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灯”遐想
文/李沛霖
静静地矗立在街头,看万家灯火通明、行人往来如织、夜色苍茫似幕......这就是我,一盏路灯。
与白天的车水马龙不同,黄昏落日的余晖早已散尽,霞光万道又似乎有些遥远。没错,现在是凌晨三点的街道。我用一簇暖光照亮脚下的路,盛装等待他的到来。遥遥的,出现了他——弓着背的“荧光橘”。一如往常,花白的头发有几分凌乱,哈欠在手和嘴之间不停地游走,我知道,他才刚睡醒。
彼时的街道很冷,就连我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悄悄蜷缩,可“荧光橘”却在不消半晌的功夫里,热得满头大汗。皎洁的月光下,他两只手紧紧握着扫帚,肩膀有节奏地一前一后地晃动,一下、两下......就像手执油画笔的莫奈,以地为纸、以帚为笔,精心地描摹着一副专属于大地的画作。深夜的风斧凿刀刻般将他的皱纹雕画得沟壑分明,却不想他在寒风凛冽的夜里创造出了恰似晨的光芒万丈。只见他大笔一挥,挥走了地上的落叶,又回手慢扫,扫去了几片落叶,紧跟着又是几处重点位置的叠加铺色,“刷、刷”的声音在深夜格外明显,似乎一副《日出印象》正在这声音中慢慢展露真颜......我看过很多画作,唯有“荧光橘”的作品深深打动着我,别人都是色彩叠加,万般绚烂,唯有他的作品是纤尘不染,质朴无华。
我努力地把灯光照得远些、再远些,只想让他佝偻的背不要再因黑暗弯得更深,他一边擦着自己流下的汗水,一边抬头环顾周围的大地,许是累了。他愣了些许时光,直到天边突然出现了一丝微蓝的光,他才慢慢地站了起来,继续向前。
天边出现了鱼肚皮的浅白,路上也渐渐恢复了热闹和嘈杂,而他却和我一般,将自己的光芒隐去。我遥遥地向他远走的方向瞧了瞧,心里默念着:“晚上再见”。
作者简介:
李沛霖,今年11岁,是一名来自天津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我喜欢打网球、弹吉他和发呆,因为它们都能给我带来快乐。我还喜欢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我也能像徐霞客一样,访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