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环抱的乡村,一块梦的起始地
——记故乡淄博博山尹家峪村
刘冰
那里 仙人们土疙瘩一样偎依在一起
一眼泉 几片田 其余多是秃岭
一个名字叫做“松子峪”的山头
扮演着村人心中的“珠穆朗玛峰”
太阳与月亮发着慈爱的光勤恳值守
如神祇一样无私的庇护着村民
那里终有一条小路通向不竭的灵感
终有一座小桥连着赖以生存的脐带
终有一块石头印着长进骨洛的乡愁
终有一个信念支撑着将这一生走实
那里 终有一条细细的河流不时把梦拽回
终有几块不高大的墓碑镌刻着今生的源头
终有一个用荆棘捆扎的柴扉出现在梦里
终有一些老人在进村的路上把小名叫一辈子
那里 终有一群人姓着一样的姓氏
终有一家连着一家永远都说不清的家族关系
终有一片大火烧在黄昏里映出故人的音容
终有一些看不见的法则在暗中发力
护持着家族后人的锦绣前程
一个不曾长久居住却被称作“老家”的地方
书写着 永不磨灭的精神谱系
为了追梦走出故里 无论走多远 天有多黑
地有多寒寂 隧道有多深
终有一束光在此地亮着而且从不沾染灰尘
2022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
刘冰,本名刘统海,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章丘区作家协会会员。刘冰在来到这个世界仅11天时即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落下了核黄疸后遗症。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再也不受自己控制了。由于患有脑瘫,刘冰全身抽搐瘦弱,整个人蜷缩在一个沙发里,两只胳膊紧紧绑缚在腰间,畸形的双腿扭曲地交叠着,并不停地抖动。17岁时,刘冰开始认字。他的母亲蹲在地上,一手拿着粉笔,一手拿着翻开的新华字典。只见母亲把字典上的_字写在水泥地上,然后用手指着写好的字让他念,他则神情专注地随着母亲的手指从喉咙里发出只有母亲才能听懂的声音。刚开始,母亲让他每天认学30个字。将字典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教他来认,然后再把每个字的含义说给他听,每学一个字要重复多遍,直到他认为记牢为止。自此之后,刘冰坚持每天至少读30页书,他还用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上网,用仅能控制一点的左脚来操作鼠标、打字、发表文章。从2009年发表第一首诗歌至今,他限定自己每个月要创作三首诗歌或一篇散文。迄今为止,他著有诗集《刘冰诗集》、《星空撷语》、《牧星人》和综合文学集《折翅飞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为他题词:“文学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就如同黑夜里的北斗星。”原世界体操冠军桑兰为他题词:“生命的花朵,开在你的心里;美丽的诗词永伴你的人生,你是自己的英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其赠书并附有签名。刘冰始终坚持挑战自己的极限,向着诗歌艺术的高峰不断迈进。他的诗歌《旧梦四月》获得《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3诗歌卷》优秀作品奖;2017年其诗歌作品《为梦而行》获“成德杯”征文比赛二等奖;2021年6月,刘冰创作的诗歌《不畏虎豹、不惧豺狼》,在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总工会等四部委举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济南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及征文比赛中,荣获征文三等奖。刘冰创作的散文及诗歌作品还在:《2017年山东诗歌年鉴》中选录。2019年其诗歌作品《山楂果里的雕像》,被别客传媒掌上头条、中国十家诗选大展收入。2020年他创作的《月华催生的灵感》(外四首),被《中国汉语诗歌典藏》收入。其作品还在《中国文学》、《山东工人报》、《山东文学》、《泰山诗人》、《齐鲁文苑》、《济南日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