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翔的沙漠
文/魏学光
库木塔格沙漠,维吾尔语意为”沙山”。
库木塔格沙漠毗邻新疆鄯善县城,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千百年来,沙不进,绿不退,诠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一如这沙山、沙垄、沙丘在风与沙的碰撞中形成新月、线型、格状、金字塔、羽毛、鱼鳞、平湖状的优美曲线,成为世界各大沙漠典型景观的博物馆,风雨沧桑,亘古不变。
仰望沙山磅礴主峰,高远清明;平窥山峰深远重晦;远望主峰平远明晦。
无风的沙漠,静若碧玉,阗无人迹。
三月孟春,春携风来,新疆体育总会风筝专项委员会,在库木塔格沙漠主办大型风筝表演秀,全疆风筝翘楚云集沙漠,盛况空前。
风添春意,春助风势,筝舞蓝天。春天里,岂能无鸢(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迄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民间用纸来裱糊风筝。到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并延续至今。
春天的风,遒劲郁勃,说来就来。
听,风在树林里,
弹奏着天上的交响乐。
风啊,风啊,
你这弹琴的老手。
.............
风啊,风啊,午后沙漠,漠风骤起,愈发势盛。早已按耐不住的各路风筝大军,冲出人群,冲进沙漠。
最早出场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幼儿,到淘气调皮的少年,他们手持“白鹤”、“雄鹰”、“春燕”、“鹦鹉”、“蜻蜓”、“蜈蚣”、“雄狮”、“猛虎”、“公鸡”.....呼啦啦飞满天际。一会“白鹤”亮翅,一会“鹦鹉”盘旋,一会“雄鹰”俯冲追杀“公鸡”......动作惊险刺激。来自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巴扎村的毛兰江·司马义牵着“春燕”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翱翔盘旋,像征鸿横空出世,像蝴蝶风中摇曳,引来观众眼花缭乱,喝彩不断。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花八门的风筝把蓝天装扮得轻盈透彻;装扮得狂舞绚烂;装扮得博大雄浑。正如北宋寇准诗中所言:“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紧接着《西游记》主题风筝翩然亮相。这是一群英俊少年,领头的牵着“孙悟空”一个筋斗,腾云驾雾飞上蓝天,“猪八戒”、“沙僧”护着“唐僧”徐徐平步清云。另一侧“白骨精”招摇上天,刚一露脸,难逃“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一个鹞子翻身,猛扑“白骨精”,“白骨精”也是不好惹的,只见“白骨精”蹬里藏身,鸳鸯戏水,摇摆杨柳,惹得“孙悟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奋力举起金箍棒,誓死除掉“白骨精”。天空如战场,金猴战妖精,大战酣畅淋漓,观众屏住呼吸,紧盯金猴、妖精在天上缠斗得难分难舍。恰如明代诗人徐渭“江南江北纸鹞飞,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诗中所描绘的激昂爆裂场景.
压轴的是海洋畅想曲。“蓝鲸”、“抹香鲸”、“虎鲸”、“齿鲸”鲸鱼系列;“海豚”、“海豹”、“海狮”系列;“电鳐”、“刺鳐”、“星鳐”鳐鱼系列;最亮眼的是“海中之王”鲨鱼系列。
澄澈透明的天际,如同大海深渊,蓝天是风筝亮技的舞台,风筝师是这场海洋世界交响乐章的指挥,风滚云动,海洋翻腾。千奇百怪的海鱼时而鱼翔浅底;时而跃上山岗;时而龙腾虎跃;时而鹰击长空,揽得天翻地覆,慷慨激昂。王者“鲨鱼”一路追杀,“海豚”、“海豹”、“海狮”及鲸鱼系列惊魂未定。风筝师气定神闲,紧紧握住线轴变换不同技法,天空便上演一幕幕惊悚场面。风筝师牵着线轴,更牵着上万观众悬在嗓子眼儿的心。“鲨鱼”出尽了风头,但“鲸鱼”也使出全身解数抵挡招架。高潮迭起之际,我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老人决斗鲨鱼的血腥场面,其实世上所有的失败都是对命运的率先认输,在任何苦难的环境里,都要满怀希望。老人高喊:“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的坚毅和顽强,老人慷慨激昂的呼喊彷佛正如同库木塔格沙漠的猎猎风声,千古传唱,不绝如缕;如醍醐灌顶警醒一代又一代人。
高潮之际,库木塔格沙漠沸腾了,爆烈了,成千上万人蜂拥到沙漠;成千上万只风筝飞满天空;天空如万花筒,如调色盘,七彩风筝,筝舞蓝天,染得天空火树银花,璀璨夺目,波诡云谲。
狂热的人群,放飞风筝,七彩风筝随风、随心、随性,放飞思念,放飞理想、放飞期冀,放飞愉悦,放飞梦想……
那七彩“凤凰”,那威武“雄鹰”……一线线风筝飘呀,飘呀,据说,断线的风筝会飞到万米高的对流层。我随着滚滚人流,望着飘逸的风筝,在辽阔的沙漠中,在磅礴的山峰上,在喧嚣的漠风里,在翻腾的云霞中,一路狂奔,恣肆宣泄。从空中俯瞰大地,天似穹庐,人似尘埃。一线线风筝在飞翔,一簇簇人群在飞翔,一朵朵白云在飞翔,一座座沙山在飞翔……
在人间最美的三月,蓝天白云,金色沙漠,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这是春天里最美的诗;
这是春天里最美的景。
作者简介:
魏学光,1970年9月出生,现供职于新疆吐鲁番市大数据中心,曾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