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袁富民,陕西省乾县人。曾任乾县县志办公室主任,《乾县志》主编兼乾县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地方史志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乾县老年书画诗联学会名誉会长,大美西部观察总编。著有诗集《纯情的思恋》、散文集《独守宁静》《曾经雷雨》《为霞满天》,诗词集《了庐诗词》。主编《乾县志》《乾县建设志》《乾县文化体育志》《乾县地名志》《乾县宗教志》《乾县图书馆志》《中国地方剧种全集。弦板腔》《咸阳市杨户寨村村志》《西安市烟草大事记》《乾陵楹联荟萃》《可爱的乾县》《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典》等;参编《陕西县情》《中国市县大辞典》《中国经济协作手册》《中华英模大典》《乾州人》等。入编《当代方志学者大典》《当代诗词家大典》等。
袁富民参赛作品展示(散文类)
编号:88
性的深度思考与当代婚恋的哲思观
——读吴若增长篇小说《离异》
作者: 袁富民(原创)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吴若增的长篇小说《离异》(副题《中国当代男子的内心独白》)是一部包含着性爱与婚姻的哲理性思辨的新作。小说以内心独白的形式,通过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中年男子李勃对真正爱情追求过程中的艰难而又痛苦的历程,透视了属于封建传统意识的厚重、顽固、愚昧的毒瘤;洞察了作为一种新观念的企图冲击、打破、改变这种传统守旧观念的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的战士的抗争、迷茫和痛苦、绝望的心迹;剖析了被诩为“现代派”的完全不同于前二者的新思潮的怪胎。作品将艺术形象的强大魅力与深刻的哲理性思辨融为一体,让读者在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思绪动荡的同时,往往陷入触及灵魂的思索。
“白头偕老”是中国人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能够白头到老,终生幸福的婚姻无疑是值得称赏的,但真正终生和谐,幸福美满的婚姻却实在太少了。尽管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恪守这种信条,无数对夫妇白头到老,但其中不乏人生的悲剧。无声的悲剧。这些悲剧的主人公心安理得地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而成全这种传统的“美德”。他们痛苦终生却不认为这是悲剧。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末叶,这种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受到新观念的挑战。作品居高临下的洞察和磅礴深沉的内涵,使我们感到以往对人生思考的浮泛和浅薄。许多如李勃遭受不幸婚姻折磨的人们,对于旧的婚姻观念如李勃一样的如厌恶,也如李勃一样地想去挣脱羁绊、打碎枷锁而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欢乐,但只流于一种心理的渴求而缺乏理性的思索。作者借用社会学工作者李勃之笔,独具慧眼地洞析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因袭势力,他怀着明确的追求信念,大胆地实施了了自己的挑战,艰难地而又义无返顾地朝一个新的目标前进。尽管他有过犹豫,有过彷徨,有过痛苦,有过动摇,但他最终完成了与旧观念的“离异”!
李勃的爱情追求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在探求属于整个人类的合理的、美好的、理想的爱情生活,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他在与传统观念——儒教抗争。这种抗争自然不是一个李勃所能完成的,他的成功需要许许多多人几代乃至几十代的坚持不解她努力才能完成。重要的是,李勃用生命展示了这种宝贵的可能的曙光!这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呐喊,似乎微弱得如同梦呓,但于万籁俱寂的沉默中却是闪电和雷霆。
在向旧观念挑战,与旧观念决裂的挑战过程中,他又同一种代表崭新的思潮的“现代派”邂逅。这种思潮的代表便是女诗人金岛。当她努力地要离开脚下这快令人痛苦得窒息、麻木的深厚土地时,他于困惑和迷茫中发现了一座向自己飞来的金灿灿的新土,就是金岛。她主动、热烈、开放,充溢着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绿草和鲜花,让人倾心,使人陶醉。他于惊喜迷离中离开那块黑暗的大陆拥抱他理想中的乐土--金岛。但很快地,这块迷人的乐土却海市蜃楼般地从他的怀抱中消失了!当他正在编织五彩的爱的花环的时候,金岛却断然地离开他另找新欢!
撕心裂肺的痛苦使他从幻境中猛醒!他所追求的、所憧憬的不是这种诱人的,而又多变的“现代派”的金岛,他确切地认识到与这种“现代派”的格格不入。思辨将幻境打得粉碎!他自杀了--用生命又完成了与这种“现代派”观念的“离异”。
作品所预言的未来世纪性爱、婚恋观念的前景是闪现于东方地平线上的曙光,这曙光是迷离的、微茫的,但毕竟已闪现于新世纪的地平线上了。李勃形象的意义较之歌德笔下的维特是不会逊色的!
旧观念是必须打破的!这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改革的最有价值的课题之一,打破之后的正确的新观念应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李勃再造的理想灵魂呢,还是金岛?反正不会是封建的传统观念。
陈旧与崭新之间的过渡兼而有之,就是正确的、是理想性格、理想境界吗?代表“现代派”的金岛真是畸形的怪胎么?
“超越真理一步,便成了谬误。”也许金岛并没有错,她代表的正是人类性爱的归宿,只不过她走得早了一步。
所以金岛也是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