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19回 北镇闾阳镇回民的由来(一)
朋友们,大家好!
经常看到外地的一些驴友行走、穿越于医巫闾山的龙脊之上,欢快雀跃、自由奔放。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和他们相比,更为自豪的莫过于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情怀。想亲近家乡的大山,便有了行走闾山的初衷。借节假日闲暇之时,走遍了闾山的十大景区和驴友们辟过的几十条线路。亲身体会到闾山之大、闾山之雄,大有环抱六重,立抵九天之势。站在每一个峰头、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然气魄;踩踏在每一个荒凉的遗址之上,那份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邃,让人兴致顿生。从辽世宗和萧太后的显、乾二陵,到李成梁家庙的芦花圣境。从耶律倍的望海堂遗址,到其八世孙耶律楚才的读书堂;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召封的北镇神祠,就是北镇庙,到努尔哈赤炮轰的三皇岭上镇东楼遗址。每到一处,都不禁让我们感受到那传奇般的历史。叫人着迷,让人神往。于是行走闾山,可不单单只是一个行走而已。应该是进军我们的文化之旅更为准确。
时值季夏,烈日熏风。登山涉谷似乎不合时宜,便与朋友驱车来到“闾山之阳”的闾阳镇,闾祖庙传说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碑载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八月十六日。后经多次重修。据当地人说,国民党的三颗迫击炮弹曾落入院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炮弹未炸。1967年被当地百姓拆除盖了民房。2001年7月,由当地政府集资,多方捐助,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建闾祖庙。才有了现在规模的大殿、偏殿、钟鼓楼、山门等。
走出山门,山门外的景象却与门内的大相径庭,正值中午,大街上车水马龙,回族饭店也异常火爆。试想当年这个小镇,是否比今天还要繁荣?曾经的闾阳是明代的驿路,由辽阳经牛庄驿(海城牛庄)至沙岭驿(盘山沙岭)至高平驿(盘山高平)至盘蛇驿(吴家盘蛇)至二十里铺(中安关三家子)至广宁卫(北镇城)至四塔铺城(常兴店镇壮镇堡)至闾阳驿(闾阳镇)至石山站(凌海石山镇)后进京。也是清帝东巡祭祖的必经之路,俗称“大御路”。
1985年人口统计全镇回族(1027人)、满族(14940人)居总人数的半数以上,经县政府批准为回族满族镇。就连现在闾阳的饭店十有八九都挂的是蓝幌(饭馆门前挂的招子)。
都说回民的饭菜做的干净,所谓:“清而不浊是为清,真而不假是为真”。清真贵教因为干净,不会用别的肉充当牛、羊肉,更不会把病死的牛羊肉和不干净的食物摆上餐桌。所以大家都觉得吃着放心。
这里是: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19回 北镇闾阳镇回民的由来(一)

本节目——
策划编导:程占全
作 者:董志勇
演 播:徐家林
编 辑:佳美 艳玲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东
系列节目:《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