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病床前有孝媳
文/魏福堂 陶细水
主播:韵味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但在南昌县幽兰镇胡陶村有这样一位儿媳,她悉心照顾瘫痪16年的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抒写着“孝”的朴实与可贵。

1989年,塘南镇富圣村20岁的黄邓花经人介绍,与陶国文结为夫妻,从此走进了这个大家庭。黄邓花的婆婆叫万省婆,今年87岁。1964年端午节上午,万省婆的丈夫陶祖荣帮邻村生产队拉接电线安装抽水机农田灌溉,不幸触电身亡。留下了四个年幼无知的儿女,(最大的小孩才11岁、最小的刚满周岁),当时的万省婆,年仅才29岁,万省婆含辛茹苦,守着寡把孩子拉扯长大。
黄邓花嫁进陶家后,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一家人却也觉得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婆婆患上了老梗、帕金森,治疗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但老人的身体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不久便瘫痪在床。那时婆婆的两个女儿都已远嫁,大儿子也常年在外务工,黄邓花夫妻俩商量后放弃了在本乡一家服装厂打工的念头,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

黄邓花说,家和万事兴,伺候好婆婆是她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们才能跟着学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婆婆瘫痪在床后,为了让老人睡得舒服点,她把自己的床腾出来给婆婆睡,为了晚上方便照顾婆婆,自己便在婆婆床边打起了地铺,晚上婆婆喝水或是大小便时,她总能及时照应。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做好可口营养的早餐,然后给婆婆穿衣、洗脸洗手,清理婆婆的排泄物、收拾好干净被褥。
由于婆婆手脚不便,饭菜都是黄邓花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把婆婆安顿好了后,黄邓花才匆匆吃上几口饭,然后去忙于家务和农活。黄邓花每天坚持耐心地照顾着婆婆,还时不时的抽空跟婆婆按摩,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已坚持了16年整,都是无怨无悔。

在黄邓花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总是着装整洁。换洗的衣服,被褥叠放得整整齐齐,屋里不潮湿不阴暗,也闻不到一点异味,反而都是新洗过衣服的清新味道和一室亮堂的阳光,婆婆穿着整洁靠背在沙发上时,满脸光泽,遇上亲友或邻居到她家探望时,万省婆老人总是情不自禁的流着眼泪对人家说:“亲闺女都没有像她这样对我这么好,人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我却在久病床前遇到了一位好儿媳啊!”


作者简介:
陶细水简介:1954年10月17日生、南昌县幽兰镇人。1971年在幽兰中学高中毕业,1972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幽兰公社胡陶大队团支书、民兵营长,副大队长,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3月至2014年10任南昌县幽兰镇胡陶村委会主任。热衷于调解事业,现任南昌县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