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长大
作者:佳义
主播:馨园小主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我眼下就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活了快六十岁,可谓是“闻所未闻”。
其实,严格来说,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难题”,抑或称之为不是“难题”的“难题”吧,只不过是为我家那即将六岁的宝贝外孙“多多”,写几句庆生的祝福语而已。多多属猴儿,2016年9月3日临近正午生人。
要是在平时,写几句生日祝福语,这对于象我这样一位曾在国家正式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广播电台发表过数十万字的省市级业余作家来说,应该可以说是“小菜儿一碟”,不费“吹嘘之力”。

然而,我竟一时被“难”住了。尽管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可却“江郎才尽”,笔拙词穷。究其原因,是我想送给孩子的祝福语一定要与众不同、别具新意,而不愿千篇一律,象鹦鹉学舌那样人云亦云。
我被“卡”在那里,进退维谷,面临两难的境地,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一个人在情况紧急、陷入困境的时候,却往往能陡然生成一种超常的智慧。 “急中生智”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不由想起自己去年五十九岁过六十大寿(民间有“女过十足男过九”的传统习俗)的时候,当时五岁的外孙用充满稚气的童音向我表示美好的祝福:“祝姥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日快乐,慢慢长大!”
慢慢长大?又是何意?家人们可能似懂非懂,也不假思索,闻听都笑了,笑孩子的童真、可爱。
我明白外孙的意思。孩子希望我慢慢“长大”,也就是希望我慢慢变老,是想祝我健康长寿之意。去年才五岁的外孙一定是词不达意,还不会用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用意。

但笑过之后,“慢慢长大”一词却在我的脑海里深刻地铭记,如今这四个字也恰好能准确地表达眼下我对外孙多多的祝福心愿:慢慢长大。
说到这里,您可能不禁要问:做家长或是长辈的,不都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尽快茁壮成长,完成学业,早日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事业有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吗?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
您可能有所不知,我自有一套“理论”。
不是吗?细想一下,孩子从三岁开始,就去上幼儿园,除了回家睡觉玩耍的时间,留给跟家长和长辈在一起陪伴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好容易盼到周末或节假日,想带孩子出去玩会儿,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可儿女做家长的又给自己的孩子报了文体或艺术之类的培训班,有时还是上午连下午,来家里充其量也就是呆上一顿饭的工夫,忙乱中连句整话都说不成。转脸再看看孩子,神情有些呆滞,似乎显得十分疲惫,有时还没到家,坐在车上就歪头睡着了;如果赶上坏天气,或是儿女有同学、同事、发小聚会活动,一个微信或电话,说不来就不来,仿佛给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满腔热情泼了盆冷水;等孩子再长大些上了学,就又有了课后写作业的负担,整天起早贪黑辛苦之极,还会被迫进入家长“跟风”报名的课后托管班以及各种课余补习班,不管孩子心里舒服不舒服、愿意不愿意。孩子就像是被捻动的陀螺,整天没完没了不停地转啊转,最终还要承受十二年“寒窗苦”,面对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现实难题;即使大学期间,也要继续苦读、忍受孤寂;等到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找工作又会面临许多“陷阱”和难题,未谙世事、涉世不深的孩子,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去;工作后又要开始面对勾心斗角、相互挤兑,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然就连怎么“倒霉”的都摸不清底细;等到事业有成,在职场有了一席之地,又要开始搞对象、谈恋爱,紧接着谈婚论嫁置办房子和东西,开始走进婚姻家庭。整天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和鸡毛蒜皮,直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又开始为孩子去哪个幼儿园、每天接送下一代而操心受累,以此循环往复,进而形成“怪圈儿”。
您说,孩子成长太快,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个人认为,把握当下这难得的美好时光,让孩子多多享受童年的快乐才是。
当初,多多刚满一岁零九个月,我就给孩子报名,让孩子跟随姥姥和爸妈乘坐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豪华游轮出国去游玩。这是孩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见世面、亲近大海,兴奋得手舞足蹈都要起飞。遗憾的是,我那次因从事旅游职业带团出门没能跟他们一起同行,但却给大人和孩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多多两岁时,由我和老伴儿出资,让孩子跟他爸妈去世界级“花园城市”——新加坡,到那里著名的大型儿童乐园和无边泳池酒店去游玩体验、大开眼界。因为我相信,视野决定格局;
多多三岁时,我和老伴儿带外孙专程去过天安门广场和北京动物园,让孩子从小知道祖国的首都——北京,看一看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多多四岁时,我和老伴儿又带孩子去了南、北戴河和黄金海岸,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夏天;
去年夏季,多多刚五岁时,我和老伴儿又带外孙去了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东戴河海滨,在“止锚湾”浴场挖沙、戏水,玩儿各种娱乐项目。孩子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夜幕下,那些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孩子放飞心情的真实体现。
外孙高兴,我们开心。看到孩子那花儿一般天真、灿烂的笑脸,我便拥有了整个春天!
今年,外孙多多正好六岁。就在不久前,我抓住本市疫情平稳的空隙,带老伴儿和外孙跟随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甜园文学社的老师们一起乘车来到景色秀丽、清爽宜人的天津蓟州盘山——蓟金海庄园,去那里休闲度假、研讨文学作品。多多跟许多爷爷奶奶老师们朝夕相处,出行、用餐、游戏、联欢,让孩子从小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感受聚会欢乐的氛围,也不乏沾沾作家、诗人们的仙气和灵气,为孩子将来走上文学之路铺路垫砖。
在临行前一天的颁奖联欢会上,我和外孙多多还现场助兴,为大家进行了表演唱——《一对亲兄弟》,受到在场专家、学者以及全体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演出结束后,外孙多多抬头看着我,忽闪着长长的睫毛,“小大人儿”似的对我说:“谢谢姥爷,给了我上台演唱的勇气!”
我睁大眼睛,惊异地望着外孙,感觉孩子忽然之间长高了、长大了。这种成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慢慢长大,是我对孩子表达的一种特别的心情,想让孩子尽情享受这快乐的童年,留住更多美好、难忘的瞬间;慢慢长大,是长辈对晚辈的真情疼爱,也是我给外孙多多六岁生日的最美好祝愿!

作有简介:刘家毅,笔名:佳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外经典文学艺术》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自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期间辍笔十余年,后时断时续。至今已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朗诵联盟以及多家网络平台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短剧小品、纪实文学、微电影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百余篇/部/首。其中,小说《眼神》荣获1998年天津市第七届“文化杯”短篇小说奖,《末日》荣获2007年天津市第十七届“文化杯”暨首届全国梁斌小说奖,《我的电视机情结》荣获“天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征文”二等奖。《书骗》荣获2005年“我与书”天津市“和平杯”征文一等奖。另有多篇作品被《津塔文学丛书》《全国作家看和平》《天津市区县优秀文学作品集》《小小说选》《品味和平》等多种文集所收录。2022年,在《中外经典文学艺术》举办的第二届“炎黄杯”全国原创文学作品大赛中,纪实文学【母亲被“封”十七天】荣获“最佳创作奖”。格言:能用文字与读者交流,是件幸福而幸运的事。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主播,江山传媒副族长,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牡丹苑杯”第八届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