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特辑
一一仁年剧展
编者按:
10月24日是毛岸英烈士的百岁诞辰纪念日。值此之际,本刊特推出特辑,向众网友呈现一部电视文学剧本《烈火丹心》。作者宋仁年、宋歌。作品以广阔的视野,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铁血烽烟和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生动地塑造了毛岸英烈士的英雄形象,感天地而泣鬼神。敬请赏读。
一一主编
今天是毛岸英烈士100周岁生日!衷心祝愿岸英烈士在天堂生日快乐!您八岁和母亲一起坐牢,接着带着两个弟弟流浪,受尽磨难!后来在苏联坚决要求参军,开着坦克打到德国!为了保卫祖国和朝鲜人民,您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为保护作战地图英勇牺牲!中朝人民永远怀念您!
烈火丹心
(电视剧)
编剧:宋歌 宋仁年
朝鲜战场某处,志愿军司令部内。
司令员俯首从军事作战图上慢慢抬起,望向窗外的黎明,端起搪瓷茶杯,喝了一口水……….
字幕,配画外音: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志愿军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突然发起进攻战役。此次战役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进行的首次作战,共歼敌1万5千余人,将进攻的美军及仆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此次战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的不期遭遇而打响的,志愿军以战略上的后发制人和战役的突然性,给冒进至鸭绿江的敌人以迎头痛击。
这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13天,共歼灭联合国军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感恩节以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获得初战胜利,从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的经验,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为以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字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后,第二次战役反击作战,即将开始。
朝鲜战场某处,志愿军司令部内。
戴宏伟正在忙碌。
警卫员成晋进入坑道办公室报告:“司令员,人民军崔军长到!”
司令员及政委大步向坑道门口走去,热情迎接客人崔军长等人。
机要秘书参谋戴宏伟,意外看到崔军长身后姜信泰。
戴宏伟大叫着跑上前:“姜信泰!”
俩人热情拥抱。
司令员:“你们认识?”
戴宏伟:“我们是留苏同学!”
政委:“去去去!老同学相遇,好好聊聊!”
俩人边走边说,到坑道边散步。
字幕:第二战役开始, 烽火连天的战场,
志愿军总部直属加强团正在与朝鲜人民军汇合途中,遇到了跟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遭遇战,打得敌军狼狈撤退。 两军正在激战中。
司令员正在前线观察敌情,敌机从空中掠过。
志司内。
戴宏伟叫成晋带司令员进八坑道办公处,躲避敌机轰炸,成晋忙跑出去,把司令员带了进来。
电话声急促响起。
戴宏伟接电话后,把电话转交司令员:“司令员,人民军崔军长请求支援!”
司令员接听电话。
转身对参谋员高瑞新:“命令:38,39军部队火速前往两翼包抄,支援人民军!消灭敌人!”
电话中不断传来好消息。
字幕:中朝两军联合打退了美军的进攻,取得了这场遭遇突击战的胜利。
敌少量机械部队突围逃跑。
司令员和政委在地图上查找位置。
两军会师,共同庆祝胜利。
文工团在阵地上开起了联欢会,戴宏伟在台上主持联欢活动。
姜信泰挤到前面观看演出,使劲鼓掌。
在两军观看表演的部队中,戴宏伟和姜信泰隔着队列对上视线,两人非常惊讶和高兴。
文工团宣传员打着快板书、指挥鼓动两方战士集体唱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人民军女演员穿着鲜艳的绸质衣服,跳着朝鲜民族舞,战士们热情地鼓掌喊口号,大家情绪很高涨。
姜信泰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回忆起二人在莫斯科留学的情景:戴宏伟正在文艺晚会上拉手风琴……….
演出结束时,热烈的掌声把姜信泰的回忆打断,他激动地跑上台去跟戴宏伟拥抱。全场的演出人员皆感到惊讶,当戴宏伟说明姜信泰是他留苏时的同学时,大家都为戴宏伟和姜信泰在战地重逢鼓掌。
司令部里。
政委带来一个挑夫班,交代由戴宏伟身边的成晋警卫员管理:以后志愿军总部和战地医院的给养,就由挑夫班负责运送。
行军路上,高瑞新跟上戴宏伟,好奇地问戴宏伟:“跟姜信泰是怎么回事儿?”戴宏伟说起在苏联一起留学的同学往事(闪回)。
高瑞新说:“这个姜参谋衣冠笔挺,没想到也是无产阶级。”
戴宏伟:“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是外国生活养成的习惯,我也曾入乡随俗。”
书呆子高瑞新不由半信半疑。
部队驻地。
炊事班长正向政委报告粮食不足。
他说:“后方物资因敌机轰炸运不过来。”
姜信泰、戴宏伟主动请命:“政委、我和炊事班去找当地老百姓!”
挑夫班王老九等,主动要求跟去。
戴和王等在村里寻找了一些粮食,王老九将玉米棒装袋子带回。
部队转移,志愿军文工团随军行军,休息找到的一些较小的山洞,戴宏伟就让女同志住了进去。
一群女同志把背包放下后,累得横七竖八倒头就睡。
团里后勤老大姐烧好了洗脚水,怎么也叫不起她们,喊她们起来吃炒面和喝水也不理睬。
戴宏伟则带领几个男兵住进那种有溪水流出来的山洞,在水上面架起木头,人就睡在木头上,下面流水潺潺,山洞四壁渗水,寒风一吹,冰冷刺骨。
炊事员端来几盆饭菜,但没有筷子。
有人就折两根树枝来凑数。一女兵说:“这个行吗?”
警卫员成晋说:“这咋不行?以前我们大家共用一个大脸盆,晚上洗漱方便是它,白天到溪水里洗洗,装菜装饭也是它,这是咱们的聚宝盆啊。”
女兵哇地一声,吐出口中食物!
女战士们开始不肯吃饭。
戴宏伟一个人走到小河边坐下,王老九赶紧从挎包中摸出一个玉米棒,塞给他,一边塞口炒面,一边捧一把河水咽下去。
成晋带着炊事班在山洞外面做饭,敌机看到这个地方冒起了烟,便俯冲着过来扔下一阵炸弹。
面对轰炸,成晋让高瑞新赶紧躲避,把他推倒并掩护起来。
他们赶紧躲进山洞里,老炊事员赶紧灭了火焰,被战士拉进坑洞,他几次要出去拿锅被戴宏伟拉住。
炊事员说:“粮食快没了,美国鬼子经常炸咱们的铁路线,整车的东西都给炸飞了,这样下去咱们吃个逑啊?”
王老九说:可不是嘛,我们挑夫班都没啥东西可挑了!高瑞新说:“可得想法子才行,要不真的成饿死鬼了,他美国兵日均消费物资30公斤,是咱们志愿军人均的十几倍,把肚子撑破都吃不完!”
高瑞新掏出一个小本本,边查记录边说:“美军平均不到4人便有一辆机动车,而咱志愿军平均100多人才有一辆机动车。”
戴宏伟和成晋高瑞新等向往着:“有机会咱们一定要缴辆美国车回来!”
志司办公室内。
司令员和政委端详着手中的战报,眉头紧锁,一语不发。高瑞新:“司令员,这敌机一天到晚炸个不停,咱们出不了坑道口,这仗怎么打呀!”
司令员:“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他打,最后打败他”。
戴宏伟说:“这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扬长避短,争取主动。”
政委:“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戴宏伟呈上一份报告:“政委,这是您要的材料。”
政委正在看戴宏伟刚刚整理出来的关于节约粮食和弹药的报告。
他摘掉老花眼镜,对戴宏伟点点头说:“这个报告写得不错,很有见地。”
遂在报告上批示:“请转各军部阅处。”
坑床上。
戴宏伟和司令员在摆棋。俩人正借这个话题探究战争状态的推进。
司令员没有正面回答戴宏伟的问话,只是说:“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你找时间思考问题,也得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别把麦克阿瑟给逼红眼了,愣跟你玩邪的。他败中求胜不容易,我们胜中求胜更难。”
戴宏伟:“下次战役要把麦克阿瑟打趴窝,打得他再也爬不起来!”
司令员: “下一次战役,部队仍然不能往南深入太远,还是用毛主席的战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比较稳妥……”
坑道司令部内,政委正对大家介绍姜信泰:“姜信泰同志前来志愿军总部报到担任朝语翻译。”
大家表示热烈欢迎。
姜信泰主动介绍说:我哥哥姜健跟在东北抗联时,我们就是一起打日本鬼子的亲密战友。一旁的高瑞新听后大吃一惊:“你哥哥当时就是我的营长啊!”
高激动地和姜信泰拥抱在一起。
志愿军往南打去,伤病员越来越多,前方医疗队不够用,让重伤员送到总部办公驻地处休养。戴宏伟正在组织队员在前线接运伤员。
姜信泰走了过来对众人说:“怎么能让机要秘书同志上前线去做救护工作呢?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他跑去找戴宏伟,阻止他上前线,希望他不要亲自去。
戴摇头不睬他,继续工作。
高瑞兴也担心地跟成晋说:“他是文职人员,把消息翻译传达好才是天职,怎么能派他到战场上去?这可是要送命的事情。”
成晋说:“你以为战争是演戏啊?来朝鲜就是为了打仗,谁不知道打仗要死人啊?”
高瑞新说:“这不是为了他的安全,我才担心的嘛?”
姜信泰拉着戴宏伟,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是毛泽东的儿子,你怎么能到战场上去救伤员?”戴立即阻止他:“在这里我姓戴,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你可千万不要说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姜信泰点点头:“这个我知道!”
在途中,高追问戴宏伟:“你家在哪儿,父母干什么?”
戴宏伟:在湖南,农民家庭!
高瑞新:“战争结束后,我一定去拜访你的父母和妻子。”
俩人击掌:“一言为定!”
(朝鲜战场某处)戴宏伟带着特务加强连队回营,路过一朝鲜村庄,村庄到处起火。
戴命令部队帮助群众灭火和抢救伤员,当场救醒了村民朴大爷,又从废墟中挖出阿妈妮的小孙子,战士们把自己的干粮留给了他们,帮助朝鲜群众修房子收拾东西,这使他们非常感激。
村民等听戴宏伟和姜信泰会讲朝鲜语,感到非常亲切。并告诉他们是美国飞机刚才炸的。
晚上,姜信泰把自己从老乡那儿拿来的粮食悄悄塞给戴宏伟吃,戴却让给挑夫们分吃,气得姜信泰扭头而去。
成晋来找戴宏伟说:“队伍上粮食不够吃了得想法子。”戴宏伟便把挑夫班长王老九找来,让他带几个人去寻找粮食。
成晋不放心:“他们是解放俘虏,还没正式入伍。根本就不会在跟群众买粮借粮时做动员工作。”
戴宏伟说:“那我跟他们一起去。”
说罢就追了过去。成晋阻止不及。
姜信泰不满成晋把戴宏伟拉去找粮食,便有些生气地走过来责怪他,反正不同意戴宏伟去,又不能说出真相。
成晋说:“眼下一切以服从打仗为第一要务,同时你不知道我们部队里的一些特殊情况,这伙人原来是“俘虏”,需要有人进行监督管理,否则可能会出事。”
姜信泰听了更不放心,仍然以戴宏伟的安全是个重要任务为由,据理力争,反对戴去,要派人去把戴宏伟追回来!
成晋说:“革命战士安全都很重要,一律平等,要不我们俩也去!”
姜信泰又气又急又无奈,便随后追去。
戴宏伟他们找了好几个村庄,一点粮食都没弄到。
大家在树林里休息一会儿,一伙人没有力气地靠在树身上,半睁半闭地养着神。
班炊事员听见戴宏伟饿得肚子咕咕叫,便从怀里摸出一包炒面递给他,戴宏伟又分给大家一起吃:“我还能坚持,你们干的是力气活,没有你们给队伍肩挑背扛送吃的,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老炊事员也不勉强,抓起炒面艰难地咀嚼着,顺手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吞了下去。
戴宏伟带着大家在山洼里挖野菜,这时,王老九在柴蓬里发现一袋玉米光棒子,便决定背一些回去给大家熬一锅玉米粥喝,戴宏伟表示怀疑说这玩意儿能吃吗,王老九说总比没吃要好,多少能熬出点儿汁水来。
姜信泰带着朴大爷和乡亲们送来几袋粮食。
大家迎了过去。
突然敌机又来了,大家赶紧四处躲避。
戴宏伟等在回来的路上发现有一宿帐篷营地,便警惕地和姜信泰说:“这是人民军的帐篷吗?”
姜信泰说:“不象!”
这时又看见飞机来了,扔下来一些东西。
挑夫班等人便不顾危险跑去拾捡,姜信泰阻止不住,只是急得脸色铁青。
高瑞新把捡到的炼乳和麦乳精等物品往衣袋里塞,众人一边捡着东西,一边风趣地唱起了:“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的《游击队之歌》来。
回去路口上,遇上一股来取空投物资的美国兵,双方打了遭遇战,原来美机是给美军空投食品的,却被志愿军悉数搜缴,并俘虏了几个鬼子兵。
戴宏伟等将在前线俘虏了一伙美国兵,立即押送到志愿军总部。
志司办公处,几个秘书人员正在为如何处理美军官员提供的情报的真伪讨论争执。
司令员听见后,要求他们把军事布置的那一部分先翻译出来,发给人民军总部,以求共同核实。
几人听后觉得有道理,马上开始翻译工作。
王老九等几个人正偷偷地在一起商量,最后决定趁下一次战斗中给前线送饭时,瞅准机会脱队回老家去。也有两个挑夫队员表示反对。
王老九说,我们是挑夫,又不是战士,回去也不能说是叛徒!
美军俘虏缺少吃的,不断抗议。
炊事班长说等我下山去买些食品来给你们吃!你们等一会儿。
说罢带着挑夫班就下山去了,他们摸到另一个朝鲜村庄去购买面粉鸡蛋等食物,山头上遗留下之前战斗美国鬼子的风雷弹,像蝴蝶一样有四个叶子,一碰到叶子就爆炸。不料这回真是碰上这种地雷,老炊事员被炸牺牲。
其他人把老炊事员抬了回来。
大家目睹此惨状义愤填膺,大家纷纷表示要为战友报仇。
美军俘虏军官听说是为他们去搞吃的而被炸成这样,心情非常难受,居然有人学着中国传统,给抬回来的老炊事员下跪磕头。
志司内。
戴宏伟看到这个残酷的场面,他想起炊事员被炸的惨状,证明志司总部也并不安全,便劝说政委将指挥部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姜信泰表示这里是他家乡,有事好找人,不同意转移司令部,这时,高瑞新进来汇报说几个挑夫们不见了。
原来是因老炊事员牺牲,另外几个早就串通好的人从树林中脱队溜走了。
很快挑夫脱队的消息被证实,戴宏伟跟政委汇报后,戴宏伟自告奋勇带人去追截挑夫。
戴宏伟追上脱队的几个挑夫,终于说服带领他们回归部队。
总部收到人民军送来情报,敌人撤退时,山上的秘密驻地留下了好多补给,戴宏伟等人急忙赶去收缴。走到半路,遇到几个打扮得像朝鲜人民军的人,正抬着两个大包下山来,
成晋顿时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走地冲了上去喊道,“站住!把东西放下,这是我们志愿军打下的!”
走在头里一个人民军毫不示弱,抡起了手中的抢。
高瑞新“呼”地从身后把手枪顶到了他胸前….
那人乖乖举手投降,
远处赶来一个人影。戴宏伟见来人是姜信泰,让姜审问他们是人民军那部分的?
俘虏回答破绽百出,姜剥掉伪军外面服装,里面露出李承晚军服装。
俩人又去收缴了另一个补给点,大家满载而归。
途中忽然发现有一辆美军卡车上在山下公路上。大家隐蔽观察。只见美军打开卡车车厢后部的夹板,露出了一台美产军用发报机,正在发报。
戴宏伟马上意识到这个驻地肯定藏有重要情报。
他和成晋带领精锐包围过去, 美小队在发现志愿军后,立即开动卡车逃跑了。
大家气得直跺脚。
姜信泰说:“他们跑不了,我们抄近路去堵!”
他带着戴宏伟等抄近路赶到了一处盘山公路上,下面是峡谷,周围森林茂密,戴宏伟带侦察班埋伏在盘山公路上方。
众人一齐推下木头设置路障。
待卡车开到,卡车减速渐停。
敌司机下车查看路况,见无人,便招呼几人下来搬路障。
说时迟那时快,戴宏伟飞身跳上车,抢过方向盘关上车门。
美小队队长正要举枪,被成晋一抢直取美小队长首级。
其余几个战士迅速解除了余下几个美军士兵的武装。
姜信泰高举手中美军公文箱,并告知其遗留在秘密驻地的情报已被俘获。
美军只好举手投降。
卡车拥载着俘虏,掉头迅速往志愿军总部方向驶去。
字幕: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天晚上,彭总与司令部其他首长讨论战况,非常紧张。戴宏伟和办公室其他人员一样,忙到大半夜才休息。当天参谋龚杰在办公室值班,大家都休息后,龚杰和杨凤安留在彭总办公室。
戴宏伟与一周前刚到朝鲜的参谋高瑞欣两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
高瑞新则不断围着缴获来的美军小卡车察看。
白天。
美军派出上千架飞机整天轰炸,志愿军司令部已经先后换了4个地方。洪学智来到彭总办公室,请彭总到半山腰上一个防空洞去办公。
但彭总很犟,坚决不走。
洪副司令见劝说无用,也不顾彭总在发脾气,指挥警卫班人员边拉彭总出门,边让杨凤安把彭总的铺盖卷、行军床,连同毛笔、墨盒、电报稿纸等办公用品一起,“强行”搬进防空洞。
三个人在防空洞里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战况后,彭总叫杨凤安到办公室问前线情况。
翌日,1950年11月25日…………
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临时搭起的小木房,杨凤安刚进门,看见美军两架B-26轰炸机由西南向东北,在办公室上空飞过。
杨凤安说了声:“通知大家,注意防空!”
随即向成普和徐西元两位参谋询问前线情况。
早上9点多。戴宏伟和高瑞欣刚回到办公室。
他俩还没吃早饭,饭已经冷了,于是两人正围着火炉热鸡蛋炒米饭。戴宏伟还没来得及吃热好的饭,美军飞机又来空袭了。
杨凤安见又有敌机飞来,便喊了一声:“不好,大家快跑!”
这时美军的敌机的凝固汽油弹已有几十枚投在彭总办公室周围。
成普、徐西元和彭总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戴宏伟和高瑞新却没能跑出来。
烈火布满山头,杨凤安跑到彭总身边,告诉他戴宏伟还没出来!
彭总带着警卫员们赶来,眼前是一片火海。彭总站立不稳,久久一言不发,许久才喃喃说:“戴宏伟和高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
他看着被烧毁的小木屋,心情十分沉重。
中午,他饭也没吃。
他缓缓拿起那只苏联手表说,这是岸英的遗物。
追悼会上,彭总集合部队宣布:“戴宏伟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人,是一个非部队序列而来朝鲜参战的第一人,他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真名叫毛岸英,牺牲时才28岁时。”
全军将士泣不成声。
瞬间,战士们爆发出为毛岸英同志复仇的怒吼!
北京。总理办公室内。
11月25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发来的一封电报,除了报告战事外,重点提到毛岸英不幸牺牲的消息。
电报极简短。
因为拿不准主意,叶子龙把电报交给周恩来,周恩来看了电报,坐在办公桌前,左手扶在前额,半晌才站起身低声说:“让我考虑考虑,先放一放,再报告毛主席。”
过了些天,彭德怀又给毛泽东发来一电,叶子龙又把电报直接给周恩来送去。
周恩来说:“不要瞒了,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报告主席吧!”
于是叶子龙手拿两封电报,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
毛泽东当时正在沙发上看报纸。
接过电报后,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他的头埋得很深。
当他抬起头时,没有流泪,没有任何表情,但脸色非常难看,后来说了一句:“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我毛泽东家里,又多了一个烈士而己。”
主席卧室。
彭总正和主席对话。
主席说:“战场上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当彭总提到毛岸英的遗体是否运回国内,没等彭总说完,主席摆手说:“在朝鲜战场上,牺牲那么多英雄儿女,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特殊,让他与在朝鲜战场牺牲的英雄儿女们,一起埋在朝鲜的国土上。”
字幕画外音:
1950年11月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意彭德怀提出的方针,此役,志愿军取得超出预定计划的胜利。志愿军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给美军第2、第7师和陆战第1师严重打击,重创美军第25师、骑兵第1师,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并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南北地区,粉碎了联合国军迅速占领朝鲜北半部的企图,迫使其由进攻转入防御。
烈士陵园中。
毛岸英妻子刘思齐手捧鲜花,在抚摸毛岸英的脸庞.
烈火中,毛岸英在剧中的各种生动形象,不断闪过,眼前化成志愿军军旗猎猎,军歌雄壮,军号嘹亮。
战士们正在战场上奋勇冲锋向前!
剧终。
2020.5.17日初稿于苏华建设
2022.10.25修改于曹山文博苑

作者简介
天目湖客,本名宋仁年,江苏溧阳市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集》《难忘乡情》等多部专著文集。现为《族群文化》杂志总编。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顾 问 张鹏飞 龙 秀
总 编 郭培友
主 编 王维正
编 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