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丨阿峰等人填写来院登记表。
【个案一】为积极适应越秀区禁毒斗争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切实挽救和帮扶因吸毒致病致残的戒毒康复人员早日回归社会,近日,在越秀区公安分局禁毒社工督导服务项目推进工作中,广州仁泰医院与越秀区禁毒社工共同开展戒毒康复人员的定期回访工作。
阿锋(化名),53岁,吸食海洛因33年。自从吸食毒品后,性情变得暴躁、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无心工作,经济变得拮据,与家人关系紧张,甚至断绝来往。曾被强戒多次,但出所后,因心瘾及环境影响而复吸。

图丨工作人员为阿峰挂免费诊号。
2021年03月10日,在禁毒社工的帮扶下,阿峰入住由越秀区公安分局购买的病残收治定点医院--广州仁泰医院接受戒毒治疗,经过长达8个月的治疗,阿峰成功戒毒,至今并未复吸,戒毒效果良好。
10月11日上午,阿峰在禁毒社工谢社工的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和回访。
接受治疗生命重新焕发新机

图丨李华林主任查看阿峰的皮肤状况。
据广州仁泰医院物质成瘾科病区主任李华林介绍,阿峰刚入院的情况非常糟糕,脾气很暴躁,求生意识也不强。去年3月至6月期间就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当时的体重不足35kg,骨瘦如柴。
“刚来医院的时候,自己的样子十分地吓人,眼睛、鼻子都有流出半干的血液,像七窍流血一样,可是医生和护士一点儿也不嫌弃,反而十分细心地护理,一点一点地擦拭血迹。自己也感染了HIV,这对于医生护士来说是多大的风险,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重新做人!”阿峰说。

图丨李华林主任检查阿峰的肢体协调情况。
通过生理脱毒治疗和心理治疗之后,阿峰现在体重增加到了52kg,身体渐渐康复,行动自如,李华林主任根据阿峰的康复情况制定进一步的维稳计划,巩固戒毒效果。


图丨医护人员为阿峰进行身体检查。
敞开心扉主动改善家庭关系
十几年没跟家人们吃过一顿饭,谈及彼此都是恨。以前阿峰不理解家人为什么会那么厌恶他,但阿峰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会了换位思考。
阿峰说:“吸毒的时候,打电话回家,无非就是要钱、进派出所了通知家人去认领,他们起码要有好几个晚上不用睡了,家人能不害怕吗?能不恐惧吗?”
但是现在,阿峰和家人的关系正在一步步缓和,80多岁的妈妈会经常打电话过来关心阿峰近况,询问有没有时间回家吃饭。
跟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画面,阿峰以前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回归社会成为光荣的社区志愿者
回到生活正轨的阿峰,积极加入街道的志愿活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每天按时到岗,他感觉很充实、有意义。“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也不能那么快地回归社会,恐怕会被的当成怪物一样到处受人唾弃,所以我很感谢政府,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包容的环境,让大家愿意重新接纳我们。”阿峰说


图|阿峰戒毒康复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个案二】同样经过多方帮扶蜕变重生的还有阿诚(化名),10月11日下午,阿诚(化名)在越秀禁毒社工小华的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最近睡眠质量怎么样?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安眠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切忌不能喝酒。”广州仁泰医院物质成瘾科李华林主任叮嘱道。

图|李华林主任了解阿诚回归社会后的近况。
据了解,刚入院时,阿诚就像叛逆期的小孩,脾气暴躁,不愿意配合治疗,闹着出院,经过医护人员一个星期的陪伴和开导后,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安心住院治疗,也渐渐坚定了戒毒的信心。
阿诚说:“以前吸毒的日子,经常是吸了上顿没下顿,生活不规律,因担心找不到毒品,身体犯瘾难受常常处于担心和恐惧中,那时候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戒不掉了。然而住院期间我真正体验到正常规律的生活是多么的安心和平和 ,也就在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彻底的远离毒品,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出院后,阿诚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有一定的补贴,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 ,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有事可做就不会胡思乱想。”阿诚说。
为了进一步巩固戒毒效果,心理咨询师胡晓晶和阿诚进行了面对面的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阿诚渐渐地打开了心门,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我都不知道当初怎么感染上HIV,自己很崩溃,也不敢跟家人说,尤其是80多岁的母亲,怕她接受不了。”针对阿诚的心理困扰,胡晓晶老师在心理上引导阿诚主动去做HIV病毒抗体检测,并接受正规的治疗。

图|心理咨询师胡晓晶对阿诚进行心理辅导。
通过此次心理谈话,阿诚表示今后将继续严守底线、远离毒品。同时,要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宣传毒品的危害,为共建无毒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越秀区禁毒社工督导服务项目负责人唐丽辉表示,阿峰、阿诚等人成功戒毒的经历不仅仅鼓舞了广大的戒毒人员,也肯定了国家的禁毒管控工作是有成效的、有成果的。
据了解,戒毒人员因长期使用毒品,而产生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并为缓解病痛而多次复吸,为此,在越秀区禁毒办的指导下,越秀禁毒社工服务项目与广州仁泰医院联合为病残吸毒人员提供医疗救助,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检查及治疗、心理咨询及精神疾病筛查等。使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减少病残所致的复吸行为,使他们过上更好地生活。
通讯员:谢智菲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