证为例,如高毬,虽曾是苏家一僮子,却一旦改转门庭,换了主人,则立马飞黄腾达。——所谓的条条框框、学派纷争、文化上的差异,和名声打压,使之窘迫不已,境地堪忧,画梦为虎的词家诗人瘿弱如羽。他混迹宦海,但实属非能!一个无力、不会巴结的读书人而言,对于事态交际,几乎陷入危机四伏,而不善于从容应对、举重若轻!这样旷世之才,于是不断面临,……削官、外谴、指责、谪迁、流放!由霜凝之词所写从其出世之日,到科举中第,仿佛灵魂的序曲,从开端、升降至行迹处处。一生漂零,半世沧桑,孤身牵系,独木难支的形单影只,到底来自民间,而归于民间!他在人文概念地理上旅行,用精神牧歌宣召心灵放逐的悖论。如何皈依诗意的田垄,将人世间种种百态绚丽呈现,栖息于诗书画与匪夷所思的万难受虐里,排解心中的愁绪,离家奔波,不断迁移。虽也偶有红颜知己或同病相怜的文士所资助、眷顾之,但和家境温暖相比——则殚精竭虑无一能彼此相符。以霜凝《浣溪沙·二十首·遙寄苏东坡》,做为人生楷模比较。一首《湖州》词,所写的“白鹭肥鱼西塞山”,则是揪心的旅途碎屑,旁依别恋,俨然“吴门桥外下菰烟”,也寄予了人生苦短、诗意情长,而“苕花浮雪小舟扁”却潋滟波澜促涌,垂钓微茫。堪比“总是诗骚成雅兴”,为所谓“却因文字写奇冤”,注释真义,辞令巧夺,鬼才艳羡彼功。叹咏人生无际,“一声霹雳响晴天”,便任从索性诗况在异地,思迁追忆,构成奇思妙想。
霜凝的二十首《浣溪沙》词,无疑所形成架构的是一组以东坡命运为主题的连城璧般的回旋诗。而被其书画接龙样精逮妙义展现的艺术,恢弘罗列的大气磅礴,可以说是将现代审美情趣与古典美学意义相结合。
霜凝的书法,属于醉墨、才子书,挥笔鞭名马,而抽象之名马,如万象齐奔,驰骋乃溢出。……淋漓霄汉始发,惊艳、慕斯、羡煞、抵达、腾跃、轮回!奇绝异想天马行空使之虎踞龙盘,虽千兽来袭,却滚滚向前,直入两眸;如双鬼拍门,神灵夜哭,在似与不似之间,犹如五禽戏般鸠占鹊巢,麒麟抱石而眠,银瓶乍破水浆迸样似银河倒悬,熊罴咆哮,鹤唳华亭,在师法自然及造化之境浑然天成,又于电闪雷鸣中上攀至云际,若驷马难追、猛狼衔枚疾进,魂魄在群殴间跌宕起伏、汹涌澎湃、波云诡谲,使千帆竞渡,俨然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原驰蜡象,而滔滔不绝,瑰丽影掠,却之捕获潇湘暮雨瓢泼倾盆,穿洞庭、掘昆仑、跨九州、荡魔域,携沧海一粟,宛若庄子梦蝶,在逍遥游的荒野、赤地、群莽中,琥珀倾心状聚笔墨于颖尖,激起豪情万丈,鼓盆而歌!倒不知是蝶梦庄子、还是庄周梦蝶。其于冥冥之中,将诗在哲想里沉浸定义出人文道德的词律,规之扬眉出鞘之剑而邀唐请宋,谱写心绪灵动的画意,格调遂高,目极神驰,将苏子骋思、缅想、任游之逍遥,苦难人生,面对祸水横流,而坦然接受,皆陈于笔端,目扫六合,俱从善良与可爱,虽乌台诗案将之打入另册,但在独绝中仍不忘雄心,以文畅墨韵、砚田励耕为己任。……受难但从不灰心,愀然却勃兴奋发,穷途图强,坚守勇毅,屡挫屡战。甘处下流,并挥斥方遒,以排除万难,争取最大的胜利,激扬文字,更领风骚数百年!成为历代文人垂范之榜样,敢争创一流,目悬诗海,词炫茁丽。
睹霜凝之画,寥成辉煌绚烂涤荡魁伟之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弋,融合天籁之上,壮描气度不凡。浑然天成,优异遂趋之泼洒率真,眸里镜中纸上,青丹渲染,绛帐呼雨,滂沱归之于力夺山兮,而狂袭惊跳奔雷万重!仿佛在球形闪电中扶摇呼啸,使亿兆琼宇层层叠叠降临。携寓义旷远,而铺天盖地颠覆传统绘画的理念,不复八面来风、天地合一,如鲲鹏展翅十万里翻动江河乃寝于北溟,吞浪吐虹,吸霞震霓,搏击万物之构成,用艺术元素皈依心界的呐喊在地火运行中突奔!燧石狂逆令其振裂龟灿,凿魂千尺,任然浮现,故熊熊之火燎燃,在炼金术的提纯间扣寻,领略精神上的奇瑰心灵圣殿的呼声,以及势掘亘古未有的气度,左右人间可达至境界的神性。……出类拔萃,力卷高屋建瓴的耸弛,宅心仁厚而置宽泛曲水滥觞之远大。惊涛骇浪不足以状绘其苍郁,乱石穿空,何撼天荒地老之星辰。
观霜凝之诗,词痕别咏,正觉识鳞光,鬼才始出,令穹顶团缩乃怀素一盏灯般莅临垂照,为词语生成在辞性映射、凿壁漏光里结痂霜凝,适才风雨交加,恰逢囊萤映雪,凌悲、隐辱、聚气而惟愿因势利导。疏散、萧瑟、悯怜、归隐,方能字字含蓄句句珠衔,使词显如菊,令诗意抵达奠定基础,扣击心台上的学问造成无名困扰,和琴瑟和鸣的不遑多让,以及却之不恭的想象力,或归于洞藏,或幽愤怒谴,或瘦骨伶仃,或肥美如雁。
赏霜凝之诗与书与画,甚称有拍案惊奇之慨,咏诵读之羡慕,览之壮阔心胸,况画掠秋草,书隽星系,诗援岩岫玉筑,觊觎着苏轼词畅通衢之风骨,让石屝洞开,俨然中国套盒式的结构,环环相扣且击节颇赏,在古典修辞所达至的根性中,不断以反向的回归促成架构间的韵律合奏。这是一曲怀旧的交响诗,在螺旋性上升中显现不灭的修辞格局;这是道德的箴言录,于神示颠覆里强调着人性的不屈不挠,良异的品质,永恒不畏权贵的真理,谛听风霜雪风,缔造人生境界的彼方,以维护客观的行吟,成就诗学的道路……
唯苏子理性、仁爱所担负的继承在找寻拯救与逍遥中,宽恕罪与罚乃缔结的契约,批判,可以永年不悔,而被时间检阅的知识及人性则在文化沉淀中积累,汲取我们的意志或意识,为生的伟大和光荣考证苏子一生漂泊,半世咏叹,天涯孤侣在咫尺之遥所萦绕的恋乡与怀乡,梦及长河虽割魂利魄,不忘初衷感识文字的魅力,词上的光荣。
诗评人简介
唐明,笔名狼吠,著名作家、学者、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河南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闻香识玉:中国古代女子闺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版)、《香国纪:中国历代闺阁演变》(报日人民出版社版)等书,长篇小说《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长短诗三千余首,另有《中国兵器史》《中国佛典钩沉》《中西方艺术史鉴》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