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嵊泗驻军干战探亲回忆录连载(3)
作者:皋润
(上接连载2)
大儿子出生那年,我在要塞区大口径炮兵指挥干部集训队当教员,无法请假回家。守备区副司令员冯明彩当集训队队长,他规定吃饭时不准讲话。当我拿到家里发来的“生一男孩,母子平安”的电报时,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喜讯告诉同桌的几个教员,他们纷纷为我祝福。冯副司令看到有人讲话,就走到我们饭桌旁说:“吃饭不要讲话,教员要带头。”我忙站起来,悄悄告诉他“我有儿子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离开了。我第一次回家见到儿子时,他已经会走路和说话了。当时他正在路上玩。我叫他的名字,要抱他,他抬头望了望就跑开了。外公对他说:“你爸爸回来了。”他站住朝后看看又跑开了。直到我把买的玩具和食品拿给他时,他才笑了。第二天,他终于开口叫“爸爸”了。
我在守备二营当营长时,营部驻在菜园镇。一天,师政委邓福成到我们营,要我们把部队整编后闲置的两栋营房改建成一个招待所,为外岛的干部战士和家属探亲时提供食宿方便。他明确招待所由守备二营管理,所需物资由师后勤部保障。我们立即抽调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的一名干部和两名战士负责筹建。不到一个星期,招待所就开张了。邓政委听到汇报后,专门来检查工作。他看后很满意,指示我们说:“招待所的任务就是服务,要尽量为每一位来往的军人和家属解决实际困难。”外岛的军人和家属买去上海的船票不方便,有时很难买到卧铺票。我们就利用和客运公司的关系,请他们每班船都预留一点卧铺票。只要有人需要,无论是电话打到营部值班室还是招待所,招待所的同志都能尽量帮助提前购好票。每次有客轮来的时候,师汽车连都安排车到码头接送人员,二营招待所是个停靠点。招待所的同志能帮助探亲的家属拎东西,送她们上下车。招待所当时只有双层床,大人和小孩睡在一起有点挤。他们就把两张床拼在一起,虽然宽敞一点,但还很不方便。现在想起来,当时如果能摆两张双人床就好了。部队整编后,招待所也撤销了。
2021年5月,我们几个战友相约去嵊泗,重回第二故乡看看。滨海到上海有动车,两个多小时就到。出了火车站坐上公交汽车到芦潮港,再乘不到一个小时的游轮就到嵊泗的李柱山码头。早上从滨海出发,下午就到目的地,交通快捷方便。想想我们当年探亲的艰辛,看看现在嵊泗的变化,我们无比兴奋,我们国家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将来会越来越美好。
(全文完)

作者简介:
皋润,1947年8月出生,江苏滨海人。1969年入伍,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守备区司令部参谋、团炮兵股股长、守备营营长、炮兵营营长、团参谋长、守备区司令部炮兵科科长等职。1987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县政协秘书长,总工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