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平衡的婚姻才幸福
王永忠
婚姻,是每一个人都希求的激情碰撞,是希求于生命延续的心灵殿堂,是两情取悦和追求自我相牵的生命归宿,是相互经历风风雨雨的蔽风港,是共同送别生命的最后驿站。
婚姻,需要平衡,象一杆称一样,是希求一种男女之间心理、生理及自身的社会关系自我获得的欲望,聚合于人们的像貌,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社会交往,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
婚姻不是恋爱,恋爱只是纽带。恋爱是美好的,一切都在虚幻和梦想中飘浮,一但有一方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就可以分开,不负责任,不以担当。
双方一但进入婚姻殿堂,都应共同承担责任和担当,但在家庭这杆平衡的天平称上,应不断地自加法码来提升自己,才能稳固,不然婚姻是有危机感的。
为什么现在的离婚率这么高?这也以当今人们的新思维,新观念有很大影响。因一辈子的婚姻,在传统礼教的约束和法律一夫一妻制的制约下,通过改革开放社会大变革的发展,外来文化及男女婚配观念的影响,男女之间心理和生理的自然规律,希求性和盲从性,欲望性和归宿性的观念不同。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婚姻中产生裂痕,直至分离。
婚姻,所谓要有平衡性,大多数归结于郎才女貌,家庭背景及受教育的程度,和个人经济支配及社会关系,都应该平衡或相当。比如女性的美貌,油然而吸引男性的心动,从恋爱到生理荷尔蒙的冲动,而男性的阳刚之气,或富有和才华又是吸引女性的依赖性和归宿感,使双方共同获取两性互补的心理愉悦。
这样婚姻的桥梁就搭起了,一但双方相互信任和得到理解,就可以从桥上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大多数往往是在违背自己的心愿,而在理想中组成婚姻的一种幻想思维。
从古到今,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延续,家庭的和睦,都来源于婚姻这个永恒不变的关系,古代都要门当户对,这样组成的家庭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蒂结良缘的婚姻双方从心里都可相互敬仰,日久情长,互不厌对,幸福绵长。
一但婚姻中的激情退却,双方中的一方,或恋爱中蕴藏着不和的性格,在财米油盐,收入,关爱、社会交往及家庭责任中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婚姻的天平称就会失衡,就会引发危机感,直至分离。
现在社会的人很务实,行就行,不行就分手,无所谓,不会在一棵树上掉死,你能娶,我也能嫁,幸福不幸福只要自己活在当下就行。不以人评说,只让自己活着。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婚姻就是如此,我们不好说因果归结于那方,最好为了子女,为了父母,求得相互理解和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说出格点,人性的本质就是善与恶、欲与贪,本质性的美是浮着的,丑大多数人是用虚华的表象遮盖着的。在婚姻问题上夫妻无缘了,无情爱可说了,无非就是分开罢了,也不顾及子女的想法和家庭的温暖,这就是人性的爱与恨,是骨子里原有的本性。
为什么现在的婚姻在扭曲着人格,虚伪和欲望的浑水正浸透现在的年轻人,物欲利已更让一些年轻人丢失了道德观念。往往看是不可思议的婚姻,最后的冷暖只能自知,结局往往是不快乐和不幸福的婚姻。如果人们要问:你幸福吗?你能从心底里说吗?我很幸福!
10.25日.随笔.
王永忠。笔名/枫叶,本科学历,初创于77年(知青)时期,82年开始在省刊发表作品。国际诗歌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作品在今日头条(每天一诗)、都市头条、中国散文网、中国国际文艺网、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北京永兴文化院 ,北京金诗网,《世界爱情诗刊》、《世界笔会》微刊、《散文世界》微刊,和多家网站、刊物上发表作品八百多(首)篇。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散文金奖,21年度第三届李白杯全国诗人节(奖章)、《叶芝国际诗歌》佳作奖,21年度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赛《十大实力作家》奖。部分作品录入《云上涟江》年卷1、2集,《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中国实力诗人精粹1、2集》、《百家诗选》、《新时代作家名录》、《新时代前端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