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坝哪王府遗址
文/吴光华
故事从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早上说起,一位坝哪中年男子,早上起来扛着锄头走进菜地去挖土,大约挖了几分钟,由于太用力,挖得比平时深了很多,于是挖开一个大约七八寸见方的窟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地窖,窖里埋藏着几个罐子,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取出陶罐打开一看,惊呆了!原来罐里藏的全是银元、铜钱和手饰……
故事讲到这里各位大约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消息传开,全村人议论纷纷“某某发财啦!”这时我刚退休回家不久的老爸听了这事,出来发话了:哦!真有这事?从前听老人说过,那里是寨王石某某坐过的屋场,后面竹林是古时一个寨子,叫竹林寨,坐着十多户瑶人,也说坝哪话,由于和牛石下排发争过一次重大的争斗事件,寨子被焚烧,剩下的瑶人都逃往广西孟山去了,后来寨子全被坝哪人开了田。不知什么年代,坝哪头人在这个地方修了几座房子,坝哪人把这个地方称“都哪巴”(Du.naBia)也就是坝哪王屋的意思。这个地方如今都成了荒田,由于缺水灌溉,有的只能种一些杂粮作物了,大多生长了竹子和杂柴。这就是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新岭村长兴片的螺丝形又叫狮子形,用狮子形比喻更为合适。这个小丘包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养生休闲宝地,如果复修一些仿古建筑,映衬着山前的清泉小河,与背后竹林青松相互照映,夏天凉风习习,坐在休闲凉榻上迷迷蒙蒙摇晃着双腿,悠哉!美哉!
【作者简介】
吴光华,网名(阅读者),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人,退休教师,东方文明传播会湖南分会会员、理事。东方兰亭诗社会员。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员,自幼爱好诗歌音乐,喜欢阅读和创作,2016年退休回家开始学习写古诗词,作品有《七律 春绘》《绝句心绪吟》《绝句摘梅》等多篇格律诗词先后被《中华诗词导刊》、《流年诗韵》、《东方兰亭诗社》、《中央电视台礼宾书》等多家刊物选登,在《都市头条》发表过多篇文艺作品,还有多幅楹联及数十首格律诗词散见于城步诗联协会及东方文明传播湖南分会的微信平台。欢迎广大网友转发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