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赋
文/小樵夫
母亲起得早,我也会早起帮忙烧火,通常会先烧一壶开水,以备一家人一天的茶水,或者在蒸木桶饭的同时把茶水一并烧好。小时好动,每当锅热、油热、烟气上升时,我会拿起菜铲卖力地翻炒青菜,乐得母亲直夸我懂事能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家的日子虽然清苦,母亲所做饭菜虽然菜多肉少,我照样吃得津津有味;直至多年后第一次去准丈母娘家的那天,我耿直地说自己“好养、不挑食”,质朴的三两句话就把她们给逗笑了……
乡里有个小农场,农闲时节总会有些村民前去采茶,以贴补家用。在那个“一分钱能买一粒糖果”的年代里,我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也拉着母亲的手央求她带我去,见拗不过我,便有幸加入了“采茶大军”,我要用我的倔强、热情与并不起眼的实力赚点钱,至少可以换点零食吃、解解馋。
清晨,我们便带上小米、饭盒和咸菜出发了,因为农场的食堂可以为大家免费蒸饭,也为我们这些“临时茶农”提供了方便。太阳的光辉还未涂满这一畦畦茶园,我们便可看见不少的村民上山采茶来了。我怀着“七分热情”,在母亲的帮教下会将这些茶树绿叶新梢争先恐后地采撷,乐滋滋地将其装入随身携带的小布袋,那份孩童的满足感荡漾在欢呼雀跃的上下采摘、收获满满的自豪中。当太阳炙烤着脸庞时,我就用竹叶制成的斗笠将其热浪阻挡在外,继续收获着“战利品”,就像中午在农场食堂吃着干饭就萝卜干,那也是津津有味,分外香甜。
半下午收工,母亲在过磅后将我的劳动所得三毛钱交到了我手中说:“这是你的劳动价值,拿着吧,最好先存起来,能买点学习用品”。走在乡里街上,卖西瓜的吆喝声让我停下了脚步,禁不住那西瓜切开后芬芳果香的诱惑,我拿着新收的茶钱理直气壮地问价,迫不及待地在小贩称完后先行啃起瓜来。母亲却跟她攀谈起来,我抬头一看却是族人,吃完后满足地用袖子角擦嘴(农家孩子都这样擦嘴角或鼻涕,见怪不怪,常常被大人们笑话“穿得跟‘打铁衣'似的”)。因为族亲,对方硬是几次三番推说不要钱,小孩子没吃多少、就一片,不用给,有经过她高山瓜地可以去免费品尝。母亲说,瓜都挑到街上来卖,多少给点辛苦钱,不容分说直接足额支付了两毛五瓜钱,还带着笑脸连声说“谢谢”,拉上我就回家了。
到了家中,母亲就开始数落我:“采茶采了大半天,渴了我都喝白开水解解渴,看你平时挺懂事,今儿个怎么这样?太让为娘的失望了!辛辛苦苦才赚了三毛钱,你怎么敢吃下这两毛五的西瓜?人家说吃西瓜不要给钱,那是说好听的,我们哪能不给钱?你这‘贪吃婆',就是禁不住嘴馋!想想挣钱那么难,一上午的劳动成果被你这一块西瓜给吃肚子里了;回想一下采茶那么辛苦,你还吃得下去吗?你不觉得羞愧吗?”
是的,母亲常常渴了喝白开水抑或是冲泡几粒平时自家热炒后储藏的绿茶叶。这绿茶除了招待客人,也能治小孩感冒,治脚气。我们是去采茶,为了挣点钱,可我为了一时嘴馋,竟然没抵挡住一块西瓜的诱惑,几乎将一天的个人所得倾其所有,只图一时快感,实不应该。母亲的话给似懂非懂的我当头一棒,让我羞愧难当。道理我们都懂,人只要不懒,就有盼头!乡亲们口耳相传的农村俗语大家也是经常拿出来教育孩子,教育我们这一辈几乎没吃过他们那一辈苦的人。童年的我深深地知道,付出了劳动就会有收成,就有成就感,理所当然地可以享受劳动成果;母亲虽没多少文化,但教育孩子的话语却是振聋发聩,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母亲常说,勤俭节约永远都是传统美德,历久弥新,即使将来生活好过了,也是永不过时。那一句“贪吃婆”却如晴天霹雳让我如梦初醒,从此坚定了我人生的信念,教育我做人一定要有骨气,要有收敛某些不实欲望、抵制诱惑、不怕困难的毅力恒心,才能成事,这样才不会因一时兴起而忘记初心,误了大事。
我带着母亲采茶激励我的教诲努力在人生路上成长自己,接受生活风雨的锤炼和洗礼,时刻警醒自己务必具有“坚守坚持、不畏艰苦的精神底蕴”,这不就是“大田美人茶”所蕴藏的气质和涵养吗?都说“九山半水半分田”,故乡到处都是山,梅山、吴山、屏山,道道山梁有茶园,勤劳勇敢的大田人立足“山垅田、红黄壤”,将茶园做起了文章,给县域经济带来了新的起色,眼下蜚声茶坛、崭露头角的“大田美人茶”就是最好的见证。不经风雨,哪有九天霓霞;没有追求,何来久辛必甘?!作为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大田县内万顷茶园在一位叫陈春梅硕士的一路坚持、不懈研究与追求中实现了凤凰涅槃的华美蜕变,饱尝山岚之气、沐浴日月精华,小绿叶蝉的适度叮咬吸食让这独具“果香蜜韵”的茶叶脱颖而出、绽放异彩!没有人会自带贵气,所有的气质和涵养来自于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悟出的道,就像这历经水火淬炼、成就乌龙茶独有茶香的“大田美人茶”能让我们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滋养心性、贵雅天成,处处体现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时时氤氲着人生旅途奋发图强的岁月芬芳!
作者简介:
小樵夫,原名:林中毛,曾在原北京军区66045部队有过文书经历,退役后自谋职业,现供职于福建某私企。2021年4月13日在“学习强国”总平台上发表过诗歌《新春遐思》,4月24日在“今日头条”平台发表过散文《别了,那段农村的艰难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